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个士兵,最坚固的长城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jmb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杀!”
  校尉立于城墙。满身是血,右手高举长剑,怒发冲冠,仰天长啸。
  箭上弓,满弦,“突”的一声,齐整整射向了敌人。再上弦,再射,敌人多得像蚂蚁,无法压制。放下箭,刀提上手,紧了紧握把。第一个敌人从城垛露出了头,士兵没有犹豫,一刀挥了过去。
  厮杀,没有考虑,没有顾忌,士兵挥刀,已成习惯。半晌,血染红城墙。敌人退了下去。
  校尉跟士兵都累得虚脱,全然不顾地上的血迹,刹那都瘫软于地,大口吐气。
  这是第几次打退进攻了?第六次,还是第十次?
  士兵记不清楚了,士兵只记得——国之虽大,寸土必争。
  二
  公元74年,汉朝派遣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此役大破匈奴于蒲类海上(今新疆巴里坤),恢复西域都护府。破降车师后,朝廷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己校尉,分别驻扎在车师后王部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和车师前王部柳中城(今新疆艾丁湖东北),各置兵卒五百人。
  大军在西域度过了一个寒冬,次年班师回朝,而在距离耿恭与关宠不远之处,数万名匈奴骑兵正集结在边境线上,犹如一群恶狼。虎视眈眈地盯着猎物。三月,匈奴大军在左鹿蠡王的带领下势如破竹,关宠也被匈奴军包围,车师后困告急,紧急向耿恭屯垦兵团发出求救信。
  数万大军。一个才附属几个月的国家。耿恭没有犹豫,果断派遣抽兵三百,救援车师。他知道三百人于两万大军无济于事,但他很坚定——泱泱大国,绝不抛弃任何一个子民。
  三
  三百勇士出发了,但还没有到达前线,半途中就遇到大批匈奴骑兵。三百战士,没有退缩,狭路相逢,用大汉朝的骄傲,亮出手中的剑,但是敌众我寡。最终全部战死,无一降者,无一被俘。汉军援军被歼灭,匈奴骑兵转而全力进攻车师后王。大破车师的军队。
  匈奴派使者招降了西域北部焉耆等小国,刚刚上任的西域都护府陈性所部在数倍于己的匈奴军围攻中被歼灭。关宠也被包围,如果被消灭,那么匈奴军队长驱直入山南,整个西域将落入匈奴之手。形势非常危急,无奈之下,关宠向朝廷派出了求援的信使。
  雄关漫道,交通阻隔,救援的信,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送达万里之遥的帝都。
  但不论军官还是士兵,他们坚信,祖国不会抛弃自己。至此,大汉帝国历史上最为惨烈悲壮的保卫战拉开战幕,勇士们将以生命捍卫荣誉,以热血铸就传奇,用无比的忠诚谱写下不朽的史诗!匈奴人将金蒲城团团围住,战马扬起滚滚飞尘。敌军两万,己方不到三百人,战。要怎么战?有死无生,士兵决意誓死捍卫国家的荣誉。
  四
  汉军虽然人数不多,但强弓劲弩威力惊人,数百张强弩同时发射,涂满毒药的箭飞向匈奴人的阵营中。只要中箭受伤者,很快便剧痛难忍,创口处灼烧得似乎肌肉要爆炸开来。左鹿蠡王大惊失色,急忙下令收兵,
  耿恭不仅仅有一腔热血,勇略更是过人,构想出一个大胆的计划:主动偷袭匈奴人的兵营。区区数百人的守城部队,去对一支两万人的大军发动反突击!这简直是一个疯子的决定。
  适逢暴雨,暗云密布,大风飞扬,匈奴人都躲进营帐,喝起热酒。谁也没有意识到,此时耿恭带领数百大汉男儿已经杀到兵营。猝不及防的匈奴人面对似乎从天而降的汉军,根本来不及拿起武器,就成了刀下之鬼。
  虏骑万千只似无——耿恭与他的弟兄砍瓜切菜般的冲进冲出,杀死敌军无数。等匈奴人反应过来,耿恭所部乘机突出重围,撤守到有水源的疏勒城。
  五
  求救信到达洛阳的时候,已是十月,汉明帝去世,十八岁的太子刘俎继位。是为汉章帝,
  整整半年过去了,帝国军队还存在吗?临近冬天,气候恶劣,路途遥远。给养困难,贸然派军万里驰援,没有坚城的防御,很容易被匈奴骑兵消灭……
  司空第五伦以为国家新君初立,国事未定,不宜劳师远征。
  以司徒鲍昱为代表的大臣坚决主张救援,他的话深深打动了年轻皇帝的心:我大汉从来不冷却英雄的热血,即使这次救援注定失败,也要向世人宣告我大汉从来不会放弃为他战斗的勇士!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士兵愿意为国家而死,只因国家在乎士兵的生死。
  年轻的孝章皇帝拔出了天子之剑宣布派出援军,派秦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援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共七千人,于建初元年(公元76年)正月,风雪迷漫中,西出玉门关,去寻找那万分之一的奇迹与可能。
  六
  另一边。匈奴人把涧水的上游壅塞住,要渴死汉军。这一带气候于旱,地势又高,耿恭一面布置汉军守城,一面命令挖井。可是一直挖了四十米还不见水!渴极了的将士,只好用布榨出马粪的汁来喝。
  耿恭亲自挖井,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一股清泉喷涌而出!耿恭故意让军士在城上泼水,以示水源充足。匈奴人见了,大惊,以为汉军是有神护,于是退兵。但还是不死心,继续一边放牧,一边远距离包围。想要把汉军困死。
  就这样又过了几个月。城中汉军因为不断有人战死、病死、饿死,结果只剩下了数十人,即使这样,“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
  被困日久,将士们饥饿难忍。只得把皮制铠甲放进锅里煮熟,吞嚼充饥。再后来,皮甲也被吃完,迫不得已抒弩也拆了,上面绷着的皮条和用作弓弦的兽筋同样煮了吃。最后。只剩下血肉之躯和冰冷的刀剑用残存的力气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对于耿恭的坚忍不拔,身临前线的北匈奴单于十分佩服,亲自来到城下劝降耿恭,并答应封耿恭为王。而这时一直死战不降的耿恭竟然答应了,等匈奴使者进城之后,耿恭却亲手杀死了匈奴使者,把投降这一条后路给完全断绝掉了。
  多少年以后。同样忠诚的岳飞,以此典故,写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千古名篇。
  气急的匈奴单于对疏勒城的攻势更加凶狠,但疏勒城依然岿然挺立,几十人面对数万大军,铸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长城,
  七
  汉朝援军到达柳中城,关宠的部队已全军覆灭,援军认为处-境更加险恶艰难的耿恭部,更不可能存在了。于是。统兵的秦彭、王蒙、皇甫援等将领都决定返回,他们不能冒险把全军置于这孤穷危险之地。
  此时诸将欲退,耿恭求援的部将范羌抵死不从,泣血请求解救疏勒城,全体战士无不动容,纷纷要求追随,最后决定由范羌率领两千名战士前往。
  范羌坚信,他的兄弟还在。他要救的。是古今未有的节义和忠勇,是整个大汉的气概和军魂,是从未向敌人屈服的高贵的头颅。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城下,此时耿恭所部已经所剩无几,因为饥饿而失去战斗能力的士兵以为是匈奴军队进攻,仍然艰难地握起武器,等待生命中的最后一刻。
  范羌远远地带着哭腔喊道:“耿校尉,我是范羌!朝廷派我来救你们回国!”
  再没有比这样的一声呼喊更激动人心的事了!几百个日日夜夜,他们坚守着这弹丸之地,到此时仅存的二十六人,顽强地顶住匈奴数万大军一波接一波的进攻。
  第二天,耿恭东归,北匈奴单于马上派出骑兵跟踪追击,耿恭一边还击,一边撤退。
  八
  当这支疲敝却英勇的队伍终于抵达汉玉门关时。二十六名勇士,只有十三人,且衣衫褴褛。形容憔悴枯槁,
  中郎将郑众给予了最高的礼节,并慨然上书皇帝,极力赞扬耿恭的功勋:“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对耿恭守疏勒城给予极高的评价:“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自永平十八年三月金蒲城被围,至建初元年三月入玉门关,前后历时两年。耿恭兵不满百,孤悬塞外,抱必死之心,坐困穷城。前有数万之敌,屡挫其锋:后无匹马之援。终无异志。
  士兵能够一直坚守,只因国家从未抛弃,两千年前的拯救中国大兵。让我们看到,再单薄的力量,也可能是最坚固的长城。
其他文献
每年的6月6日和12月12日,是新加坡法定的“窗户安全日”。这一天,业主或者租户要检查自家窗户是否安全,玻璃会不会坠落。如果不检查、出了问题,就触犯了新加坡的《窗户安全法》。  新加坡土地有限,80%的当地人只好选择“向上发展”,住进了高层公寓。居民楼越来越高,随之经常发生的高空坠物就成了“现代化杀手”,其中尤以损坏或老化的窗户框或窗户玻璃坠落最为致命。据统计,2000年,新加坡发生了19起坠窗事
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协助处理国家政务,它的存在严重影响到君权的集中。明朝初年,朱元璋因胡惟庸专权而废除丞相。至此,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在我国被废除。  清朝入关后,继承明代制度并且保留了原有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设立了“南书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军机处的雏形。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影响,康熙经常在“南书房”与亲信大臣讨论大政方针,这就使“南书房”变成了一个新的权力中心。雍正时
中国有“杀人不见血”之说,其实老外损起人来,也是“惊天地,泣鬼神”。当你听到这些英语绝句时,可千万别直译过来哦,搞不好人家在损你呢!  Got into the gene pool while lifeguard wasn’t watching.  他肯定是趁救生员不备,跳进基因池的。  A room temperature IQ.  IQ值简直和室温一样高。  During evolution,
我所在的城市有一座道德中宫,门前有一位佝偻着腰身的老人,他炒的花生米驰名全城。大小饭店、各个家庭加起来,每天要从他那里買走炒好的花生米百余斤。  有一年,此地遭遇旱灾,花生米减产,价格飙涨。再炒花生米,价格势必也要上涨,原来5块,现在要卖10块,哪里还有人去吃?但是,老人依然要炒,且放低了价格,比成本价还要低。  有人问他:“怎么了,赔钱也要炒?”  你知道老人怎么说吗?老人说:“大家吃我的花生米
中国春秋时期,周礼是人们信奉的道德规范,是人们依存的精神支柱,也可以看做是儒家理论思想的源头,它维系着亲情、君臣等各种关系。可以说,正是这种对忠信礼义的重视,才有了后来先轸元帅为唾君这一失礼行为而一心求死的报国壮举。这当中,报答恩情更是君子们看重的基本道德。可是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心晓大义的人,却对自己的救命恩人没有一点感激之心。  晋平公时期,栾盈因人诬告谋反,栾盈一党被尽数捕杀。因弟弟羊舌虎是栾
每一年,每个人,都有自己新的愿望想要完成,尽管依然荆棘满布,路途遥远。在未来的路上或许有人能够并肩同行,或许还是孤军奋斗,我们彼此遥远却又互相鼓励,传递正能量的祝福,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慢慢来,一切都还来得及!”  2012年,和一帮相处了3年的人各奔东西,又认识了新的一帮人。这一年,你改变了很多,却还有太多的毛病。  2013年,你要变得更好!尽管选择文科你内心有许多的不情愿,但是选择了就要做到
一转眼,就要高考了,班级里一片肃杀,弥漫着沉沉暮气。同学们个个苦着纠结脸,没人开玩笑、没人打闹、没人叽叽喳喳,偶尔,会有一两声怪叫,那是胸中浊气无处排泄的结果。大家听到怪叫,也只是一抬头,旋即又都钻入书本。  五一节,高三照常放假。江中就是江中,它的牛气大气就来源于这按部就班的稳健,据说教育局也在大力督促放假情况。洪教头宣布放假的时候,他以为大家会跟往年一样山呼万岁的,哪想到,他的爱徒们只是揉揉眼
假设你大学毕业时是24岁,又假如人的平均寿命是80岁,那么24岁相当于时钟的几点呢?告诉大家,结论是——早上7点12分。  没错,大学毕业时的24岁顶多就相当于早上7点12分。此时此刻,很多人才刚刚起床,为崭新的一天做准备:有些人甚至可能还没有起床。作为大学老师,我见证了无数年轻人的成长,而这一经历让我认识到早上7点12分背后所蕴藏的含义要比他们想象的巨大得多。  我喜欢将人生的80年跟一天中的2
自打迷上写作后,我便渴望拥有一台打字机。  起初写稿,我提笔在纸上沙沙飞走,写完一篇,修改几遍,早已面目全非,非得在新稿纸上抄正不可。一溜程序下来,繁琐,累人。将抄正无误的新誊稿装进信封,给报刊邮寄出去,才算大功告成。投稿没发表,又不退回,那种心情别提多失落多伤感了。如果有一台打字机就不一样,无需誊抄,方便快捷,多好啊。  以前从没见过中文打字机,电脑出现后,才知道,世上还有比打字机更奇妙的家伙。
青儿在微信圈里发了一条消息:一年一度的西洽会又开始了。先生去年在西洽会上从一个非洲人手里买了一个勇士雕塑,那个非洲人说这勇士是有女伴的,只可惜剩下的唯一一个是残次品。先生不舍,非洲人对先生说:“我明年还会来。”就这一句,先生兴奋异常,随口说:“我明年还会来买。”一年,悠然而过。昨天,先生突然告诉我要去找那非洲人。我以为他是随便说说,这会儿已经兴致勃勃前往,这算是一个美丽的约定吗?  看到这,我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