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课程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来源 :健康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huguiy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课程;临床实践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R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63-01
  中医诊断学这门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临床的桥梁,在教学环节中,实践环节极为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需要做到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密切结合,实现两者之间的有序转化,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最终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1 中医诊断学实践教学的常见问题


  1.1认识上的偏差
  从当前实践教学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实践的认识度存在偏差,在实践内容上,创新性不足,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重复严重,缺乏创新性,导致学生参与兴趣普遍不高。在实践课程的考核与评定上,以结果性评价为主,忽视了其中的过程性评价,无法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有所得。
  1.2实践条件不佳
  要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取得理想的成效,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基础条件保障,但是在当前来看,实践条件不佳也是中医诊断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方面,大多是采用模拟训练仪或者多媒体来进行示范,与真正的操作还是具有较大差距,部分仪器也会失真,反而会造成反作用。

2 中医诊断学课程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2.1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
  在中医诊断学中,有大量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信息量繁多,学生要记忆、掌握的内容也很多,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往往难以把握。因此,在实践教学上,不能忽视与理论之间的联系,在实践教学前,要检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通过案例引入、思维导图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分析、构建所学内容,将理论内容结构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实践内容。如,在“脉诊”的实践教学中,学生必须要先掌握各种脉象的特点和意义,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实践中,在实践开始前,即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回顾以往所学的内容与知识,主动强化理解,再进入实践。实践完毕后,为学生推荐《频湖脉学》,在这本书中,用生动趣味的方式描述了脉象的特点,通过课前理论、实践学习和课后巩固,让学生对脉象产生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从而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2.2在实践中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中医诊断学实践中,还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在具体授课中,要做到病证结合。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基本理论有了初步把握,但是在解决实践问题时,他们常常还是不知所措。如,在关于利用分诊辨别消渴症肾阴虚症与肾阳虚症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难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证候把握不扎实,二就是中医辨证要点掌握不扎实。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实践环节,先为学生布置作业,开展理论知识的拓展学习,再由学生参与自主实践,检索数据库、文献库中的知识,了解疾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总结临床诊疗技巧。在实践环节,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则是简单的辅助作用,在学生遇到困惑时,帮助他们解答,通过这种实践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四诊”技巧,对证候、病证和疾病的联系有深刻感知,为后续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2.3发挥出模拟仪器的实践作用
  人工智能、数字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声音、图片处理能力和模拟能力,被广泛应用在中医诊断学实践教学中,通过图片、视频,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知识的要点,以望诊为例,通过模拟仪器,能够轻松掌握色、神、态、形、五官、头面、舌质、舌形、舌苔等感官信息的变化,再借助声音模拟设备,能够了解不同病理状态下的患者声音变化,知晓呼吸、语言、声音在临床望诊中的意义。除此之外,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还能搜集各类病史信息,将其应用在临床实践中,让学生能够深刻把控各类病证的临床表现和脉象信息。
  2.4联合医院开设实践教学
  对于中医诊断学实践教学上,不能简单停留在学校,还要让学生进入一线来观察,方可产生深刻体会。由于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多,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他们的医学信息依然薄弱,在带领学生到医院参与实践前,要首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为学生传递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他们在进入医院后严格遵守制度来办事,在进入临床参与实践时,要熟悉各种实践要点,并做到“熟悉为主、动手为辅”,对医师的四诊、病例书写技巧要仔细观察、铭记于心。对于舌象体征、脉象等典型症状,学生可以自己尝试动手操作,但是在任何操作前,都要取得患者的同意,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将人文关怀理念全程渗透到其中。
  2.5评价模式的改革
  在实践教学中,要大力推行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做出分阶段评价,兼顾到实践表现和考试成绩。并开展医院见习、校内实践结合的实践模式,设置实践提纲,对每一项实践内容,都要有明确标准,按照学生的表现一一评价,根据评分原则,将其纳入总成绩。

3 結语


  中医诊断学是一门重点和难点学科,在这门课程中,推行实践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产生深刻深刻的理解,熟练掌握中医四诊方法,学会活学活用。在实践教学中,要加强与理论之间的结合,科学设置实践环节和实践内容,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缩短临床、课堂的距离,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帮助他们适应医疗环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珂.中医诊断学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2)
  [2] 王霞,王少贤,王占波,王香婷,于文涛,贾智玲.诊法与辨证思维综合实训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24)
  [3] 郭善斌,田悦,刘晓东,杜晓明,肇丽梅.浅析现代医药学教学工作中模拟仿真教学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04)
其他文献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58-0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病因素大多为患者经过长期劳累导致自身膝关节软骨损坏甚至发生病变,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病症,患者呈现老龄化,对患者的生活以及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在临床治疗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早期可以进行关节镜下的清理,但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地西他滨;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3.7;R5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59-02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MDS/AML的患者,共28例,排除在治疗期间产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精神异常或不愿参与本研究实验的患者,在患者及患者家属完全
【关键词】自拟盆腔炎汤口服;保留灌肠;慢性盆腔炎;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59-01  慢性盆腔炎作为一种妇科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且多发,病情迁延不愈且反复发作,已经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致使生活质量不断下降。临床上关于该病的治疗,西医药物需长期、大量服用,但是毒副作用大,再加上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
【关键词】PBL教学法;肾内科实习医生;临床带教;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R69-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60-01  為支持和确保肾脏内科实习医生能够在较短时间之内实现对肾内科临床工作任务的充分适应,应当在其参与临床实习工作过程中,选择运用适当方法开展带教工作[1-2]。本文以我院部分肾内科实习医生为对象,运用PBL教学法为其开展了临床带教,报
【关键词】曼月乐;孕激素;子宫内膜增生症;疗效对比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61-02  子宫内膜增生症是临床上常见妇科疾病,多发于绝经过渡期,临床发病症状表现为月经异常。随着女性生活压力的增加,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发病率逐年提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主要治疗非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成人;疝气患者;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61-01  外科疾病中,疝气发病率较高,以腹股沟疝最为常见[1]。治疗疝气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传统手术容易造成较大术中创伤,患者承受的痛苦也大,术后恢复时间长[2]。无张力疝修补术则相对优于传统疝气治疗手术,它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容易恢复。本文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临床康复护理;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62-01  慢性盆腔炎属于临床常见妇科疾病之一,其主要是因为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彻底治愈,或患者体质较差,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而引起的,症状表现包括下腹坠痛、腰骶酸痛、白带异常等,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输卵管性不孕的情况。盆腔炎具体包括盆腔腹膜炎、输卵管卵巢
【关键词】宫颈锥切术;纳布啡;丙泊酚;效果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63-02  宫颈锥切术多见于妇科疾病治疗中,手术操作中从内到外以圆锥状切除宫颈组织,清除病灶,以此实现治疗目的。因手术具有有创特征,会给患者身体带来一定疼痛,故在术中利用麻醉药物予以患者麻醉,从而减轻疼痛。传统的麻醉方式多以椎管内麻醉为主,但该操作方式极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