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翅滨藜LRR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及抗逆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vil521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cDNA文库中得到一个亮氨酸富集重复序列类受体蛋白激酶(Leucine-rich repeat receptor-like protein kinases,LRR-RLKs)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AcLRR(登录号:JN974247).为研究AcLRR的抗逆功能,将其构建到酵母表达载体pYES-DEST52,并转化到酿酒酵母INVSc1菌株中,获得重组酵母INVSc1(pYES-AcLRR),对其进行盐、碱、干旱、高温、冷冻和活性氧等胁迫,分析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型特征.实验结果表明,INVSc1(pYES-AcLRR)在各种胁迫下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表明AcLRR基因具有抗NaCl,KCl,NaHCO3,Na2CO3、干旱、高温、冷冻和活性氧等胁迫的能力,特别对冷冻和活性氧表现出明显抗性.由此可推测该基因参与了四翅滨藜的抗逆调控过程.
其他文献
设L是S3中的一个交错环链,将L投影到S2上,L的每个交叉点都对应一个bubble,用来体现L的交叉点性质.如果L有n个交叉点,则投影图就有n个bubble与之对应,从而在S3中构造了2个二维
目的对心脏术后床旁血气检测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提高床旁血气检测管理规范执行的依从性,从而提高结果准确度。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月心脏重症监护室363例术后患者作为研
利用上下解方法和迭合度理论证明了人体血流Willis循环动脉瘤模型方程至少存在3个周期解,并给出解的范围,数值分析表明,所得结果推广了已有的一些工作,并解释了相关医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