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蒙古自治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eld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我们赴内蒙古自治区就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总体看,内蒙古自治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状况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向“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同时,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全区粮食生产和农牧民增收产生了积极影响。去年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产量达到301亿斤,比上年增长10.7%,是历史上第二高产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70元,比上年增长13%,走出了一条生态改善、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多赢”之路。
  
  一、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迈出较大步伐,生态状况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向“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
  内蒙古自治区自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2003年开始实施退牧还草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各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底,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968万亩,退牧还草5998万亩,加上其他生态建设工程的协同推进,使全区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整体得到有效遏制,局部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据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1999—2003)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7.7%,比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1994—1998)时的13.8%提高了3.9个百分点。风蚀沙化状况得到遏制,林草覆盖度由过去的15%提高到70%以上;沙漠化扩展速率也由1994—1999年的0.87%下降到现在的0.25%,属于国际认可的正常波动范围,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减少,强度不断减轻,同时水源涵养能力提高,部分多年干枯无水的河流,出现了常年流水的喜人景象。
  (二)生态建设促进了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经济效益日趋明显
  内蒙古自治区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后续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林产业、草产业、沙产业、中药材产业和畜牧业等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初步形成了乳、肉、绒(皮革、皮毛)、粮油、马铃薯(蔬菜、瓜果)、饲草饲料等主导产业,涌现出规模以上企业302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38家。2004年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400多亿元,带动了200多万农牧户(占全区农牧户的50%以上)走上稳定致富之路;农牧民纯收入中来自产业化收入的比例明显提高,由2001年的人均236元提高到2004年的820元,占当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0.7%。同时,生态建设还促进了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另外,农牧民不仅可以通过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开发获得稳定收入,还从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钱粮补助政策中得到实惠,直接增加了收入。据测算,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每亩退耕地平均增收100元左右,每个退耕农牧户平均增收700多元。
  (三)生态环境建设推动了农牧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社会效益初步显现
  通过退耕还林使农民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劣质的农用地逐步转变为林地、牧业用地,剩余基本农田实行精耕细作。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自1994年以来就自行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2003年与1994年相比,在耕地面积减少了一多半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却由过去的12亿斤提高并稳定在25亿斤左右,去年达到了28.4亿斤。通过退牧还草使牧区靠天养畜的粗放式经营向舍饲圈养的集约化模式转变,畜种结构由过去的土种牛羊为主向优质高产乳、肉、毛多型转变,在草原休养生息的同时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要做法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做法,核心就是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在逐步“绿起来”的同时真正做到“稳得住”、“富起来”。
  (一)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建设后续产业,保护好、调动好和发挥好农牧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内蒙古自治区不仅把实施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作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措施,还将其作为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的契机,积极培育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发展,吸引和壮大龙头企业,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如鄂尔多斯市着眼于形成完整的林沙产业链条,依托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所形成的丰富林草资源,引导和鼓励企业进入林沙产业加工领域,加快林草资源转化利用。目前,全市已培育和吸引林沙产业、饲草料加工企业30家,年生产人造板17万立方米、饲草料50万吨等,年产值达到6.9亿元,年创利税1.4亿元。通过产业拉动,鄂尔多斯市2000—2004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草原植被覆盖度也由25%提高到70%。
  再如,亿利资源集团是以沙地生态资源为载体的中蒙药和染料化工生产加工企业,开创了“生态资源产业化和资本化”的生态经济模式。还有以沙棘果实深度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宇航人高技术产业公司,产品销往东南亚、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给种植沙棘的农牧民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上中下游配套措施协同推进,确保生态建设成果的长久稳固
  鄂尔多斯市在推行全市禁牧舍饲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恢复植被和不使农牧民收入降低的双重目标,重点抓好了三个环节。
  一是抓好源头——提高饲草料供应能力。鄂尔多斯市在饲草料“开源节流”上做文章,取得了较好效果。“开源”就是要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改良饲草料种植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草量;“节流”就是要提高饲草料加工技术和利用率。5年来,鄂尔多斯市共新增拧条种植面积400万亩,飞播草场600万亩,建设人工基本草场400万亩;推广青贮养畜,使之成为全市一项基本的常规技术,同时购进饲草料加工机具近1万台套,使饲草料利用率达到85%以上。
  二是抓好主体——提高牲畜质量。鄂尔多斯市从2000年开始积极引进高产、优质、高效种羊,特别是去年一年就引进肉羊种羊1949只,与当地以小尾寒羊为主的肉羊进行杂交,生产优质肉羊。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质种畜扩繁,完成优质奶牛、肉羊和绒山羊胚胎移植分别为300枚、1万枚、1万枚。加强当地名种阿尔巴斯白绒山羊选育,提高个体产量和绒质,发展育种核心群400群。强制淘汰劣质低产种公畜,使大小牲畜改良率达到97%。
  三是抓好发展——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鄂尔多斯市在继续壮大原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引进新的龙头企业,使全市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到1000多家,带动了农牧户近8万户,建设骨干农畜产品交易市场98处,日交易额380万元。发展各类专业协会达到240多个,农牧民经纪人2000多名,加快了产业化经营格局的形成,提高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三)以养殖小区建设为推进舍饲圈养工作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
  通过多年摸索,鄂尔多斯市以捆绑、组合养殖适用技术为手段,形成了建设“十有六化”养殖小区。“十有”即有一定的饲养规模、有标准化棚舍、有贮草棚和草料房、有青贮窖、有饲料加工机具、有优质牧草和青贮玉米种植地、有“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有配种站、有兽医防疫体系、有专业协会;“六化”即品种良种化、饲喂方式配方化、饲养管理标准化、防疫检疫制度化、经营管理组织化、效益实现最大化。去年,全市已建成养殖小区240个,带动了科学饲养水平和养殖效益的提高。
  
  三、启示
  
  当前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要在继续稳步推进各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的同时,把工作重心转到巩固成果上来。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工作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切实落实“五结合”配套保障措施,即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与基本农田建设、后续产业开发、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和封山禁牧舍饲结合起来,努力解决好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特别是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生态建设后续产业,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农林生态组)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用工形式的改变和工作效率提升的需求,导致新时期油田问题不断增多.在职工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转变等众多因素下,油田消防政工干部的思政工作
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上海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秩序,上海市药品监管局日前组织刚建立的19个区(县)药品监管分局开展了“清源行动”.行动中共出动1500人次,检查30家药品生产企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商民运动是以商民协会为依托的,商民参加国民革命的运动,在1920年代的国民革命中,商民运动与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等一道构成了大革命时期民众运动的洪流
目的:对无创分娩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区妇幼保健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226例头位顺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均经产前评估,将使
本工程地处高原,埋深较深,隧洞中普遍出现高地热现象,给施工及人员带来极大的困难,必须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齐热哈塔尔水电站工程隧洞工程存在3.44KM的高
今年 10月 2 8日 ,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天平制药厂新厂奠基。未来一年内 ,一个国内一流的最具标志性的、年产量可达 2 0亿粒 (片 )的GMP医药固体制剂生产基地将在上海西南
【摘 要】本文阐述了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 “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服务群众中引導群众。  【关键词】思想政治;以人为本;途径  企业是经济社会的组成单位,在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员工,大力倡导人文关怀,充分调动员工的活力,激发潜能。同时,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这个根本要求贯穿并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
建筑的深基坑建设是保持其稳定性的重要工程项目,尤其是在对地下空间的建筑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施工步骤,地下空间设计可以帮助建筑项目有效地对地上空间进行节省,保证建
在基层从事社区工作需要面对各个层面的社区居民及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再加上历史沉淀的各类旧账都会在社区这个层面体现,这就迫使社区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提升工作能力.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