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巡检小车的传动机构设计

来源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该小车的目的是替代人工巡检且检测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扭管、胀管以及托辊噪音等问题。通过在小车壳体内安装的可见光摄像头以及拾音器等设备传输的图像和声音等数据,再经过人工分析判断,即可完成皮带线相关问题的检测。实验数据显示,该种小车可以在预先设定好的机架上稳定移动,代替了人工巡检的繁重工作,改变了人工间断的巡检方式,提高了巡检工作的延续性与可靠性,增加了巡检工作的安全性。该种小车的传动机构设计内容包括电机的转速计算和选型,传动齿轮参数确定,轴承、端盖、外壳、联轴器、摩擦轮以及齿轮轴的设计或选型等。
其他文献
为探索提高蚕桑生产劳动效率、降低蚕桑劳动强度的方式,于2020年在淳安县进行了“强桑1号”大蚕条桑省力化饲育与普通片叶育的对比试验。结果强桑1号条桑育的每667 m2桑产叶量为915.8 kg,比片叶育的925 kg减少了2.5 kg;张种采叶喂叶用时为37.2 h,比片叶育的47.1 h减少了9.9 h;张种产茧量42 kg比片叶育的39.5 kg提高了2.5 kg。结果表明,“强桑1号”条桑育比片叶育省工省力,增效281.19元/张,增幅达17.4%。
在对800 kN·m转叶式舵机整机进行有限元静力分析的基础上,基于S-N曲线采用Fe-safe软件对整机的各个部件分别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并提出轻量化设计建议。在前期舵机整机的力学分析基础上,根据第一强度理论确定结构的疲劳危险点,并结合名义应力法和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在进一步考虑光洁度等情况下采用Fe-safe软件估算结构在设计疲劳谱下舵机主要部件的疲劳寿命。
为了在如皋市推广家蚕新品种,2015年以来我们对多对新蚕品种进行了推广试验,围绕生长发育、养蚕成绩、茧丝成绩等经济性状和社会效益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初步筛选出了适宜在如皋市区域推广的新蚕品种,针对新品种的特点,提出了在如皋市推广的指导意见和注意事项,对我市的蚕桑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对彩色茧品种“水星1号”的一代杂交种繁育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了繁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阐述了下一步推广和应用的具体做法。
布设地雷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撒布式地雷系统日益受到各国关注。虽然撒布式地雷系统能够快速、大面积布设雷场,但是目前没有快速生成和采集地雷场位置信息的有效手段。因此,基于北斗定位技术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通过对某型防坦克地雷进行结构改造,设计了一种集北斗天线和无线数传天线于一体,具有定位功能的可撒布信号标记雷系统。这种雷系统能够实现撒布雷场地理位置信息的采集,解决了撒布雷场位置无法确定和布雷效果无法掌握等问题。
桐乡市蚕桑产业观光园是沈莉高农场于2013年创建的AA级景区,也是桐乡市唯一一家以蚕文化为载体的农业休闲观光园。该园占地面积3.86 hm2,园内建有旺蚕兴阁、蚕文化科普长廊、蚕桑产品展示区、生态环保丝绵被制作展示区、果桑采摘园、特色果蔬长廊、农家畜禽认知区和儿童乐园等景点景观,成为桐乡市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基地,开展了嘉兴市青少年灶画比赛、青年团员联谊、家庭亲子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尤其是桑椹成熟季节,园内日接待游客量可达1500人,年收入达350余万元。该园在蚕品种多样性展示、标准化饲养、平面茧制作、丝绵被
传统蚕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在国家政策指引下,适度规模蚕桑生产新型主体在各地蓬勃兴起。但蚕桑新型经营主体普遍面临着降本增效需求,发展现代化蚕桑业非常迫切。桑园数字化种植与管理是蚕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组成和重要体现形式。物联网通讯、边缘计算等新技术,传感器、高效集成机械设备等新产品,可以加速蚕桑业自动化、标准化、数字化进程。其中,数字化水肥管理是水和肥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根据高工效巡田采集的数据,通过作物生长模型和专家决策系统运算求解,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
中国传统桑基鱼塘系统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分别于2014年和2017年被正式认定为中国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至今仍运转正常并发挥着其生态循环效率,堪称中国传统桑基鱼塘系统的典范,也是世界传统循环生态农业的典范。2500年前,太湖流域的长江以南至钱塘江以北靠近东海的广阔地域是一片低洼湿地,湖州地区的劳动人民为了解决生存问题,挖低填高,经过历代的改造、完善,逐步形成了低作塘、高作桑的“塘-桑”、“鱼-蚕”循环农业模式。在这个循环系统中各生物个体之间在人类的干预、调控下,既相生
钢丝绳的疲劳寿命预测具有所需样本量大、不确定因素众多的特点。因此,在小样本钢丝绳疲劳寿命数据的条件下,基于灰色理论提出了钢丝绳在不同工况下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针对目前钢丝绳疲劳寿命预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构建的基本模型,在小样本条件下预测了钢丝绳的疲劳寿命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对钢丝绳小样本疲劳寿命的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铁路线上的大量的废旧水泥轨枕闲置堆放,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难以处理造成额外的环境负担,使得废旧铁路水泥轨枕资源循环再利用已迫在眉睫。因此,对铁路废旧水泥轨枕破碎处置装置开展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组合可移动式铁路废旧轨枕智能化收集破碎处置一体化装备。该装置可有效解决废旧水泥轨枕的处置难题,其关键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工艺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