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药物筛选模型在人口腔鳞癌中的应用

来源 :北京口腔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dagjc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新型斑马鱼的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药物筛选模型,并在体内实时动态观察山竹醇(Garcinol)对OSCC细胞的影响.方法 培养转基因斑马鱼Tg(fli1a:EGFP),不同浓度的Garcinol处理胚胎5天,筛选最适浓度.培养人OSCC细胞系SCC-15,不同浓度的细胞膜红色荧光探针(DiI)标记细胞,筛选最适浓度.通过显微注射建立斑马鱼OSCC模型.通过Garcinol药物实验,实时动态观察0.5μmol/L、1μmol/L Garcinol处理24 h和48 h后对体内OSCC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利用斑马鱼初步建立一种新型的OSCC药物筛选模型,并发现天然产物Garcinol能明显抑制斑马鱼体内OSCC细胞的增殖,其抑制能力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Garcinol对OSCC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作为治疗口腔癌药物的应用前景.此外,斑马鱼OSCC药物筛选模型可以应用于抗口腔癌药物筛选的初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影响.方法 根据是否采用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将80例HBsAg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进行抗肿瘤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服用抗病毒治疗药物,对照组患者未服用抗病毒治疗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HBV再激活率、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以及抗肿瘤治疗延迟或中断情况.结果 抗肿瘤治疗后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溶性CD105(s-CD105)、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水平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共纳入9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依据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19)和未复发组(n=71),依据年龄匹配原则选取同期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血清TGF-β1、s-CD105、CCL20水平,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TG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安全性及对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84例宫颈癌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42例和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4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3天应激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和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
目的 通过TCGA数据库在线分析工具,分析过氧化物还原酶1(peroxiredoxin1,Prx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基于TCGA数据库,利用UALCAN分析HNSCC中Prx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利用UCSC Xena分析Prx1表达与HNSCC患者吸烟相关性.利用PROGgeneV2对HNSCC患者组织中Prx1表达与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