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思考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课改 教材观 教师角色 教学方式
  一、端正态度,正确对待新课改
  正确对待新课改是教师教好政治课的前提。我们首先要承認新课改是顺应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的,大的方向是正确的。面对当前政治经济的发展形势,青少年的政治素质教育与国家的兴衰密切相关。培养高素质人才,政治思想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政治课教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了更加突出知识学习的时代特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政治课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现代政治课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我们应肯定地说,政治课教育教学要改革,而且必须要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关于政治课新课程的目标、内容以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广泛研究和讨论,人们开始反思政治课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存在的问题。政治课课程改革在总体运行上取得的成果,对教师增强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的信心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政治课课程改革实施的推进,不断总结、推广改革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同时适当修订政治课课程改革方案,会使课程改革实施者坚定改革的方向,增强改革的信心,这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心理策略。现在,教育界许多有识之士对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在进行着深入的探讨,教师们都在关注这个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激烈的讨论后一定会推动政治课教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课改的前景应该是美好的。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中也有不足,改革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是曲折的。对于不足之处,我们这些一线的政治课教育教学人员应该不断查漏补缺,并且不应该仅对不足之处谈不足,而是要从不足之处寻求改革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抱怨,是不会给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改革带来什么益处的。而那些认为应该回归旧教材的看法也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改革发展之路。毕竟我们身后还有着学生么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
  只有把态度端正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才能正确地对待每一堂课,越是困难我们与要勇于挑战,我们才有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克服困那的决心。这是每一位政治课教师在进行政治课新课改教学前应做好的心理准备。
  二、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完成角色转变的同时及时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首先,教师要明确认识自己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现在,新课改已经实行了很多年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担当什么角色呢?教师完全成为引导者吗?说实在的,其实笔者以前也有这样的问题。后来在教育教学中发现,有一些问题光靠学生是完成不了的。我国传统的教育观点都认为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在教育中的“传道”“授业”“解惑”都是教师应该做的,自古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方式就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当然,我们不能把讲授法教学简单地与“填鸭”式教学混为一谈。广大一线教师多年的教学成果证明了,讲授法教学有它的优点,不应全盘抛弃。新的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持者和引领者,是学生合作讨论的“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和“参与者”;要求教师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在政治课教育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及时进入角色,而不只是在教室里转上几圈消磨时间、当作看客。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要因时而变,笔者说讲授法不能抛弃,并不是在否定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等优秀的教学方法,而是在强调教师应在教学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也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合理优秀的教学方法。
  其次,教师应及时完善自我,教学中倾注热情与激情,形成良好的课堂师生互动环境。有一位教师,他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激情,课堂上“自信,漂亮,新鲜感,热情,微笑,宽容和互动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情感教育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一种重要手段。很多刚刚走出校门走上讲台的老师,虽没多少经验,但是,学生就是喜欢上他们的课。那是因为他们上课有激情,又同时具有年轻人的热情,课堂上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的实际课例有很多。运用情感进行教学,教师必须有真情实感。教师可以在政治课教育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如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具,则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利用音乐旋律回响,可激发学生的情感;设计活泼清新的教学环节,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进而逐步将学生激发出来的情感导入对思想政治课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之中,达到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述,可以使师生的情感融通,产生很强的艺术感染效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正确对待教材,合理运用教材
  教材在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是起到导向作用的,但是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唯书至上。“新课程理念”中另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课程不再仅仅是科目和教科书的解读,而是师生不断拓展、开发(包括质疑)、构建的开放性的学习资源。“教材、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教学中再也不以‘本’为本”。笔者认为,我们的教师应该树立一种用教材而不是单纯为了教教材的观念,打破课程只是教科书、教学只是“教教材”的局面。
  我们的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应该是确保教材的基本地位,灵活运用,拓展、开发、构建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程资源。要防止和矫治教学中只是“教教材”的片面性,倡导教师逐步树立“用教材”的意识,对新课程改革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意义的。
  四、结语
  新课程改革还将在我们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序进行。作为站在课程改革最前沿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要继续施展自己的才能,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肩负起此次课改的的重任。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认识新课改的重大意义,应该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开发课程资源,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还要不断加强与同仁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自我,利用现有的条件和新课改的动力,不断推进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向前发展。
其他文献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工业机械设备的支持,其中,城市地下管线就像城市的身体脉络一样,为住在城市中的居民时刻不停地运输着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原料,水、电、气无一不是通过城
大别山作为武汉的外围,是防止日军西进的一道天然屏障。在武汉会战中,大别山地区除了有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与日军的激烈交战,共产党同样的通过坚持团结各方力量,维护抗日民族
2011年国务院1号文件表明:农田水利工程建,已成为了十二五规划中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伴随着农田水利工程的逐一上马,必然存在着专项资金的划拨问题。由此可见,水利事业
现代城市建设及发展活动中,我国工民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工民建项目的开发满足现代经济社会活动中人们对居住环境、生产环境的需求.在工民建的施工中,施工质量是影响工
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主力军,高水平的高校智库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显著标志,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重点在于创新实践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应全面促进经管学科创
在实施高酸性湿气输送的过程中,传输的气体属于具有腐蚀性的气体,这些腐蚀性气体也会对输送管线造成相应的损坏,从而产生外部防腐蚀层脱落的问题.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酸性湿
本文对节能施工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有效运用展开分析探讨,希望促进节能型建筑的广泛推广及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尤其是从2008开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大批中小企业在经营中面临财务风险,陷入严重的经济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