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数学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78d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中充满美。这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审美实践领域逐渐扩大,审美的社会意义日益扩大的必然结果。追求审美价值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因此,发展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学的迫切要求。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美,教学中渗透美育对学生审美素质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关注数学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数学来源于现实,充满了魅力,它的美是从现实世界与生俱来的,是大自然赋予的。亚里士多德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客观存在的实体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数学充满了美。它的内容是美丽的:因为它研究的内容是我们身边息息相关的美丽的家园;它的思想是美丽的:精确的计算令人拍案叫绝,严密的推理让人屏住呼吸;它的方法是美丽的:归纳的威力,演绎的无敌;它的言语是美丽的:系统而多姿的符号、完善而简洁的语言,表达着精密的思维;它的研究方法是美丽的:数与形的结合,使代数与几何两门学科互相从对方吸收新鲜的活力,大踏步走向各自的完美。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展示数学的美,尽可能开掘学生的审美潜能,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感受美、提炼美,激发学生爱美的本性。当学生亲眼看见数学知识怎样从他们身边生动活泼的现实中诞生并大放光彩时,我们还会担心他们对数学无信心,无兴趣吗?学生一旦对数学有兴趣了,被数学的魅力迷住了,就会自觉地去学习数学,这样才能真正领会数学的真谛,真正学好数学,学到真正的数学。那么,靠什么去引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执著呢?不是靠数学以外的东西,而是靠数学自身的美。
  二、优化教学过程,创设审美情境。
  教学必须进入情感领域,才能进入美的领域,实现教学美育,产生教学美育心理效应。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并引发上升到美感体验,才能对学生活动起内在的深层次的推动作用,达到“以学为乐”的境界。根据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精心创设审美情境,对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审美情境对学生不是强行给予的,而是以学生的审美心理自由出发而设定的。以生动的直观和动态描述创设各种情境,再现教材的相关内容,使教学贴近了学生,使其因感受真切而产生亲切感。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内在的心理倾向趋于教育教学过程,于是情不自禁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因而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如在进行《古典概率》教学时,我创设了几个特定的问题情境:《鹿鼎记》中韦小宝抛掷筛子掷出3个6的概率有多大?买一张体育彩票中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本班级两名学生同一天过生日的可能性是多大?将QQ设置6位数密码被破译的概率是多少?等等。将学生置身于这种特定的情境中,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本身与现实生活中的美的练习,感到数学学习是一种情感的陶冶,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审美追求,主动去发现美。
  三、激发学生审美意识,陶冶审美情感,实践审美创作。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感受到的仅仅是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逐渐消退,主体意识就会逐渐泯灭,创造美的能力自然也会逐渐消退。事实上,数学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美的自主创造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启迪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在引导学生思考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调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度,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这种发现的惊喜必定会激起学生强烈的主体感受,再去进行一个又一个新的发现。在引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时,要珍惜学生偶尔闪现出的智慧火花,及时予以表扬激励,给学生以创造美的喜悦。鼓励学生摆脱人云亦云,勇于实践审美观察,突破定势的束缚,变被动守旧为主动创新,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意识,把张扬个性的创造意识落到实处,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教学中通过问题的设定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审美情趣。没有想象和联想,便不能唤起特定的情感态度,不能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也不能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拓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通过想象,学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空间中点线面的关系与现实生活中的实物的美的联系。《新课标》也告诉我们,教学中学生是关键。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在美的情景中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客观事实表明,教学越是重视其审美价值的追求,学生参与的审美活动就越多,审美经验就越丰富,一般心理能力和审美能力就更容易提高,教学效果也就越好。
其他文献
所谓作文讲评课,即作文批阅后的点评、总结和归纳课,是作文教学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在作文批阅结束后,根据本次作文的写作训练目标及目标的实现情况,选择各个层次的范文进行技法的讲解和个案的点评,以便学生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它是作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与整个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步骤,既和文本教学紧密勾连,又能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初衷。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重作前指导轻作后点
摘 要: 针对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下降,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以及教学形式与中学存在较大差异,教与学存在很大的矛盾和困难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关心热爱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改变教学观念,做好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提高数学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中职数学教学 存在问题 教学质量 提高对策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下滑,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差,与中职学校的快节奏
摘 要: 文章从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景设置的各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  关键词: 大学数学课教学 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 培养方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学生整体知识素养和学习能力的下降,在一些独立学院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显得格外突出。如何积极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成为所有在职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
<正> 改革、开放,是我国既定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国治国的根本,同样是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两者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坚持四项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