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取得过硬的职业技能,通过运用行动导向教学中的六步教学法、启发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文章重点介绍了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的步骤以及对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的体会与思考?。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20-0132-01
现代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各种学习获得所需的职业技能,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越来越被高职院校重视,所谓“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式学习,适于专业课的教学。
一、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的步骤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首先要建立一个工作任务,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内容,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的确定至关重要,职业教育的教学重点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务。项目和工作任务之间是对应的,为学习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就要设计一个项目。如:设计一副冲压模具就是一个项目。项目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个产品,内容上则是工作任务,目标指向上是职业能力。完成一个工作任务而需要学习(行动)过程,通过行动来获取方法,如最常使用的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
1.资讯:引导学生用什么方式来获取完成一个具体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必须让学生参与进去。例如:给学生一张冲压件零件图,让学生收集设计一副冲压模具所需要的资料。
2.计划:学生必须自己制定计划,进行工作过程步骤的设计,工艺规划,工具准备,时间安排等,可采用报告的形式。如:设计一副冲压模具时,首先要对冲压件进行工艺性分析,进而进行冲裁力的计算,选择冲压设备,确定模具结构等。
3.决策:学生自己比较计划,最后确定一个好的工作计划。可采用讨论,交流,表述等形式。如:确定设计一副冲压模具所要完成的任务。
4.实施:根据计划按步骤完成工作任务并进行工作过程检查,学生自己实施。老师监督,纠正大方向。如:学生设计一副冲压模具时,检查冲裁力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模具结构是否合理等。
5.检查:老师引导学生自查,老师要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完整性、正确性、准确性,学生、老师必须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如:学生完成一副冲压模具的设计后,老师要检查冲裁力计算的正确性,模具结构的完整性等。
6.评估:老师用相对固定的方法,以打分的形式,对学生所做的每个步骤进行量化,最后给一个总分。老师评价:老师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学生不足之处给予提示和纠正,建议改正方法,做得好的给予鼓励。学生自评:评价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进度、合理性、完整性等。可采用评价表等形式。如:学生对自己设计的冲压模具结构的正确性、完整性进行评价,并填写相应得表格。
二、对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
1.教师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基于行动的教学设计上,即:编制讲义。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咨询者和组织者,是课堂学习舞台的导演。
2.行动导向不是手工操作,而是通过“步骤”和参照所要完成任务的实际“工作过程”来导向老师和学生的行为。它改变了“一人讲,多人睡”的传统教学模式。
3.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情景要发生根本的改变,要在教学理念、教学场所、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化,如: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对知识的选择有明确的指向性,要善于获得经验( 怎样做)和策略(怎样做更好)的过程性知识,以适应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要求。这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行动导向教学的核心是职业能力的开发,真正从职业技能教育入手,让学生愉快地、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是一个教育的突破,行动导向法在这个方面做的很好,虽然这个教学法的目标之一就是职业教育,但是它注意到了职业的不定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了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作者简介】范玉(1966—),男,河南永城人,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20-0132-01
现代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各种学习获得所需的职业技能,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越来越被高职院校重视,所谓“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式学习,适于专业课的教学。
一、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的步骤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首先要建立一个工作任务,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内容,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的确定至关重要,职业教育的教学重点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务。项目和工作任务之间是对应的,为学习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就要设计一个项目。如:设计一副冲压模具就是一个项目。项目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个产品,内容上则是工作任务,目标指向上是职业能力。完成一个工作任务而需要学习(行动)过程,通过行动来获取方法,如最常使用的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
1.资讯:引导学生用什么方式来获取完成一个具体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必须让学生参与进去。例如:给学生一张冲压件零件图,让学生收集设计一副冲压模具所需要的资料。
2.计划:学生必须自己制定计划,进行工作过程步骤的设计,工艺规划,工具准备,时间安排等,可采用报告的形式。如:设计一副冲压模具时,首先要对冲压件进行工艺性分析,进而进行冲裁力的计算,选择冲压设备,确定模具结构等。
3.决策:学生自己比较计划,最后确定一个好的工作计划。可采用讨论,交流,表述等形式。如:确定设计一副冲压模具所要完成的任务。
4.实施:根据计划按步骤完成工作任务并进行工作过程检查,学生自己实施。老师监督,纠正大方向。如:学生设计一副冲压模具时,检查冲裁力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模具结构是否合理等。
5.检查:老师引导学生自查,老师要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完整性、正确性、准确性,学生、老师必须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如:学生完成一副冲压模具的设计后,老师要检查冲裁力计算的正确性,模具结构的完整性等。
6.评估:老师用相对固定的方法,以打分的形式,对学生所做的每个步骤进行量化,最后给一个总分。老师评价:老师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学生不足之处给予提示和纠正,建议改正方法,做得好的给予鼓励。学生自评:评价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进度、合理性、完整性等。可采用评价表等形式。如:学生对自己设计的冲压模具结构的正确性、完整性进行评价,并填写相应得表格。
二、对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
1.教师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基于行动的教学设计上,即:编制讲义。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咨询者和组织者,是课堂学习舞台的导演。
2.行动导向不是手工操作,而是通过“步骤”和参照所要完成任务的实际“工作过程”来导向老师和学生的行为。它改变了“一人讲,多人睡”的传统教学模式。
3.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情景要发生根本的改变,要在教学理念、教学场所、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化,如: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对知识的选择有明确的指向性,要善于获得经验( 怎样做)和策略(怎样做更好)的过程性知识,以适应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要求。这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行动导向教学的核心是职业能力的开发,真正从职业技能教育入手,让学生愉快地、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是一个教育的突破,行动导向法在这个方面做的很好,虽然这个教学法的目标之一就是职业教育,但是它注意到了职业的不定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了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作者简介】范玉(1966—),男,河南永城人,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