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之路”倡议引领全球化进程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547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并不完全是新现象,古丝绸之路就是一个例证。这一古代的长距离贸易通道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在过去的确存在,而且使东方成为了全球化的中心。现代全球化进程则在西方开启,向东方发展,北美和欧洲国家最先受益。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参与全球化进程。从1990年开始,中国加入了更多的国际组织,现在是许多重要国际机制的成员。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在这一倡议下,中国将向古丝绸之路沿线的项目投入数十亿美元。尽管这一倡议被命名为“丝绸之路”,但其涉及的项目并不仅限于古丝绸之路。对于这一倡议,中国会运用其储备资产在世界许多国家建设基础设施,同时在很多项目上会与其他多边金融机制合作。这对最不发达国家来说是一个从大型项目中获利的绝佳机会,也可以改变以西方为导向的全球化进程的不公正。
  中国提出的倡议不仅仅有利于中国,还惠泽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亚洲的最不发达国家。该倡议不仅可以提高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长期来看有助于缩小国家间的贫富差距。这是因为这一倡议囊括了不同层面和领域的发展议题。这些议题包括国际贸易、投资、旅游、人文交流,以及道路、火车、港口和海洋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最不发达国家可从这一倡议中获益良多,如技术转移、基础设施建设、当地人民的就业机会、贸易投资便利、奖学金和培训机会、提升研究水平等等。
  中国的这一倡议为保障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了不同的方式。众所周知,当前全球许多地方都在爆发冲突。与20世纪80年代曾兴起的“民主和平论”不同,这一倡议与民主没有任何联系,而是倡导包容,主张增加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以减少冲突。当然,这两种方式并不冲突。这意味着西方全球化以民主作为国际安全和发展的优先项,而东方的全球化则认为经济相互依赖是国际安全和发展的前提。
  这一倡议也不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在历史上的“马歇尔计划”(1947年)中,美国向别国提供援助以防止其倒向苏联。因此,从“马歇尔计划”中获得资金的国家就成为了美国的势力范围。然而,在当前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受益国会将钱偿还给中国和其他支持开发的组织。这就有助于欠发达国家获得支持,但不会倒向不必要的势力范围。此外,与西方全球化采取“华盛顿共识”和解除管制的强制方式不同,东方的全球化即中国倡议是基于丝路沿线国家的意愿。布雷顿森林体系,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西方全球化的引擎;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上海合作组织金融机制和丝路基金则将成为东方全球化的引擎。
  
  总之,“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推动全球化的发展,其对多种文化和群体的包容性将会加速未来十年的全球化进程。尤其是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边缘国家”或贫穷国家可以从中国的这一创新倡议中获益。因此,之前的“部分”全球化将会延展,使得世界上全球化的范围越来越广。
  与当前的全球化进程相比,“一带一路”倡议是“对贫穷国家有利的全球化”。与美国和苏联不同,中国从未试图向别国“输出”其政治意识形态。中国的不干涉政策也是值得称赞的。中国这一外交政策将获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支持。如果中国成功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化将会出现两个中心:一个是美国,并向东方移动;另一个将是中国,并向西方移动(沿着古代丝绸之路)。这两个全球化的趋势将完整地勾画出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随着这一全球化新局面的展开,最不发达国家将从全球化经济中获益。简而言之,中国通过古丝绸之路开启的全球化将由“一带一路”倡议来完成。
  对于中非关系,有人说:“非洲需要中国,但中国更需要非洲。”东非尤其是吉布提和肯尼亚的港口将获得倡议的优先关注。希望未来倡议将包括更多非洲国家。大部分非洲领导人认为当前中国在非洲的存在是为了实现互利共赢,这证明当前中非关系不是新殖民主义。
  (作者系埃塞俄比亚国际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培训部主管)
  (责任编辑:张凯)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系列宣介会是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而筹办的主题宣传活动,旨在对外宣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展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为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本次宣介会的主题为“江苏省委的实践——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2017年8月31日上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专题宣介会,邀请中共江苏省委向访华的外
内容提要 在全球从北到南的技术转移链上,新兴经济体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起着集成、转化、传递的桥梁作用。南方国家研发投入能力有限,但支持创新的本土知识资源丰富。南方国家基于发展诉求和自下而上的知识生产与创新,是拉动南北、南南技术转移的新动力。中非科技合作、知识共享互补性强、可对接条件好,既是增强非洲自主发展能力的动力,又是中国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一方舞台,也是深化南南合作、撬动南北关系的一个战略支点。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巴黎协定》确立全球气候治理里程碑  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来自世界1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共赴这一气变史上的盛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大会,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联合国气变大会。面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地球构成紧迫的可能无法逆转的威胁”,近200个缔约方以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和后世子孙的福祉为先,在会议延长期的最
暮秋孟冬,光照京城。2014年11月19—20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联合举办的“金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金砖五国及美国、德国、法国、欧盟等国家和区域组织的专家学者共五十余人参会。中联部副部长郭业洲、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刘劲松、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驻京办事处主任托马斯·艾维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与会学者分别围绕“金融危机背
内容提要 2017年国际安全形势发展变化中的不确定性上升,局部动荡和武装冲突频有发生。主要国家战略忧虑增加,军费投入呈上升態势,围绕有关热点问题的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与此同时,由于全球性安全问题和挑战增多,再加上大国之间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对国际协调的需求也在强化,竞争与合作并存仍然是大国关系的基础性特点。战略武器形成的恐怖平衡、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持续增多、难以削弱的跨国跨区域联系等因素仍对维持全球战略
11月24日,土耳其击落一架正在叙利亚执行空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任务的俄罗斯战斗机,引起土俄关系空前紧张。俄罗斯总统普京谴责土行动犹如“从背后捅刀”,充当“恐怖主义的帮凶”,并将“严重影响土俄关系”。土俄关系的恶化是土耳其外交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挑战。当前,正值土耳其的多事之秋。虽然在11月大选中,正义与发展党(AKP,简称正发党)重获胜利,躲过了执政13年来遭遇的最大危机,并成功举办了二十国集团
【关键词】欧盟;新产业战略;中欧关系;美欧关系  近年来,以技术和产业为基础的新一轮国际战略竞争的帷幕正在拉开。一方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尖端技术的研发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深刻改变了经济运行的速度与机制,使国际社会掀起了关于“第四次科技革命”的热烈讨论。另一方面,冷战结束以来的新一轮全球化所积累的贫富分化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集中爆发,导致民粹主义力量崛起,美欧国家的社会撕裂日趋激烈,自由主义国
【DOI】10.19422/j.cnki.ddsj.2021.06.009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为初心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群众路线”史、“守正创新”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有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瞬间令人印象深刻,比如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和1978年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赢得革命胜利,就不会出现新中
【DOI】10.19422/j.cnki.ddsj.2019.11.00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求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习近平外交思想与新中国成立70年党的对外工作理论创新研讨会”于2019年10月25日在京举行。来自中央有关部门、高校智库和研究机构的70位专家学者汇集一堂,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对外工作特别是党的对外工作理论创新成果,深入研究习近平外交思想的
应德国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巴伐利亚州州长泽霍夫,瑞士苏黎世州政府和意大利民主党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率中共代表团于2013年7月8—17日对上述三国进行友好访问。代表团主要陪同人员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李进军和广东省副省长招玉芳等。  此访是在李克强总理不久前刚刚成功访问德国和瑞士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也是十八大后我党首次派高级代表团出访欧洲地区,传递了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高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