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pe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就早期胰岛素强化资料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以口服降糖药物为主,观察组患者施以胰岛素强化治疗,并在治疗前利用胰岛素释放实验对两组患者在空腹、进食100g馒头后2h全血、毛细血管以及血浆在糖尿病、空腹血糖损害中的数值进行检验,患者接受两周的治疗后,比较其血糖和C肽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明显要比口服降糖药物的疗效要高,能解除高糖毒性,使胰岛B细胞功能尽快恢复,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关键词】 早期胰岛素 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
  作为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糖尿病的发病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因为存在的致病因子,破坏了血液结构中原有的平衡,减弱了血液中胰岛素效力,而一旦打破了体内血液平衡,体内的反馈系统则会被启动,影响到胰岛,加重其负担,丧失代偿能力,若情况严重甚至会出现功能丧失的情况[1]。临床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需对体内的血液进行调整,使其保持平衡,并创造健康的血液环境,进而对胰岛进行保护,将其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男性53例,女性37例,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45.6±13.2)岁。平均空腹血糖(13.1±4.1)mmol/L;餐后2h血糖(18.9±4.)mmol/L;糖化血清蛋白(12.1±2.3)%;糖化血清蛋白(8.3±1.2)mmol/L;空腹C肽(1.33±0.49)ng/mL;体重指数(24.6±2.6)kg/m2。所有病例均达到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随机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4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体重指数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前,均对他们采取了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疗法。根据常规血糖值监测结果对对照组患者施以磺脲类、双胍类以及葡萄糖苷梅抑制剂药物,观察组患者则在早、晚餐前进行皮下精蛋白生物合成胰岛素的注射,剂量控制在0.5-0.7U/kg,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8周。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x±s)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之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血糖下降率明显要比对照组要高,同时空腹C肽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变化
  3 讨论
  现阶段,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采取降糖干预措施治疗早期糖尿病患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后期的观察治疗中我们也发现,虽然早期血管控制的差别不复存在,但患者微血管病变,全因死亡风险持续降低已经进一步证明早期严格控制血糖的重要性[2]。目前,不管是医生还是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都开始逐渐重视胰岛素治疗理念。
  在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的开始阶段,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水平,对高糖毒性和胰岛素抵抗进行纠正,让患者的血液环境更加健康,进而起到保护胰岛,减少胰岛B细胞超负荷工作的目的,让其功能得到应有发挥[3]。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胰岛素计量重点关注,尽量不要因为注射计量的失误而造成低血糖风险。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取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的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C肽水平以及餐后2h血糖的变化,使早期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意义突显出来。由上述结果我们可以知晓,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为(8.3±1.3)、糖化血红蛋白值(9.9±1.0)、餐后2h血糖(13.5±2.3);观察组空腹血糖为(6.0±1.2)、糖化血红蛋白值(8.5±1.3)、餐后2h血糖(7.2±0.7)。观察组患者的血糖下降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通过比较两组患者C肽水平变化发现,对照组餐前C肽水平为(0.95±0.42),观察组为(9.1±1.5);对照组餐后C肽水平为(1.55±0.35),观察组为(2.45±0.62),对照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不及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经过为期半年的随访后,观察组患者中只有9例患者的血糖控制需结合饮食、运动控制,对照组的大多数患者仍然的治疗仍需依赖口服降糖药物。
  目前,经过国内外临床研究证实。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胰岛保护效应,且其临床特点为,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不超过1年,空腹血糖不低于11.1mmol/L,早期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β细胞功能,且也不会增加患者体重,是患者长期控制血糖的良好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元平,吴继良.针对2型糖尿病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探讨,2010(08):133-134.
  [2]谢文伟.胰岛素强化治疗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观察[J].药物与临床,2012(34):91-93.
  [3]曹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0(49):105.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头饱哌酮/舒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耐药趋势。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罗红霉素药物进行临床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58例,占比96.66%。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45例,占比75.00%。观察组与对照组在
【摘 要】 目的 评价经皮原位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6月之间419例肝功能损伤处于ChildA级的小肝癌(单个肿瘤、直径≤5.0cm)患者。其中经原位射频消融治疗287例,手术切除治疗132例。经对比分析显示 手术切除组1、3、5年存活率分别为90.31%、64.88%、37.85%,射频消融组存活率分别为92.75%、72.87%、46.58
【摘 要】 目的:对采用CPAP进行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07月~2015年07月期间,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94例。将患儿根据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即:对照组47例患儿,采用传统通气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7例患儿,采用CPAP进行治疗,并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诊疗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上机通气时间、
【摘 要】 目的 对存在顽固性鼻出血(简称BE病症)的患者实施鼻内镜辅助(简称NEA方式)治疗,进而观察实际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之间存在BE病症的88例患者作为实际研究对象,依据相关的奇偶随机方式将88例BE病症患者分为具体的两个大组,分别是实验组以及相应的对照组,每组分配患者均等为44例。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实施NEA方式治疗,而给与对照组的相关患者实施传统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