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监犯移垦制度的实施及其借鉴意义

来源 :兰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24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监犯移垦制度是民国时期(尤其是抗战期间)监狱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监犯移垦的依据是抗战前后陆续颁布的以《徒刑人犯移垦暂行条例》为核心的四个法律文件.抗战全面爆发之前,监犯移垦制度只作为一种制度储备,其实施主要限于方案设计和局部地区零星的实践.抗战全面爆发之后,司法行政部在四川平武设立外役监开展监犯移垦试点,拉开监犯移垦制度正式实施的序幕,之后又将该制度在全国逐步推广.监犯移垦制度实施过程中体现出的在法治框架下稳步推进的策略,以及将罪犯的教育改造贯穿始终的做法,对完善现行监狱管理法律体系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扬州地处长江与京杭运河水上运输的交汇点,是明清时代中国物流的枢纽城市。以扬州为据点的盐商凭借垄断性食盐贸易获得了巨额财富,他们的奢侈消费改变了时尚。受商业网络的牵
湖南省在山洪灾害防御试点工作中以“避灾躲灾、确保安全”为主要目标,把“落实预案、群测群防”作为防御山洪灾害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了上下联动、左右配合的防灾责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