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障碍盲童的游戏治疗个案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一个社交障碍盲童的研究案例,在对个案的干预过程中,主要通过个别介入的游戏治疗与集体游戏治疗相结合,能有效改善这名盲童的社交障碍,让其回归主流。
  【关键词】社交障碍 盲童 游戏治疗
  良好的社会交往可减少孤独、寂寞、恐惧、痛苦,可以宣泄愤怒及压抑。因此,社会交往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而很多盲童会因为视力问题、家庭问题、生活经历问题而导致社交障碍。
  一、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一)个案基本情况
  个案家中连爷爷奶奶共七口人,他有一姐姐十岁,一弟弟一岁。个案出生时是顺产,但产后因为吸氧过多而致盲,右眼有点光感,医院最终诊断结论:视网膜萎缩。父母无固定工作,靠打工维持生活,所以孩子出生后一岁多,父母就外出打工,将他留给奶奶带。个案经常一个人呆着,身边连个玩具都没有,也没有人陪他说话。
  (二)问题表现
  孩子刚到学校时有些紧张,还伴有抠眼睛、不停摇晃身体等盲态;不与同学交往;老师叫他的名字,无任何反应;对外人没有太多的信任,即使是认识的人在熟悉的环境下拉他,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甩开别人,别的孩子拿到玩具,会欣喜地去触摸、摆弄,而他的表现只是不停的拍打桌子或地板;对自己完成不了的事情,从不用语言求助。
  (三)对个案问题的评估、分析、讨论
  通过对收集到的个案资料,通过问卷社会调查、直接观察、俄尔冈量表、社会能力量表等对个案的依恋关系、同伴关系、 社会技能和社会能力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后发现个案在社交方面有障碍。
  因为个案家庭教养的缺失和三次手术带来的“创伤”,形成了一种自卑、封闭的心理,从而造成了他的胆小害怕,对环境缺乏安全感,也不敢、不会与人正常的交往,长时间的压抑情绪使得个案形成了社交障碍。
  游戏治疗的长期目标是让盲童能够回归学前班,和其他儿童正常交往。
  短期目标有:
  1.在安全的游戏环境中学会宣泄不良情绪。
  2.正确面对害怕,正视病痛。
  3.学会在困难的时候寻求帮助。
  4.在集体游戏中学会简单的对话。
  5.通过集体游戏发展自我,找到自我的价值。
  二、游戏治疗的实施过程
  通过多次随班观察,在与个案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治疗师制定治疗方案并开始对个案实施游戏治疗。
  (一)在游戏中宣泄愤怒
  在治疗的最初阶段,治疗师考虑到儿童的视力障碍,玩具尽量安排在儿童的活动范围之内,并告知个案这里的玩具可以随便玩,玩什么由个案自己做主,几次治疗,治疗师发现个案只对能发出声音的玩具感兴趣,并且喜欢拍打玩具或把玩具扔到地上,治疗师利用这个机会不厌其烦地把地上的玩具捡起再次放入个案手中,个案对治疗师没有过多地敌意,并且把这个当成是互动游戏了。在游戏中,个案不断地宣泄自己郁积的不满和愤怒,多次表达“你不听话,就把你扔到厕所里”,“把你关到监狱里”等。
  (二)在游戏中坦言害怕
  游戏治疗中,有一次个案将娃娃扔到地上,娃娃的腿被摔断了,个案摸到断了腿的娃娃,表情严肃,不再继续游戏,可能个案联想到了自己的经历。治疗师适时安排了给娃娃看病的游戏。拿出玩具听诊器、小针筒……
  师:“你愿意给娃娃看病吗?”
  生:“娃娃会死的”(表现出害怕、怜悯)
  师:“不会的,你可以试试给他把腿接上”……
  治疗师帮助个案完成修复,个案再次触摸完整的娃娃,显得如释重负。“你摸摸他的腿可以走吗?”个案摆弄着娃娃,很开心地告诉治疗师娃娃好了。以后的几次游戏,都会安排一些医生和病人或者小白兔遇到大灰狼的游戏,让个案表现出应该有的害怕,但不能一味的隐忍,引导他去想办法解决。
  (三)在游戏中发展自我
  个案家长对待视力障碍儿童束手无策,只能给予他们“怜爱”,什么事都代为完成,结果孩子什么事也不会做,也不愿意去做,无法体会到由成功带来的愉悦,长此以往孩子自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游戏中期对个案提出了要求,每次游戏结束,必须把玩具放回原位,并且增加一些和生活相关的游戏。如“做饭”、“打扫屋子”等,在游戏结束后,治疗师给了个案一个肯定的反馈,类似于“原来你这么厉害,还会做很多家务活呀!”这类游戏让个案找回自信,体现自我价值。
  (四)在集体游戏中学会交往、合作
  游戏治疗的后期,治疗师安排了个案选择伙伴共同参与游戏,因为人数的增多,集体游戏一般安排角色游戏、音乐游戏等,侧重于角色的扮演、交往、合作、目的是增强个案的自信和交往能力。
  个案选择伙伴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如何被同伴接受、互相协作,学会分享、谦让,从而提高交往技能。游戏治疗已经从封闭的治疗室转到了班级里。游戏活动有“开饭馆”、“开超市”等等。
  半年的游戏治疗让个案能够面对三次手术带来的病痛,从对别人的不理不睬、不和同伴交往到能和同伴游戏,甚至还主动邀请同伴游戏,共同商量游戏规则,个案已经适应了学前班的集体生活。
  三、讨论与小结
  在游戏治疗开始初期,和盲童建立信任关系很重要。盲童的内心更惧怕陌生人,更惧怕陌生环境。治疗师要做的是完全无条件地接纳盲童,为他们创造安全的环境。治疗师要将玩具安置在他们的活动能力范围内。对于沉默不语的盲童,播放一些他们喜欢的音乐,缓解他们的恐惧。
  干预过程本应该是一个长期,有计划的过程。但遇到农忙或家中有事,学校放假等很多客观原因,治疗未必能按时进行,也难免会出现时好时坏的反复现象。但对此,治疗师要本着坚持不解的态度,耐心的指导个案,直到目标达成。
  游戏治疗在国内盲校应用较少,没有物理治疗、音乐治疗等应用广泛。但游戏是儿童最好的表达媒介,游戏治疗是以游戏为主要沟通媒介者,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的活动、是无副作用的,所以,游戏治疗适合对盲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并将会成为治疗主流。
  参考文献
  [1] 梁培勇等.游戏治疗实务指南[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
  [2] 徐光兴.儿童游戏治疗法案例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1.
  [3] 刘勇.团体咨询治疗与团体训练[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如扭伤、拉伤等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轻者会影响学习,重的却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当然这些安全问题的出现包括多个方面的因素,有教师的因素、有学生自身因素,当然也有气候条件因素。本文笔者着重从教师的角度,就新形势下初中体育教学安全问题做几点探讨。  关键词:体育教学 安全问题 中学生 避免  在新形势下,健康的体魄越来
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所以自1993年诗歌鉴赏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以来,就深受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好评。但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以前诗歌鉴赏的复习,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分辨题型、明确试题选项常见的错误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2002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打破以往客观选择题的命题方式,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察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
【摘要】英语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课堂的延伸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英语兴趣小组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大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发生兴趣。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滋生动力。《英语课程标准》也提出: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且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的确,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教学教育上的优势和地位是其它
史铁生,一个身残志不残的有为青年,用自己的手紧握人生的笔,当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当杂志书籍上印有“史铁生”的名字时,他向天堂的母亲微笑:“母亲,我终于成功了。”他用自己的意志用母亲这坚强的后盾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新的人生之路。《我与地坛》这篇文章详细的写出了当残疾之后的日子里,彷徨苦闷不幸,然而却忽略了背后母亲关切的目光,正如文中一句话“那时她的儿子还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
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看到他的学生专注的眼神时,这说明他的课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也是所有的教者所期待的课堂效果。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在课堂上,能激之以“趣”,使学生“乐”学
刚做一名农村小学一年级老师的时候,感觉很好,因为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总认为一年级的教学没有什么困难之处。殊不知,在和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那是难上加难啊!除了做好老师教好课程知识之外,还要扮演好“家长”的角色。从教以来,我意识到在新课程环境下要做一名优秀的农村一年级老师,并培养出具备优良品格的小学生,应从改善行为习惯开始,并竭尽所能地做到以下几点。  一、改善孩子们的行为
“图形与几何”是新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之一,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最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之一,小学数学中的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特征外,其核心价值目标是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在实际教学中,几何图形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与儿童形象思维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差距,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在“图形与几何”的教
人们习惯上称“写作”为“创作”是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探索、创造及反映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高中作文教学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创造、自我展示的广阔空间,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使作文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其特点和优势,更好地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服务。创新作文教学应注意做到以下四点:  一、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赞可夫说的好:“就教育的效果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是师生的关系如何。”“以学生为
【摘 要】阅读学习以“情”为驱动,能有效克服传统语文阅读学习的“机械参与”、“乏味咀嚼”、“低效接受”、“呆板运用”等弊端。以“情”为驱动力,以“情绪——情景——情感——情操”为纽带,以语感阅读为手段,带着良好的情绪进入阅读学习,再现动人的情景感悟阅读体验,催发真实的情感领悟阅读内容,在阅读审美活动中,以人为本,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增强阅读体验、丰富阅读情感、熏陶高尚情操,让
【摘要】:孩子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主动者,是语文教学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善于将孩子融入语文课堂,让课堂成为孩子的天地、乐园,营造孩子真正喜欢的语文课堂,这样语文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关键词】:语文教学 喜欢 融入 兴趣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上好语文课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生都必须研究的课题。纵观以往的种种观点,有人阐述"让生活融入语文课堂",有人论证"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