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濒危文化遗产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p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泰姬陵
埃及胡夫金字塔

秘鲁马丘比丘遗址


  马丘比丘位于现今秘鲁境内的库斯科西北130公里处,整个遗址高耸在海拔约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着乌鲁班巴河谷,为热带丛林所包围,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马丘比丘在克丘亚语中为“古老的山”之义,也被称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保存完好的前哥伦布时期的印加遗迹。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发掘中心,也是秘鲁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由于位置、地理特点独特且发现时间较晚,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国最为人所熟悉的标志。在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

法国廷巴克图


  廷巴克图,又译为“丁布各都”,现名通布图,位于沙漠中心一个叫做“尼日尔河之岸”的地方,距尼日尔河7公里,坐落在尼日尔河河道和萨赫勒地区陆地通道的交汇处,为1087年(另一资料:1100年)图阿雷格人所建。图阿雷格人是非洲著名的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为了寻找水源,他们赶着牛羊、带着骆驼,驮着帐篷和其他生活用品,常年往返于阿鲁万纳和尼日尔河沿岸之间。
英格兰巨石阵

  廷巴克图是声名显赫的科兰尼克·桑科雷大学的所在地,在15-16世纪成为了精神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伊斯兰文化向非洲传播的中心。津加里贝尔、桑科尔和西迪.牙希亚这三座雄伟的清真寺见证了廷巴克图的黄金年代。尽管这些建筑在16世纪被修复,但是今天它们仍然受到风沙侵蚀的威胁,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14届会议上把廷巴克图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为了抵御风沙侵蚀的威胁,一项保护世界濒危遗产的计划已经启动,包括修固津加里贝尔清真寺和改建雨水排放系统。

约旦佩特拉


  佩特拉是约旦的一座古城,位于约旦安曼南250公里处,隐藏在一条连接死海和阿卡巴海峡的峡谷内。1812年以来陆续发现许多古迹,大都雕刻在一条深谷的岩壁上,为约旦旅游业的重点城市之一。它以岩石的色彩而闻名于世。佩特拉因其色彩而常常被称为“玫瑰红城市”。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这里曾是多姆王国都城。公元前6世纪,阿拉伯游牧民族纳巴泰人的部落控制了约旦阿拉伯干河的东部,纳巴泰人从阿拉伯半岛北移进入该地区。大约公元前312年,纳巴泰人在此定居。由于控制了重要的贸易通道,纳巴泰人变得强大而富有,佩特拉是他们的遗产。这些坟墓开凿于海拔914米的难以到达的岩石中。有的墓碑群图案细致典雅;有的以纳巴泰特色的“阶梯式”山墙压顶装饰,体现了埃及和亚述建筑的风格。整个建筑重点放在正面,内部则是毫无装饰的巨室。
柬埔寨吴哥窟“高棉的微笑”
法国廷巴克图

  圆形大剧场是举行角斗士角斗、人兽搏斗和展示珍奇野兽的地方。最多时,可供三千对奴隶进行角斗。西罗马灭亡后,这个大剧场因几经雷电、地震的冲击,部分塌毁。
约旦佩特拉
其他文献
飞 鹰  我倾尽全力挖掘了我的土地,从此,在它心脏的绝壁上,长出飞鹰。  江 河  某一日,只见大雾遍天。吾等四五人,六七人教。十五人笑。二三心意。一通款曲。在林丛中,冬雪聚集,山风如啸。见白松老,祭先人国,撒酒浆,说江河。觉并无过错。  寡人只祭国与酒。一生征伐,至死方休。有几滴小小人看顾吾等。宇宙疯,攀木登。在中部,在脚跟,在心墙上,绘成一盅,一盅海,嗨。哎。有无数人在,次第醉,子明归。  那
1908年6月30日上午7时17分,发生在现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埃文基自治区上空的爆炸事件,被称为“通古斯大爆炸”。此次爆炸发生于通古斯河附近、贝加尔湖西北方800公里处,北纬60.55度,东经101.57度。当时估计爆炸威力相当于2千万吨TNT炸药,超过2150平方公里内的8000万棵树焚毁倒下......    震惊世界的通古斯大爆炸事件,已经过去100多年了。100多年来,爆炸的起因成为不解之谜
天鹅  浑河从恒山东峪泻出,遇凤凰山阻拦汇成湖,恒山人以为海,名湖东村海村,山缝涌泉成溪,绕湖西村而过,遂称此村神溪。  有消息说天鹅落湖,友骑摩托带我去看天鹅。湖岸水草丛与树下三脚架林立,架边蹲人,戴凉帽,穿绿雨衣,长筒胶鞋,凑镜头看天鹅。  天鹅扑扇翅膀,卷起水幕,稀释炽热阳光,阳光切割水幕,溅起火星。  天鹅游水,红喙依稀,曲项向天“歌”。可隐约见红掌拨青波。脑海闪过电视屏幕或幕布上的天鹅舞
會冒烟的大湖  这个会冒烟的大湖名叫马拉维湖,位于非洲南部的马拉维、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三国交界处,当地人又称它为尼亚萨湖,意思是“大水或湖泊”。马拉维湖的景色,可以用如诗如画来形容。这里的水质清澈而又澄净,在9月无风的日子里,湖水透明度可达20米,站在船上或湖边,可以看到一群群鱼儿游来游去,这里也是潜水的绝佳之地,钻进水中,即使不用任何设备,也能一目了然地看清近岸的湖底。湖水清澈美丽,而周围的风光
坐进生活深处,再深一些  从世界巨大的身躯撤回攀爬的手  坐进生活深处,再久一些  直到透过浮华的天幕  握住星辰和水  那些撕去的日历  那些尚在途中的紧迫时刻  那些物质、信息,虚假的重力  你已将其一一击碎。现在你靠一支  小小的筆:向下生长的烛火,照亮生活  身体已返回身体,词语返回内心  狂奔的道路返回一只脚,波澜返回寂静  从图像、文字,从文明的沼泽里抬起  失神的头,倾听着远方的风声
写作作为精神自传的属性是明显的,但如果写作是作为朝向故往的记忆呢?如果写作是作为朝向同类的呼应呢?那么,当写作是作为朝向暴政的批判呢?寫作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布罗茨基看来,“一个孩子对父母控制他感到不满,与一个成年人面对责任时的恐慌,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你不是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个:你也许是小于‘一’个”;暴政与极权之中的个体是“小于一”的,而写作——尤其是诗人的写作——无疑是对“小于一”的反抗
在水边,一滴水的滋养,哺育了多少经年的时光。  水里的情怀以波光的形式存在,在家家户户小码头上以浣洗、拍打来完成。怀里掏出的每一株水草,每一块石头,都睁着眼,告诉你清晰可见,那些鱼儿更是快活得仿佛在云朵里穿行。  天空的鸟,岸边的花,都被阳光晒得暖暖的,泛着光,有幸福的质地。  波光里的一切,都眨着善良的眼睛。  那些跳动的生灵,每一刻都呈现出生命的可贵。  多像一个人的歌唱,永不停息。  采一束
鸟巢  大地抬头久久地望着,不仅开阔了很多,也宁静了很多。流水回头望上一眼,顿时起了波澜。  当树叶的队伍陆续开动并全部撤离,鸟巢成了树上最后一个坚守的部落。  这不愿迁徙的土著居民!信仰之钟在空中日夜不停震响。  这里,依旧住着鸟鸣,住着孕育待产的嫩叶,住着冬眠的春天。  它们继续装盛晨露,酿酒;  迎着清风,陶醉。  杨树  此刻,杨树正以近乎无礼的直白表达对土地的敬意。  那灰白的身姿,飒爽
俄罗斯一男子演奏手风琴吸引海象聚集聆听  近日,俄罗斯一位手风琴演奏者亚历山大·波格达诺夫坐在北冰洋新地岛海岸的一艘船边用手风琴演奏一首流行的华尔兹舞曲。不久,一些海象在听到音乐后就出现了。亚历山大继续演奏,很快,他的船周围就挤满了海象。海象们对这种不同寻常的声音感到兴奋,伴着亚历山大的演奏吠叫着,随着音乐上下摆动,就像是音乐会上的粉丝。亚历山大演奏完毕后扬帆而去,一只活跃的海象还跟着船,吠叫着,
近年来,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有关喜马拉雅雪人的目击事件层出不穷,使得这一地区尤为受到公众关注。  2015年7月30日,人们在目击报道频现的科麦罗沃州地区,又发现了疑似雪人脚印的巨大足迹。    当天清晨,12岁的少年丹尼斯·亚历山德罗斯跟随父亲、及其父亲友人一道前往山中野营,在对周围环境探查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脚印。丹尼斯立刻叫来父亲安德烈,并催促其拍下了照片。这个足迹的形状,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