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竹胚胎学观察与研究

来源 :竹子研究汇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dong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寒竹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1。寒竹雄蕊,小孢子及雄配子体的发育特点是,小孢子形成为连续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字型,绒毡层腺质型,成熟花粉粒二细胞型,花粉粒具单一萌发孔,雄配子初为近园型,后略不规则形,成熟的雄配子体具二雄配子,闭花受精。雌蕊二心皮,合生,一室侧膜胎座,一胚珠,倒生,珠被二层,厚珠心;2。大孢子和雌配子体发育特征是,胚囊发育属蓼型,反足细胞多达几十个,胚乳发育核型,胚体
其他文献
1995年3月下旬从广东省广宁县引种5412株青皮竹(Bambusatextilis),采用ABT生根粉1~5号5种剂型,25×10(-6)、50×10(-6)、100×10(-6)的3种浓度处理,与清水对照,产苗量普遍增加,其中ABT-1号50×10(-6)、ABT-5号50×10(-6)效果显著。
本文运用3种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淡竹竹壁厚度与胸径和高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指出:淡竹竹壁厚度与胸径和高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321+0.1723x<sub>1</sub
以35年前的毛竹为研究对象,并以经气干的同龄,同径的新伐毛竹材作为对照,根据国际规定及相关试验方法,对两类试材在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物理性质,力学性能,化学成份等的测定和对
垦复是毛竹林抚育的主要技术措施,合理垦复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促进地下鞭系的生长,致使鞭段数量、竹鞭长度、鞭芽数量、鞭的节间长度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对鞭层深度、鞭龄组成也有
采用固定样地竹株的观测和林分整体物候变化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出笋成竹期、竹笋幼竹形成期、脱箨期,落(展)叶期、分枝期、梢部下垂期与单株,林分群体的关系以及气象因素对它
绿秆黄槽白夹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是天然形成的园艺新品种,1989年以来,对其生长发育特性以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它的“地下茎—笋—幼竹—成竹”的生
1984~1990年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态观察站,海拔2300~3400m地带,对主食竹种拐棍竹(Fargesia robusta)和冷箭竹(Bashania fangiana)种群的空间结构和数量动态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初步了解到它们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消长规律,可作
本种真花序,雄蕊6枚,应转移至酸竹属中。福建:崇安县,小武夷山三姐妹峰北坡路边,1974年6月16日,王正平、叶光汉74121(Typus in Herb.Nanjing.Univ.);武夷山风景区三姐妹峰北
绿竹是我国南方著名的优良笋用丛生竹种,产笋期5-10月,时值夏秋季节鲜笋供应的空白,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本文根据绿竹笋的发展优势,从开发和发展绿竹资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绿竹笋用林产
<正> 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是造林和森林经营的基础。同一经营水平的毛竹林,生产力主要取决于立地条件,同一适宜区范围,由于立地条件不同,也会引起毛竹生产力差异。因此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