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效的课堂交流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irdmeng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交流是学生课堂学习、交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交流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但观察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对话和交流。学生常常是在没有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条件下,被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学生的情感和内在的思维没有真正地被激活,师生之间缺乏深层次的交流和碰撞。导致课堂交流形式化和表面化,真正有效的课堂交流应该建立在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是思维的碰撞,经验的提升和情感的沟通,学生在有效的课堂交流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还有智慧的生成和健康人格的塑造,那么怎样进行课堂的有效交流呢?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
  
  一、建立民主、平等对话的机制是有效交流的前提
  
  民主、平等是有效课堂交流的前提,课堂上那些独霸一方的权威式的讲解和处处牵制学生的一问一答,不可能与学生真正地展开交流,形成的只能是学生被动的思维方式或是心灵的封闭,最终只能培养出配合和服从的学生,真正的对话是在民主与平等的前提下,师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有效的交流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氛围。
  在学习“比例尺”一节内容时,学生在做下面一道题:长方形操场是按1:1000的比例尺画出的,在图上量得长5厘米,宽3厘米,它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交流时,一位同学汇报说:5×3=15(平方厘米),15×1000=15000(平方厘米)=150(平方米),显然这样解答是错误的,于是我组织了学生的争论和辨析,不光找出了错误的原因,还发现了面积比和长度比之间的关系,并探索出了一种新的解法,那就是用15×10002=15000000(平方厘米)=15002(平方米),在结论逐步明显时,教师走到第一位学生面前真诚的和他握手,并诚恳地说:“XX同学,你的这种追求简便的数学意识非常重要,值得大家学习,同时,我们应该感谢你,是你帮助大家从侧面强化了对比例尺意义的认识,并启发大家想到了一种新方法,谢谢你敢于提出自己的不成熟的想法,”当大家把目光都投向回答正确的学生时,教师却关心起答错的学生,让他体面地做下,教师的言行不是在作秀,而是对学生发自心灵深处的关爱,这份特别的爱会让学生失败时、受挫时在心里为自己升起一面旗帜,这份爱会让学生“拿得起,放得下”,会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敢于怀疑,敢于异想天开,而唯有学生的敢想敢说敢做才能给课堂交流带来异彩纷呈,带来一抹抹的鲜亮,才能让课堂不再出现令人揪心的尴尬,是的。教学是一种心灵的微妙撞击,教师只有敏锐地关注那些影响学生心理的细枝末节,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课堂交流才能真正地在心灵的层面上进行。
  
  二、鼓励独立思考是有效交流的活水之源
  
  思考是打开一切智慧大门的钥匙,真知灼见来自思考和质疑,在笔者看来,学生只有思考了,心中有想法,才能想交流,因此,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会让学生有内容要说,解决学生交流的心理需求问题,从这个角度看。鼓励独立思考是有效交流的活水之源,我们的体会是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能靠打乒乓球式的一问一答,教师要给学生呈现有一定难度的“大问题”,让学生走“整体把握领先的学生学习路线”,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自己的全部积极性和经验来支持学习,要变亦步亦趋的复习铺垫为开放性的导入,问题是思维的方向,能给思维以动力,因此在课堂中要重视问题的设计,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好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不是“现有发展区”,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得到”,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好的问题能体现教材的重难点和关键点,要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教学的效果上看,好的问题要有深入性、开放性、拓展性、差异性的特点,要有“一石激起千层浪”和“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效果。
  
  五年级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上课时通过提问:“有关分数你们已学习了哪些知识?还想学习哪些知识?”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查找所学知识的缺漏,打破了学生思维的内部平衡,“1/2与1/3的和是多少呢?这个问题想请你们利用学过的知识自己想办法解决,你们有信心吗?”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1/2 1/3的结果,鼓励他们去“跳”,试着自己“摘果子”。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中出现了如下一些典型算法:1/2+1/3=1/5;(2)1/2 1/3=3/6 2/6=5/6;(3)1/2 1/3=2/5,至此这些算法是对是错,教师不予评价,而是启发他们作深层次的探究:利用多种方法说明1/2 1/3的结果是多少,这里再次为学生提供自我创造的时空,在此无框架约束的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他们积极地进行创造性思维:有的想到利用课本这个活老师帮助说明;有的想到画图帮助分析;有的想到折纸说明;有的利用实物说明;有的直接推理……通过以上的思考,学生在头脑中积聚了关于1/2 1/3丰富的交流素材,这些反映了不同学生的思索,浸润着学生“心血”的想法、见解和个性化的创意必将为下一步的交流提供厚实的材料,是“源头活水”,这样学生的头脑就不再是一张白纸,在课堂交流时他们会带着自己的思考和对问题的理解,平等地参与同伴的交流与对话。
  
  三、学会倾听是有效交流的重要抓手
  
  在教学“求正方体的表面积”时,笔者整合了课本上的习题设计了下题:下图中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把它分割成八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求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1/2
  学生出现了两种方法:
  (1)96÷6=16,16=4×4,4÷2=2,2×2×6=24,
  (2)96÷6=16,16÷4=4,4×6=24,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先用96÷8=12……
  这名学生还没有说完,就被另一名学生打断了
  生:不对,正方体又不是八个面,这样肯定不对,
  师:你能主动发言应该得到表扬,但如果能让人家把话说完就更好了,你说是吗?
  生:96÷8是求……(看来这位同学说不清了)
  师:(若有所思)96÷8好像也有道理呀,(教师很快作出了反应,教室里静静的,大家都在思考着)
  生:一共有八个小正方体,除以8就是求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了。
  生:不对,这和上面的答案不一致了。
  生:我想起来了!大正方体有八个顶点。每个顶点上有一个小正方体,而每个小正方体恰好都是露出3个面,藏着3个面3个面的面积是12,所以再用12x2就可以求出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了。
  师:你们听懂了吗?
  生:对呀,真的有道理!(大出所料,异常兴奋,随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老师也不得不佩服你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太棒了!
  (欢欣鼓舞和高昂的情绪的确能带来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他们互相感染着、启发着)
  生:老师,我还有一种新的方法:96÷24×6,(师板书)   师:他的方法你能看懂吗?
  生:太正方体有24个小正方形的面,而小正方体有6个面,这题的实质就是告诉了24个面的面积求6个面,
  至此,师生更为振奋,自动地鼓起掌来。
  师:哪种方法简便些?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学生们看到,第一、二、四种方法的共同点都是先求一个面,再求六个面,而第三种方法是先求三个面,再求六个面的面积,有的学生认为第三、四种方法简便:有的学生认为第四种方法简便,因为它准确地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师:从这道题的解答中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会了四种解答的方法,(提高了知识水平和解题技能)
  生:我知道了学习要多思考,今后解题中我要努力寻找最好的解法,(反映了学生的志向、信心和决心,端正了态度,激发了情感。提升了价值观)
  生:要灵活运用公式,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发展了智力)
  师:大家说的都不错!今后解题时。我们不能满足于一般解法,还要探求新颖而巧妙的解法,长此坚持下去,我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不过,今天我们要感谢谁呢?(学生齐指着刚刚发言的第一位同学)
  师:感谢你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是你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小学生由于积累不足,往往思维在前而语言滞后,头脑中产生的一些想法常常是一闪而过,甚至这样想而那样说,这时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用心倾听,听出他们有声和无声的语言,听出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内心深处的声音,上例中在倾听的基础上,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引领大家慎重对待“不同的声音”,启发学生对问题作另一层面的思考,给大家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实现了一次成功的感悟,达到了探究的真正意义,学生获得了新的启示,生成了新的智慧,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不断深入,逐渐逼近问题的实质,实现了相互补充、不断完善和共同提高,实践表明,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博采众家之长,弥补自己思考的不足:学会倾听能使我们萌发灵感,触类旁通;学会倾听还能促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晶质。
  
  四、发挥教师的引领价值是有效交流的保证
  
  由于小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因此小学生的发展常常不能自发完成,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价值引领,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的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自主学习一旦遗失了教师的价值引领,就会迷失方向,教学就成了“信马由缰”式的活动。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建构,提倡算法多样化,可以看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学生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了,思维活跃了,方法多种多样了,但在这种“动、乱、杂”的课堂里,教师能否把握课堂的方向,牢牢地抓住价值引领这根权杖,带领学生到达思维发展的彼岸呢?笔者认为汇报交流一定要引发数学思考在教学“工程问题”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有的用假设法设数做,有的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有的用算术方法,有的列方程解答,汇报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提出了两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①为什么把工作总量假设成不同的数字,合作的天数还是12天呢?②假设成具体数量解答和借助单位“1”来思考,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学生通过思考找到了两种假设法的联系。原来是以前学习的商不变的规律在具体问题的应用,被除数(工作总量)由300扩大2倍是600,而除数(工作效率和)也由25扩大到50,所以商(合作时间)不变,这里这项工程不仅可以假设为300和600,也可以假设为a,合作时间为a÷(a/20 a/30),从而加深了对问题可以用“1÷(1/20 1/30)”来解答的认识,深刻的课堂交流牵引着学生的思考,他们完成了一次思想上的超越,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创生了心的澄明和视界的敞亮,这样的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切入学生丰富经验的教学,能勾起学生丰富联系的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智力挑战的教学,才能使学生获得深层次的体验,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课堂交流是在一定的价值目标下的互动生成,唯有教师的价值引领、智慧启迪和思维点拨,才能促使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才能使学生打破自身水平的限制,获得发展。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了煤矸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特点,以及主要配套辅机冷渣器选型、炉前煤仓配置问题,为国内煤矸石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一个新的解决途径。
多年来稻飞虱仍然是广南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直接影响稻谷产量。主要分析了广南县近两年来发生的稻飞虱危害情况及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同行参
仿古大树的培制技术是园林大树古树生产培育的一项新技术,是一项涉及到生物、物理、化学等多学科技术理论的系统工作,介绍了仿古大树的培制技术,包括仿古大树的概念以及培制流程
泵衰竭是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治疗和护理对预后较为重要。开封县第二人民医院自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25例,经药物治疗与护理配合
胃动力障碍归属于中医学“胃痛”、“痞症”、“嘈杂”、“腹胀”等范畴,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近年自拟疏肝安胃汤治疗为动力障碍4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在房屋建筑不断增多的同时,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
摘要 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是现代教学教学的主要特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则需要通过教学等途径来实现。不断探索与实践,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 激发兴趣;创造性思维;探索;实践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性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老年性哮喘患者116例,随机分为雾化组和对照组,观察老年性哮喘患者咳嗽、喘憋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3d的治疗,两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75例的病因及临床特点。结果75例患者均有呕血或黑便等主要
目的探讨复方亚甲蓝在混合痔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6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复方亚甲蓝进行镇痛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自控镇痛治疗(PCA),对两组患者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