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乱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政一年,除了中日关系的破冰,安倍的政绩可谓乏善可陈
  
  9月1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国会上,以一种慷慨激昂的语气发表了新内阁施政方针演说:“着眼于日本50年和100年后的改变,以及我们永远铭记的传统,我庄严地宣誓:我会全身心地履行首相职责。”
  仅仅两天以后,下午2点,安倍眼含泪水,断断续续地念了另一篇文稿:“我……在这里……宣布辞职,我觉得……局面需要改变,所以,今天……很遗憾地……没有实现(与民主党)党首的会谈,我……已经不能实现自己的诺言……”
  今年7月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惨败,安倍的新旧内阁处在丑闻不断的窘况之中,安倍却在一片“下台”呼声中安之若素。当人们都以为他要死扛到底时,这位53岁的首相却选择了让大多数日本人深感不满的方式“临阵脱逃”。
  日本《朝日新闻》随后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70%的受访者认为,安倍在慷慨激昂地发表施政演说仅两天之后辞职,“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逐步瓦解的安倍圈
  
  日本政局的复杂,有时真让人看得心惊肉跳。当安倍在国际上大谈日、美、印、澳构成“自由与繁荣之弧”的时候,日本国内的倒阁运动已经悄悄兴起。
  8月中下旬,安倍奔波于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特别是在印度,安倍反复谈了日、印价值观的一致性,劝印度成为“自由与繁荣之弧”中的一个国家,但印度方面只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而在国内,安倍正面临内忧外患——党内派系纷争,在野势力“逼宫”的呼声不断。为稳住阵脚,安倍在8月27日改造了内阁,但民意对他的支持率依旧在40%左右,并没有多少改善。
  而安倍刚刚改造完内阁,就曝出了农水大臣远藤武彦的金钱丑闻。
  倒阁包围网是从排除安倍的身边人开始的。改造内阁时,安倍最重要的亲信、官房长官盐崎恭久,第一个被清除了出去。之后,负责媒体的首相辅佐官世耕弘成、官房副长官下村博文也先后离开了首相官邸。这些人多年来能力虽然有限,但他们与安倍知根知底,有他们在自己身边,安倍心里就踏实多了。
  “改造内阁以后,首相的心腹被先后清除。能外出搜集信息的人全都没有了,安倍真够可怜的。”自民党议员山本一太说。
  至于党内、行政方面的重要事项的决定,也已经由新任官房长官与谢野馨、干事长麻生太郎作主。“安倍首相最近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发言权。”《朝日新闻》一位熟知日本政治内幕的编委当时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此时,在日本媒体又开始流传:安倍首相在金钱上也不干净。日本《现代周刊》反复调查安倍在其父过世后的遗产继承上的问题时,采访到了“安倍漏税3亿日元”的内幕,文章将在9月15日的杂志上刊出。之前,该杂志给安倍发去了采访到的主要内容,希望安倍在9月12日下午2时以前对内容的真实性做出回复。
  巧合的是,这天下午2时,安倍辞职。
  
  丑闻,还是丑闻
  
  安倍辞职次日,日本《朝日新闻》刊出了首相执政一年来内阁支持率的走势图。除了上任初期63%的支持率,以及在成功破冰中日关系之后维持了10天左右,其他的支持率在后来的时间段,基本上呈现一路下滑的趋势。
  回想当初安倍甫上任,日本国民即刻发现,这一内阁简直称得上是“朋友内阁”,其中就包括首相在山口县的同乡松冈利胜。
  《AERO》杂志撰稿人在安倍辞职之后的文章中说,他们早在一年之前,就已通过文章发出警告,松冈存在资金问题,不宜担任内阁大臣。
  两个月后,更多的日本国民在民调中表示,安倍的特点是表述模糊不清,与小泉的风格大相径庭。“明明是要修正小泉执政期间的一些改革路线,却又不敢明说”。日本外务省下属的国际协力机构职员山本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任内,安倍内阁继续延续小泉内阁的经济自由化路线,如削减福利,而这触动了日本民众尤其是中低收入民众的生活。“更多的日本民众原本寄望安倍修正小泉改革路线中的消极部分,安倍本人也说要让阳光照耀到小泉改革的阴影部分,但实际上,安倍没有拿出任何有力的措施。”日本爱知学院大学教授岩城刚对本刊说。
  到了5月28日,原农水相松冈利胜自杀,给了安倍内阁重重一击。7月下旬的参议院选举惨败,在舆论看来,实际上表明了民众对内阁的不信任,安倍继续执政的民意基础已经彻底坍塌。
  安倍在8月27日重组内阁,包括自民党最大派系领导人町村信孝等5位重量级人物重返内阁,又被媒体解读为安倍用人毫无原则——第一任内阁是朋友和同乡,而现在则是这个“跛脚首相”根本无法驾驭的各派大佬。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爱知大学客座教授冯昭奎也对本刊说,安倍对外政策的成功之处只有中日关系回暖。在内政中,除了一个接一个的丑闻,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全无岸氏DNA
  
  
  根据安倍的辞职声明,《反恐怖特别行动法》难以在国会通过,是他辞职的一个动因。
  9月初,安倍在澳大利亚APEC峰会上与美国总统布什会晤时表示,日本政府支持美国军队在海湾以及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日本自卫队将继续为美军提供石油补给。他将全力促使维系这一方针的《反恐怖特别行动法》11月到期之后,在国会获得延长期限,并愿意为此“赌上自己的政治生命”。
  在宣布辞职之时,双目含泪的安倍表示,希望新首相能够说服民主党,将《反恐特别法》期限延长。
  提前出版的日本航空杂志《AERO》在封面文章《安倍下台》中,专门将安倍和他最崇拜的外祖父、日本前首相岸信介做了一番对比。文中说,安倍曾经多次表示,身上遗留了许多外祖父的DNA,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文章甚至用一个严厉的标题给安倍定性:“全无岸氏DNA!”
  《AERO》的封面文章回顾了1960年《日美安保条约》签订之时民怨沸腾的局面,并刊登了一张33万人围攻首相官邸的老照片。当时,岸信介考虑到大多数日本国民并未意识到《日美安保条约》对日本的重大意义,他通过己身的政治影响,在国会强行通过了这一条约。而条约通过之后,失去民意基础的岸信介随即请辞。
  世事轮回。半个世纪之后,当岸氏的外孙碰到几乎相同的局面时,尽管口中声称要“赌上自己的政治生命”,实际上,却选择了临阵脱逃。
  或许还是安倍晋三的母亲更了解自己的次子。这位岸信介的女儿洋子曾经在父亲最艰难的时候告诉父亲:“迟早有一天,日本国民会认识到《日美安保条约》的重要性。”
  洋子曾说,“晋三的政策像外祖父,性格像父亲。”
  安倍晋三3岁的时候,父亲安倍晋太郎怀疑他做了错事而大声呵斥儿子。父子对视了一小时,最后以父亲退却而告终。后来,安倍晋太郎官至日本外相,但两次竞选自民党总裁失败,心情郁郁,不幸患癌症于1991年去世。
  事实上,安倍从来不是小泉纯一郎式的强势人物,不少自民党大员从一开始就不看好他。加藤一曾说过,安倍只是一个“扶不起来的公子”。前首相森喜朗去年也曾告诉小泉,“安倍还年轻,不如先让福田康夫过渡,待安倍进一步磨砺之后再出任首相。”但小泉考虑到福田与自己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诸多政见不一致,执意要推动安倍上台。
  安倍从7月前后开始,体重骤降了5公斤。多次直接采访过安倍的日本记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已经看得出来安倍非常的憔悴,眼泡总是肿着,很少有精神饱满的时候。”
  胃疼、胃涨一直纠缠着安倍,他经常需要在打过点滴之后才出现在公众面前。出访时,更是除了官邸的医生外,特意叫上一名自卫队的军医跟随身旁。
  今年9月上旬,就在安倍被农水相丑闻缠得焦头烂额之时,首相夫人安倍昭惠接受日本一家电视台的访问,在节目中透露,丈夫的肠胃一直不好,饭吃不下,觉睡不香。她曾经劝丈夫:“要不就不干了。”
  处在崩溃边缘的安倍终于被《反恐特别法》这最后一根稻草压倒。在民主党党首小泽一郎拒绝与自己会面之后,安倍最终没有动用自民党在众议院的多数强行通过延长《反恐特别法》期限的议案。除了辞职,他无路可走。
  安倍辞职次日,便因肠炎住院。住院期间,首相夫人的上述访谈才被播出。民调显示,绝大多数国民认为首相不是一个能够顶得住压力的人。
  安倍延长了原定的5天住院时间。至本刊截稿的9月18日,他仍在院中治疗。
  这期间,他始终保持沉默。
其他文献
对于救灾,政府负有积极的责任,企业负有特定的社会责任,公众和民间组织有参与的权利    人类社会不可能没有灾害。救灾,在客观上彰显了一个国家包括国民的爱心、良知及政府管理水准在内的综合国力。  救灾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健康和尊严看作是第一位的——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人,是一个一个的人;受灾的人和救援的人。  在理念确定之后,救灾须有良好的合作和管理,提高参与救灾各方的协同行动能力。
在论文的署名和责任分担上,科学界内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明显不合理,除非重塑现有整个体系,否则很难做出根本的改变    2004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得者琳达巴克最近又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她和她的合作者在3月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刊登声明,撤回他们2001年在该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  巴克和这篇论文的另一位作者莉莎霍罗威茨对《自然》杂志说,撤回论文的原因是他们“无法重现原来的实验结果”,并且
泰国新一轮政局动荡还是与他信有关。从反他信本人,然后反他信的制度,现在要反对“他信的影子”    “把水稻种在总理府,这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泰国《世界日报》的图片编辑巴提很欣赏这张在网络上流传的照片。  照片所反映的内容却并不轻松:近半个月来,泰国政治和社会局势陷入严重混乱。反政府的人民民主联盟(民盟)誓要推翻以沙马为总理的泰国政府,冲击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与政府支持者“反独裁民主联盟”在曼谷
5月12日,北川邓家海元村山中的刘汉希望小学师生,成为了北川最幸运的人——这所屹立不倒的学校,使全体师生得以幸存。其中,9个老师带着71个无人认领的孩子,在解放军开路下,翻山越岭两天两夜,逃离北川这座死亡之城。他们辗转数地,一路奔波。与父母失去联系的10岁的吴晓菲,始终挣扎在可能永远见不到爸爸妈妈的恐惧中    逃出小学爬上山    离北川县城15公里,海元山和乌鸦山这两座大山中,袅袅的浮云下,一
“西冷门”事件,或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今天传统艺术界的现状。    2008年1月25日,中国书协五届六次主席团会议在北京召开。常规的会议议程之外,这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接收西泠印社、中国金融书协、中国铁路书协为中国书协团体会员问题”。  这一原本并不十分惹眼的一个“决议”在网络上被公开,之后引起轩然大波。    “入协”之后惹争鸣    自中国书协网公布这一消息后,《中国篆刻网》《中国书法家
这位导游说,中日既然是一对不会搬走的邻居,双方就都要学会相处之道。这话很实在很朴素    从日本旅行回来,颇有收获。这是我第三次去日本,有幸遇上一位颇有见解的华侨导游,一路上分享着他对日本的经验与感受。  导游打趣说,他家的窗户从来不关,因为邻居都关窗,他开窗也就等同于关窗。后来我坐地铁也发现,日本人在车厢里决没有中国地铁里那种轻松自然的气氛,似乎所有的人都沉默无语。  日本这个民族确实很特殊,导
李健的歌,纯净、沉静,永无撕心裂肺,只用本真的心去包容最朴实的情怀。他是这个无比喧嚣的时代里,一股温润的逆流    歌坛只有一个李健。2007年初夏,他以第三张个人专辑傲然宣布,这盏孤灯还亮着,  它的光还会温暖更多的人。  听李健的歌,不能漫不经心,最好是深夜关了灯通过CD安静地听,用手机听不适合,MP3听不适合,综艺晚会上也不适合。但以上形式恰恰是目前内地歌手主要的生计来源。  在这个喧嚣得令
破解“公职律师”的困境    “这次的大灾难中国家动员的速度和力量让人振奋,而公民社会的整体登场。更让人看到希望。”  辽宁 陈迎熙    6月1日,修正后的《律师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对于律师执业权利和保障人权都作出了许多新规定,但是,业已存在的“公职律师”却陷入了困境。新《律师法》规定:“公务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而目前的公职律师恰恰都具有公务员身份,这就产生了新的身份矛盾。  全国目前有公职
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  泄密,在奥运会进程中只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但翻转了奥运会点火仪式的主题,使它从苦难甚至带着仇恨的历史,走向人们所向往的和谐未来      20年前,1988年9月17日,奥运会来到韩国汉城,留下一曲《手拉手》;20年后的今天,在中文版世界地图上,却再也找不到“汉城”。2005年1月,时任汉城市市长的李明博在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  20年
在商业性大众化传媒出现后,新闻从业者自然以“不从事宣传”标榜,表示同“宣传”划清界限,而用“传播”这种说法代之,坚持以新闻为本,独立报道  前一段,媒体上有两条消息让我看了有些莫名惊诧。  一条是8月13日,在北京观看奥运的比尔盖茨抽身来到香港,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十周年创新论坛”上发表了《未来10年的创新》的演讲,他认为很多人低估了未来的机器人,这些新科技将以比我们想象快得多的速度来到身边,比如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