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罗乐泰国歌

来源 :热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c4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遥远陌生的暹罗,还是今人熟知的泰国,都用或古老或现代的乐器,奏出充满宗教仪式感的神秘旋律。在享受音乐之美时,每个人都能穿越时空感受异域的迷幻。
  
  泰国古乐之“印度风”
  
  1685年和1686年,暹罗国王设宴招待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使节楚蒙大使等人。英国人布赛尔对此记述:“1685年和1686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使节来到暹罗。大使楚蒙和两个随从,楚西长老和福屏伯爵都有记行……路易十四派到逞罗的使节受到盛宴招待……对于音乐,楚西的赏识,正如往昔初到东方的欧洲人一样。这种极可厌的交响曲,如按音节敲扣小锅所发出的声音一样。”这如敲扣小锅所发出的“可厌的交响曲”,就是泰国以打击乐器为主的古典音乐。听不习惯,是因为泰国皇家音乐的乐器及合奏和西方截然不同,是受到高棉及印度尼西亚甘美朗的影响,主要击乐的有铁或木做的木琴、各种大小的铜锣,箜、钹等及泰国式的腰鼓、泰北的圆胖型魔力单根双面鼓、象脚鼓等各种各样的鼓,还有各种竹笛如筚、六孔笛,各种尺寸的笙,唢呐、弦乐有二胡、三弦琴,卡奇琵琶,用弹拨的鳄琴及洋琴,及改自印度维纳琴的匏琴,等等。
  据丹隆亲王考证,泰族立国后的素可泰艺术时期(13—15世纪)已有4种乐队,即琴乐队(1人弹唱)、克玛乐队(3人组成)、玛霍里乐队(上述两种乐队的混合,4人组成)、五件乐比帕乐队(5人组成)。乐器也有多种,如笛、鼓、锣、牛角号、螺号、月形琴、拨浪鼓等。这时期的小调、唱曲也有所发展,如催眠曲、情歌、收割歌等,它们曲调清新委婉,节奏鲜明缓慢,音域宽广低沉,由于没有乐谱记录,只是靠口授和记忆而世代相传。
  泰国传统音乐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为皇家宫廷音乐,一为各民族的民俗、民间音乐。但它们都深受印度宗教神话、戏剧、音乐影响。14世纪的泰国阿瑜奉耶皇朝的皇家音乐,受柬埔寨皇宫音乐的影响颇巨。17世纪却克里王朝的皇家音乐,又加入印度尼西亚爪哇的甘美朗的合奏音乐,但理念则很“印度”。
  民间音乐如前述,固然也受印度影响,但也各具民族特色,如泰北掸族音乐和中国苗族及缅甸的掸族系出同源,14管的芦笙及竹制乐器都是共同的最爱;清迈的情歌非常温柔婉约,趣味横生。泰北的马路(Haw Lum)是一种说唱的民间艺术,也跟有特色的泰南和马来西亚相联,其音乐歌舞则和马来西亚无异,口簧、鼻笛、各种竹乐器、鼓是主要的乐器。
  
  迷幻亢奋的巅峰,泰拳战斗舞乐
  
  泰国传统战乐本为战争中激励士气之乐,冷兵器时代个人武功修为尤其重要,古泰国战士无不是泰拳好手,爪哇笛,铜钹,高音鼓,低音鼓所演奏出怪异迷幻、激昂亢奋的战乐,能催发出宗教热情,使泰拳手如猛虎一般扑向对手。
  2004年K-1决赛,刺目的灯火导致目盲,嘶哑的呐喊导致耳聋。对阵日本年轻名将魔裟斗的泰国人播求,目光渐渐显出亢奋,他开始抬肘提膝,跳起战斗之舞,此时他必在心中暗唱泰国传统的战乐。此年度播求靠凌厉的泰式扫腿夺冠。公元17世纪,泰国国王“虎王”乔装成平民,上佛会上的擂台对阵各拳手,同样在战乐中跳拜师舞,大胜后悄然离去。
  泰拳手从无入乡随俗的习惯,奔赴世界各地比赛都必须在战乐中行特殊仪式。泰拳宗教色彩浓重,混合佛与婆罗门,也有图腾崇拜的痕迹。上拳台后以念符咒、戴臂环、文身等方法,使自己迅速进入身体兴奋但大脑冷静的最佳状态。拳赛前的音乐是为配合拜师与漫舞。拳手先拜的是自己的教练,双膝跪地朝拳馆,家门或出生地,拳套护住双眼,身体前俯如磕头,直至拳套碰地。音乐也趋于肃穆恬静。
  之后的漫舞是个性的显现,也代表各泰拳流派。漫舞动作不大,但杀气十足,音乐的迷幻作用和拳手身上涂抹的轻度麻醉草药一样,让拳手沉湎于“无痛”和“无畏”的信心中,为即将开始的比赛热场。
  配合快乐的拳赛在泰国,缅甸以外的地方很难看到,本土泰拳赛中,战乐会根据拳手的比赛调节节奏,当音调升高、节奏加快时,观众也会大声尖叫呐喊,催促台上的人以血腥的场面来回报疯狂的人们。
  
  杰拉德的泰国音乐之旅
  
  1961年从哥伦比亚大学宗教音乐系毕业的美国人杰拉德,为了躲兵役,乘坐一艘远航船第一次来到泰国,这次旅行让他爱上了泰国音乐。1966年他开始了长达6年的对泰国北部的音乐文化的记录,在他采集的150卷录音中,包括了泰国北部的地方戏曲表演、古典音乐,小乘佛教音乐,以及关于6个山地民族(哈尼、瑶、克伦、傈傈、拉祜)的音乐样本,他所关注的不仅仅是音乐,而且包括了音乐在仪式中的产生过程、乐器的制作过程、音乐的宗教性以及音乐家的生活状况。只有启示着佛的音乐可以被Khaen演奏出来
  “通过一个朋友的引导,我们来到了市场去寻找一个会演奏Khaen(一种流行于泰国东北部与寮国的笙)的盲人,他叫维奇安。人们总传说他在市场里演奏着赶牛的歌曲来娱乐赶集的人们。果然,当我们听到这音乐的时候,它开始于一段模拟牛声的Khaen的演奏……里面也好像有模仿在山顶能听到的鸽子的叫声。随着这歌声,维奇安是在讲述放牛人的生活。”
  维奇安是杰拉德在6年泰国生活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盲人乐者,不仅因为他在录音中留下了全部29个曲式,也因为维奇安的身世和他强烈的宗教色彩。维奇安出生即是盲童,从小被父母遗弃,由僧人抚养长大,由于他没有能力去从事一个职业,演奏Khaen就成为他终日所做的正经事。一天练8个小时琴技使得维奇安能很精确地在Khaen上模仿火车的声音,这灵感来自于他每天听到的从清迈开往莎拉批的蒸汽机车。维奇安会演奏29个Khaen的曲式,既包括了他自己的创作,也有来自缅甸和越南的曲目,他始终拒绝表演任何泰国本地的流行音乐,因为他认为那些音乐“无聊且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启示着佛的音乐可以被Khaen演奏出来,流行歌曲唱的都是廉价的爱情。”
  
  寻找消逝的Pin—Pia
  
  Pin-pia是种古老的乐器,它曾经流行于泰国北部的古兰纳(Lanna)国。这种弹拨乐器通常有2到6根弦不等,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胸腔共鸣结构。乐者需要将金属的共鸣“碗”扣在胸上,才能发出微弱的声音,不过这种声音却非常有韵味。
  100多年前,当时的泰国国王认为这种具有历史性的乐器可能会成为泰国北部民族主义的工具,所以发动了一场运动禁止了它的传播。于是,这个乐器的历史早已模糊。在柬埔寨发现的一个壁画中存在着一个古老的人物在演奏着这种乐器,这是今天,也是在杰拉德的昨天,唯一能被寻找到的历史信息。
  当杰拉德在清迈周围开始努力寻找pin-pia和会演奏此乐器的乐师时,他发现这并不容易。大多数人在那个时候已经说不出这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杰拉德的努力随着一名住在南奔(Lampoon)附近村庄的乐师的被发现而变得有意义。在杰拉德发现他的时候,这位乐师已经20年没有再摸这个乐器,乐器已坏掉。在杰拉德的恳请下,这位乐师修复了乐器并录制了音乐。
  这卷录音一直珍藏在泰国国立图书馆并在2004年被印第安纳大学的民间音乐资料馆收藏。1990年,两个学音乐的泰国学生发现了这卷录音。随后,一场pin-pia的复兴运动开始在泰国进行。在今天,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演奏pin-pia的人和欣赏这种艺术的人群。
  杰拉德在1972年返回美国,从此开始在美国的学校教授宗教音乐和东方音乐的课程。他把那些录音捐献给了几个收藏录音的机构,并且希望任何想了解60年代泰国北部音乐文化的人都可以听到这150卷磁带。
其他文献
摘 要 运用PCR和RACE技术从巴西橡胶树中克隆出了一个域重排甲基转移酶(Domains rearranged methyltransferase, DRM)基因(HbDRM)。HbDRM全长为2 245 bp,含有1 917 bp的阅读框,145 bp的 5′-UTR和176 bp 3′-UTR,编码638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1.39 ku,等电点为4.90。HbDRM的氨基酸序列与可可、葡萄
期刊
1986年,三星堆祭祀坑出土大量青铜文物。如果说三星堆曾是西南地区文明高地,它灿烂的光芒当然也会因某种地理上的沟通而历史性地辐射到广袤的西南,甚至更远的地域。  1986年7月,鸭子河畔,某砖厂的挖掘机意外地发现了宝藏。这是两个埋藏着大量珍贵文物的祭祀坑,坑中出土了通高260.8厘米的青铜大立人、纵目面具、青铜人头像、青铜神树以及象牙、海贝等大量珍贵文物。如果说三星堆曾是西南地区文明高地,它灿烂的
期刊
摘 要 以‘石硖’龙眼果肉为材料,在(4±0.5)℃条件下贮藏,并将贮藏后期不同状态果肉分为自溶与未自溶2部分,对其中的乙醇脱氢酶(ADH)、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细胞色素氧化酶(COD)、苹果酸脱氢酶(MDH)、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歧化酶(SOD)8个酶进行同工酶电泳检测,以果肉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为参照,对龙眼果肉自溶与同工酶变化的关系
期刊
当中原人民还不知道何谓佛陀时,四川地区已开始有石刻佛像出现。南丝路把异域的风情带来,秣菟罗的印度本土风,加上键陀罗的希腊罗马风,都巧妙地融合在四川地区的早期佛教石刻之中,并不断地进行着“本土化”调整。  今天我们所见的石刻佛像,俨然和中国人的相貌没什么区别,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个个都是英俊潇洒的美男子。但细细看来,佛像面目内也有印度美男子的影子,薄薄的上唇,微厚的下唇。而某些隐藏的细节,甚至和希腊
期刊
1271年夏,凉爽的海风从亚德里亚海吹过来。就在这时,威尼斯青年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尼古拉、叔父玛窦踏上了前往遥远中国的旅程。他也许不知道,人类历史上浓重一笔的伟大壮行始于他的脚下。    成都府的廊桥、锦江、蜀布    马可波罗前往西南是在他先前作了江南之旅之后,所循道路也是习以为常的:河北涿州、山西太原、陕西西安,接下来折往西南,过关中,翻越秦岭,经广元到成都。马可波罗称,从广元出发,骑马向南行2
期刊
摘 要 CaDREB3是辣椒DREB家族中1个成员,为明确CaDREB3受逆境胁迫诱导表达的分子机制,从辣椒基因组DNA中分离获得了CaDREB3上游的启动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顺式作用元件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启动子的TATA框为起始密码子ATG上游-89 bp至-86 bp的TATA,同时含有多种与逆境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如ABRE、HSE、MYB和TCA等,并使用Gateway技术构建了
期刊
邛崃的富庶和发展变化与南方丝绸之路经纬相连。“火井”的横空出世,使得井盐、邛窑、铁器得以赋形。临邛是世界上最先使用天然气的地区,出产的井盐为成都平原提供了源源不绝的骨力,而火与黏土的结合而孕育出的精美邛窑,不仅给繁华的丝绸商旅增添了一脉活水,更给这片土地带来了釉彩一般的荣光。邛窑还是中国彩绘的故乡,这是南方丝绸之路给人类文明的又一出其不意的贡献,同时也升跃了南方丝绸之路的文化品质。    南丝路第
期刊
打发时间的潮流玩法,无非是借酒撒欢。雅一点可在演艺吧品酒观舞,俗一点可在酒吧歌城摇骰K歌。可惜无论雅俗,早被唐时的古人玩至顶峰。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往往走在时尚和潮流的浪尖上。    胡姬酒肆    灯火阑珊时,我们下了车,走进本地人开的酒吧喝点洋酒。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李太白和一群纨绔少年骑着肥马,喧哗着拥进长安城里胡人开的“酒吧”,喝几杯味如醪糟的黄酒,派头远胜今人。
期刊
他想开始做一个自己认为的好人    这几年梁文道越来越多地在大陆和香港之间飞来飞去。他定居香港,每月却必定要来北京一次,待上几天。他在大陆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在大陆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他受到数量庞大的大陆读者的关注,无论在哪里的讲座都是场场爆满。  于是,你在大陆的各大报刊都能看到他的文章,在北京的各种场合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忙碌的工作伴随的是他睡眠时间的减少。在北京紫竹院附近香
期刊
莫洛哈拉(Manohara),是尼泊尔首府加德满都城边的一条小河。河水不丰,在当地却很有名,河畔有一个无名的贫民聚居村落,距加德满都8公里,海拔约1300米。当地人说,这个村落里的村民大都来自尼泊尔东部山区和靠印度边界地区的受灾难民。在此居住时间最长的已有15年,现在每年还有新的流浪难民加入。他们来自四面八方,通常是十几家或七、八家同乡人结伴成伙,相互照应,共同对外。这个地方原本是政府荒芜的一片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