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有机分子的合成与光致发光性能的综合实验

来源 :化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l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一个综合化学实验: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xcited-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ESIPT)有机分子的合成与光致发光性能研究.在本实验中,学生将学习并掌握该类有机分子的制备方法以及表征手段.同时学生也将进一步加深对荧光基本原理的理解,以及更深入地掌握荧光光谱仪的使用以及学习常见的光物理性质相关数据的测试方法.通过在不同溶剂条件下测试荧光光谱,让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溶剂变色发光效应并思考成因.
其他文献
基于糖平台的生物炼制可以制备各种碳基化学品、材料和燃料.相较于葡萄糖和纤维素,果糖更容易高选择性地催化转化制备5-羟甲基糠醛等重要的生物质基平台分子,因此葡萄糖异构化果糖已经成为生物炼制过程中的重要反应步骤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葡萄糖经化学催化异构化果糖的反应机理,并基于异构化催化剂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化学催化葡萄糖异构化果糖的研究进展.此外,本文在分析各种葡萄糖异构化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化学催化葡萄糖异构化果糖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半人工光合系统通过利用人工光合系统与自然光合系统关键功能组分的协同效应以实现太阳能-化学能的转化.生物杂化体介导的半人工光合系统(biohybrid mediated semi-artificial photosynthetic system,BMSAPS)创新性地耦合了光敏剂优异的光捕获特性及生物催化剂高效的催化能力,从而利用太阳能高效驱动特定的化学转化过程.强化光敏剂与生物催化剂微界面间电子的产生、传输及利用是提高BMSAPS性能的关键.本文从BMSAPS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BMSAPS构建的关键科
基于过硫酸盐活化的高级氧化技术是当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基质严重地制约了这一技术的实际应用.最新研究表明,在某些催化剂的作用下,过硫酸盐能够以电子转移的非自由基机制氧化降解污染物,而催化剂主要起电子转移媒介的作用.这一技术不易受水环境中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等常见阴离子和天然有机物的影响,对目标污染物的氧化去除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同时,实验现象初步显示这一技术有望实现污染物的降解而无须使其与氧化剂直接接触,从而能够避免氧化剂和卤素阴离子的作用.本文着重综述了常见电子媒介的类型、电子转移机
催化化学是物理化学中的重要内容,有着较强的实践意义.催化剂寿命是催化剂的主要指标之一,关系工业催化的经济成本.常用的负载型催化剂常由于反应温度高导致活性金属聚集长大而失活,采取增加载体表面积、提高负载量、增强金属/载体的相互作用等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寿命,却无法从根本上阻止活性金属聚集长大的热力学趋势.近年来笔者将活性铜组分均匀分散到氧化铝体相中形成尖晶石型缓释催化剂,从而有效增加了催化剂的稳定性,有望充实物理化学中关于催化化学的内容.
生物质水热液化转化为生物原油是极具潜力的可再生液体燃料制备途径.但水热液化水相产物产量大、成分复杂,具有较高的环境风险,限制了水热液化的绿色发展.论文以本课题组近10年(2012-2021)的研究积累为核心,综述了水热液化水相产物的形成机理、理化特性和资源回收路径.本文介绍了水相副产物形成的影响因素,总结了不同反应变量下水热转化和元素迁移途径;综述了水相生物转化的途径和研究进展,包括好氧微生物降解、微藻养殖、厌氧处理和微生物电化学等,介绍了膜分离和吸附等物理方法用于水相物质分离、获得高价值组分的研究,论述
为适应地方院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要求,结合化工专业特色,设计了基于洗涤品生产的校内化工实训课程.该课程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内容涵盖了配方设计、小试实验、生产操作、产品罐装、性能测试、安全教育等环节.课程采用教、学、做、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运行效果显著,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与实践创新能力.
中国化学会于2017年发布的《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2017》给有机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链状烃类化合物命名是整个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在介绍链状烃类化合物命名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说明新命名原则下,如何系统命名链状烃类化合物,并明晰了复杂取代基的命名及取代基前缀是否计入字母排序,旨在为链状烃类化合物命名教学提供直接的借鉴和参考.
“先进纤维材料”是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培养高分子材料专业技术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将基于Canvas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引入“先进纤维材料”教学过程中,把常规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充分结合,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为了将教学内容变得更生动形象,针对每一章节重难点录制微课并在其中插入更加直观的视频动画,上传至Can-vas教学平台,供学生在课前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能力.
实验发现叶酸增强NaIO4-H2O2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与叶酸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关系.据此可以建立化学发光分析法用于叶酸的检测.将该法设计成“化学发光分析法”实验教学案例.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探究适合教学的实验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叶酸增强化学发光现象并探索发光机理,锻炼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结合化学、材料学、电子学等工科专业实验教学需求和锂离子电池材料发展现状,设计了以钴酸锂为正极材料、金属锂为负极材料的全流程设计性实验,内容包括文献调研、电池反应原理探究、钴酸锂合成参数的设计、钴酸锂的制备及表征、性能测试、实验结果分析、优化方案的探讨等.教学实践证明,该全流程实验设计有助于本科生了解和掌握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晶体结构-制备过程-电化学性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