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抗血小板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围手术期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203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双联抗血小板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入选2010年10月至2013年7月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306例,根据临床用药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三联组(156例)和双联组(150例)。三联组术后在双联抗血小板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替罗非班,起始剂量0.4 μg/(kg·min),30 min后0.1 μg/(kg·min)维持24~ 36 h。双联组常规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出、凝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的改变,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

双联组术后1周内发生支架内血栓3例(2.0%,3/150),行靶血管再通治疗4例(2.7%,4/150),三联组各发生1例(0.6%,1/15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凝血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联抗血小板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围手术期患者,可减少MACE的发生,不增加出血事件,相对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猫抓病的临床及磁共振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猫抓病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猫抓病发生于肘部4例,腋窝3例,同时累及肘部和腋窝2例,颈部2例。表现为单发淋巴结肿大2例,多发淋巴结肿大9例,共发现肿大淋巴结29枚,直径1.1~ 4.2 (2.3±0.7)cm。肿大淋巴结表现为均匀强化18枚,不均匀强化11枚。受累淋巴结周
期刊
@@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劈核联合手法娩核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青光眼滤过术后硬核白内障78例(78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40眼),行超声乳化劈核联合手法娩核术;B组38例(38眼),行常规超声乳化术,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裸眼视力、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结果术后1 d视力A组明显高于B组,≥0.1者A组40例占90.00%;B组38例占60.53%。术后1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在化疗获得第1次完全缓解(CR1)后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监测骨髓微小残留病(MRD)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ML CR1患者63例,定期利用四色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MRD,以MRD≥10-4为阳性。按照最新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标准进行危险度分层:预后良好(20例)、预后中等(27例)、预后不良(16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持续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血浆D-二聚体(D-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和稳定期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6例AECOPD患者(AECOPD组)及68例稳定期COPD患者(稳定期COPD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NT-proBNP和血浆D-D检测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AECOPD组血清NT-pro BNP及血浆
目的探讨采用可吸收线自制Roeder结处理阑尾系膜及根部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中的优点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采用可吸收线自制Roeder结处理阑尾系膜及根部的LA的临床资料。结果LA手术技术成功率98.67%(74/75),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3.40±15.00)min,术后6 h疼痛评分(4.71±0.96)分,术后离床活动时间(6.06±2.08)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5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