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环保公益活动
【试题回放】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湖南之美,美在湘江!
【湘江之忧】湘江滚滚南来,滔滔北去。她孕育了灿烂的潇湘文明,滋养着勤劳的三湘人民,承载着无尽的财富与梦想。然而,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过量排放,母亲河已经成为湖南污染最严重的河流。部分河段河水变黑发臭,鱼虾锐减,居民饮水断供,两岸农田被迫弃耕……
(1)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加强湘江水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湘江之喜】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把解决湘江突出的环境问题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事来抓,计划用3年(2008—2010年)时间对湘江流域水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决定关闭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共青团湖南省委发出了“保护母亲河,营造平安林”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倡议。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上述材料中哪些具体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你是否愿意参加环保公益活动?说说你的理由。
【试题分析】
本题是2009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文综试卷中的一道分析说明题。该题以关注湖南的母亲河——湘江为主题,结合相关材料,重点考查了“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知识。回答第(1)问时,要从多角度思考“加强湘江水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回答第(2)问时,要联系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比对;回答第(3)问时,需要把设问转化为“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的意义”。
【参考答案】
(1)①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②保护水资源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③保护环境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2)以人为本。决定关闭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展植树造林活动。(3)愿意。①参加环保公益活动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②参加环保公益活动,能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二、自立、自觉,孝敬父母
【试题回放】
生活中的小事时常令我们感动,感悟亲情能让我们更多地体味家庭的温馨。
小卉是个七年级的学生,她的父母工作都很忙,工作单位离家也比较远 经常中午很迟回家。小卉就自己用微波炉把妈妈早晨准备好的饭菜加热一下 或者泡一碗方便面作午餐,然后,把下午的功课认真预习一遍,再去上学。
一天 都快要到下午上学的时间了 爸爸才满面倦容地回到家中。小卉赶紧到厨房帮爸爸加热饭菜 并为爸爸泡了一杯茶。等她从厨房出来时,劳累的爸爸已经靠在沙发上睡着了。小卉轻轻地把茶水和饭菜放在桌上,又拿来毛毯,蹑手蹑脚地盖在爸爸身上,然后背上书包,悄悄地关上门上学去了。
轻轻的关门声还是惊醒了爸爸,望着身上的毛毯和桌上热腾腾的茶水、饭菜,爸爸的眼睛湿润了……
(1)从材料中划线的部分可以发现,在小卉同学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
(2)人人都盼望有个温暖的家。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应如何与父母相处?
【试题分析】
本题是2009年安徽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中的一道试题。该题以培养学生自立、自觉、理解和孝敬父母的品质为着眼点,通过创设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悟亲情、品味温馨,充分体现了中考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和导向作用。第(1)问要求学生概括小卉的闪光点,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命题理念;第(2)问直接考查重点知识“如何与父母相处”,学生可以从尊重父母、孝顺父母、感恩父母、沟通交流等多角度回答。
【参考答案】
(1)自立(会做家务);自觉(学习主动);善解人意;孝敬父母等。(2)尊重父母,听从父母教导;孝顺父母,不顶撞父母,克服逆反心理;懂得感恩父母,心里想着父母,关心体贴父母;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多跟父母沟通交流,能谅解父母的过错等。
【试题回放】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湖南之美,美在湘江!
【湘江之忧】湘江滚滚南来,滔滔北去。她孕育了灿烂的潇湘文明,滋养着勤劳的三湘人民,承载着无尽的财富与梦想。然而,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过量排放,母亲河已经成为湖南污染最严重的河流。部分河段河水变黑发臭,鱼虾锐减,居民饮水断供,两岸农田被迫弃耕……
(1)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加强湘江水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湘江之喜】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把解决湘江突出的环境问题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事来抓,计划用3年(2008—2010年)时间对湘江流域水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决定关闭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共青团湖南省委发出了“保护母亲河,营造平安林”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倡议。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上述材料中哪些具体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你是否愿意参加环保公益活动?说说你的理由。
【试题分析】
本题是2009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文综试卷中的一道分析说明题。该题以关注湖南的母亲河——湘江为主题,结合相关材料,重点考查了“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知识。回答第(1)问时,要从多角度思考“加强湘江水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回答第(2)问时,要联系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比对;回答第(3)问时,需要把设问转化为“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的意义”。
【参考答案】
(1)①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②保护水资源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③保护环境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2)以人为本。决定关闭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展植树造林活动。(3)愿意。①参加环保公益活动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②参加环保公益活动,能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二、自立、自觉,孝敬父母
【试题回放】
生活中的小事时常令我们感动,感悟亲情能让我们更多地体味家庭的温馨。
小卉是个七年级的学生,她的父母工作都很忙,工作单位离家也比较远 经常中午很迟回家。小卉就自己用微波炉把妈妈早晨准备好的饭菜加热一下 或者泡一碗方便面作午餐,然后,把下午的功课认真预习一遍,再去上学。
一天 都快要到下午上学的时间了 爸爸才满面倦容地回到家中。小卉赶紧到厨房帮爸爸加热饭菜 并为爸爸泡了一杯茶。等她从厨房出来时,劳累的爸爸已经靠在沙发上睡着了。小卉轻轻地把茶水和饭菜放在桌上,又拿来毛毯,蹑手蹑脚地盖在爸爸身上,然后背上书包,悄悄地关上门上学去了。
轻轻的关门声还是惊醒了爸爸,望着身上的毛毯和桌上热腾腾的茶水、饭菜,爸爸的眼睛湿润了……
(1)从材料中划线的部分可以发现,在小卉同学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
(2)人人都盼望有个温暖的家。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应如何与父母相处?
【试题分析】
本题是2009年安徽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中的一道试题。该题以培养学生自立、自觉、理解和孝敬父母的品质为着眼点,通过创设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悟亲情、品味温馨,充分体现了中考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和导向作用。第(1)问要求学生概括小卉的闪光点,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命题理念;第(2)问直接考查重点知识“如何与父母相处”,学生可以从尊重父母、孝顺父母、感恩父母、沟通交流等多角度回答。
【参考答案】
(1)自立(会做家务);自觉(学习主动);善解人意;孝敬父母等。(2)尊重父母,听从父母教导;孝顺父母,不顶撞父母,克服逆反心理;懂得感恩父母,心里想着父母,关心体贴父母;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多跟父母沟通交流,能谅解父母的过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