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的环塔拉力赛几乎遭遇了这个季节在南疆和北疆出现的各种异常恶劣的天气,客观上使得赛道难度有所增加,而在赛事指挥等方面存在的经验欠缺等人为因素也同样是导致整体完赛率未到15%因素之一!
“芒果互娱”2016年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5月29日在新疆阿克苏市圆满落幕。在14天的时间里,本届赛事从地处新疆西北部的边城塔城出发,翻越天山,途径克拉玛依、吐鲁番、库尔勒,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最终抵达古丝绸之路重镇阿克苏,路线覆盖大半个新疆版图,完成了环塔有史以来赛事里程最长(6500公里)、转场次数最多(9个赛事营地)的集团式大迁徙。
在这个过程中,赛事进展始终伴随着降雨和强沙尘等恶劣天气的袭扰,参赛的140辆摩托车、汽车和卡车,展开了11个赛段长达2500公里的特殊赛段的角逐,最终103辆汽车只有16辆完成了比赛,完赛率不到15%,创下了该项赛事自2005年创办以来的最低完赛纪录!
来自浙江的著名越野车手、上届环塔拉力赛全场冠军韩魏以领先第二名近8个多小时的优势毫无争议地蝉联了全场冠军和汽车组冠军;2016年达喀尔拉力赛摩托车组第十名、西班牙车手阿曼德-赫尔南德斯同样以领先上届环塔摩托车组冠军、广西车手方明集近4小时的成绩,夺得个人首个环塔摩托车组冠军。
毫无疑问,2016环塔遭遇了天气影响,使得原本就很难的环塔赛事在难度上更上了一层楼,从一开始的第一阶段的暴雨,特别是第一个长赛段,更是造成了只有4辆赛车在规定关门时间内完成比赛的“惨状”,大雨使整个前半程赛段成为了沼泽地,致使几十台车被陷,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救援诞生了。随后的两个三段,也一直伴随着雨水,大雨仿佛是追着环塔的赛车在跑。
泥水对于车辆的损害是非常大,最终导致SSl赛段大范围陷车。由于没有想到会在新疆这样的干旱地区遭遇类似雨林的泥泞赛道,不少赛车当出现了发动机、变速箱受损的情况,这更是为后面出现大面积坏车埋下了伏笔。
当比赛进入南疆,老天变戏法似的把下雨改为下沙了,这个季节的南疆,大风和沙尘暴司空见惯……有两句歌词在随后的赛段中经常被人唱,一句是:“怎么大风越起,我的心越荡……”,一句是“你是风儿,我是沙……”
与此同时,进入沙漠赛段,难度增加,英吾斯塘和克里雅河两个最难的赛段偏偏配上了沙尘暴,完赛率直接在此处被拉到了谷底。随着大批有竞争力的车手滑落,整个比赛在后半程突然失去了竞争的意义,以至于后半程比赛变得索然无味,大家都在拼命的保成绩。最终的成绩也凸显了今年环塔的惨烈:第一名以近8个小时的优势夺冠,仿佛除了冠军,第一、第二集团集体消失了……
“天灾”往往伴随着“人祸”!这里有必要先说两句,诚然“人祸”二字有点危言耸听,但在今年的环塔中,“人”的一些因素确实影响了环塔。
比赛刚刚开始就遭遇的退赛风波无疑是给了本届赛事、甚至是中国赛车一记重锤。东方车队以罢赛的行为表示对SSl仲裁结果的抗议,并非单方面的情绪导致。真实的原因是,组委会在SS1赛段出现大面积陷车后先后发出两条不同通知,以及晚些时候组委会先后发出了两份内容完全不一样的通告,正是因为这些失误,才引发了众赛员的争议,导致了退赛风波的出现。此事至今尚未有最终的说法。
天气因素对于赛事难度的影响,在长距离越野拉力赛中是很常见的事情,在达喀尔比赛中,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在面对突发状况,我们对于比赛的掌控能力相比达喀尔等国际顶级赛事,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SS1的大雨、SS7、SS8的沙尘暴等等,其实有很多迹象都可以预见一些困难的出现,本应该可以通过对比赛的掌控来控制比赛的难度以及整个比赛的节奏,而并非像今年这样,天气直接叠加比赛难度,最终造成了超低完赛率情况的出现,甚至对于比赛造成了一些危险。
SS8赛段前一天,一夜的沙尘暴,加上第二天天气预报又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原本SS8赛段就被告知是本届比赛最难的一个赛段,赛段给时为12个小时,而在当天发车前,已经多次延迟发车,等到发车时,根据最大给时计算关门时间已经要到;麦晨,而SS8赛段最后一段为特别难的沙漠赛段,无疑增加了比赛以及救援的难度,以至于出现了多辆赛车无法救援,直升机空投物资的“险情”,该赛的运行和指挥可以说是SSl犯下错误后的一种延续,也是最终导致本届比赛不够流畅和精彩的主要原因。
在SS8赛段出现了大面积“沦陷”实际上有一个客观存在的原因就是出现各种状况的车手,很大一部分都是“有想法”的选手,他们对这个沙漠赛段很期待,因为这个赛段沙漠技术好的选手超越的最佳机会。因此,当车手选择全力—拼导致翻车或机械故障退赛,反倒是那些平和心态的选手,甚至是在很多车手眼中是没有很强实力的选手顺利完成了比赛。
5月19日,2016年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暨中国越野系列赛新疆站比赛组委会发布消息:北新路桥车队法国技师安东尼,当天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意外遭遇交通事故,不幸身亡。
安东尼自1982年开始就作为技师参加达喀尔一直参加了30届,名将彼得汉塞尔都是从他这里开始自己的传奇生涯。2015年开始参与环塔拉力赛,连续两届赛事均为北新路桥车队服务。
突如其来的噩耗无疑给比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夺冠热门苏文敏选择放弃比赛,虽然其他队友选择带着安东尼的梦想继续比赛,但悲伤始终还是影响了很多人。
尽管2016环塔很早就被说成是“很难”的一届环塔,最终,实际的完赛率落实了“最难环塔”的说法,虽然2016环塔无论从后勤、线路、规模、活动等方面都有很多可圈可点的进步,但从比赛本身来看,难度是很大,精彩程度却并不出众。最终的成绩已经说明了这届比赛很不正常。
天灾和人祸这样的字眼可能有些刺激敏感,但仔细想一下,这样的说法并不为过,天气因素是客观因素我们无法预测和改变,但是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我们对于比赛的掌控以及应变能力无论时组织方还是参赛选手都需要提升。
当然,作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越野拉力赛,环塔拉力赛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其明显标志是赛事规模、竞技水平的逐年扩大和提高,并因此始终占据着国内同类赛事第一品牌的位置;同时,作为国际汽联旗下的年度A级赛事,环塔拉力赛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也逐步提升,2016年的环赛事大营里,“洋面孔”随处可见,30多名来自欧洲的车手、技师以及媒体记者、赛事观察员,活跃于赛事的各个环节。
环塔拉力赛上一次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情了。2009年,环塔曾因安全原因而停办一届,从那时起,安全形势成为新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的关键性制约因素,而环塔拉力赛同样也受此影响,不得不暂别南疆。本届赛事重返南疆,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不仅意味着赛事路线的丰富,同时也切中了的环塔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安保的层面看,几千人参加的大型聚会,从一地到另一地的频繁转移,对于处于反恐前沿的新疆南疆地区,压力是现实的,能够确保这场具有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成功举办,是南疆乃至整个新疆社会和谐稳定的最有力证明!因而,环塔拉力赛重返南疆,不仅仅是赛事设计上的一次路线调整和情怀重温,而是环塔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
像以往每次大型赛事一样,刚刚落幕的2016环塔拉力赛,留给中国汽摩运动管理者和参与者的思考空间很多,在赛事管理、运行以及媒体服务、推广等方面还有一些需要检讨的细节,这些问题不能交由时间去淡化,而需耐心、理性、专业地逐条梳理,找到切合实际的通道和措施,以打造更加优良的赛事平台。环塔拉力赛前10年发展中历练出的忍耐、坚守和包容的性格,仍将影响着它通向成功的每一步。
“芒果互娱”2016年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5月29日在新疆阿克苏市圆满落幕。在14天的时间里,本届赛事从地处新疆西北部的边城塔城出发,翻越天山,途径克拉玛依、吐鲁番、库尔勒,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最终抵达古丝绸之路重镇阿克苏,路线覆盖大半个新疆版图,完成了环塔有史以来赛事里程最长(6500公里)、转场次数最多(9个赛事营地)的集团式大迁徙。
在这个过程中,赛事进展始终伴随着降雨和强沙尘等恶劣天气的袭扰,参赛的140辆摩托车、汽车和卡车,展开了11个赛段长达2500公里的特殊赛段的角逐,最终103辆汽车只有16辆完成了比赛,完赛率不到15%,创下了该项赛事自2005年创办以来的最低完赛纪录!
来自浙江的著名越野车手、上届环塔拉力赛全场冠军韩魏以领先第二名近8个多小时的优势毫无争议地蝉联了全场冠军和汽车组冠军;2016年达喀尔拉力赛摩托车组第十名、西班牙车手阿曼德-赫尔南德斯同样以领先上届环塔摩托车组冠军、广西车手方明集近4小时的成绩,夺得个人首个环塔摩托车组冠军。
毫无疑问,2016环塔遭遇了天气影响,使得原本就很难的环塔赛事在难度上更上了一层楼,从一开始的第一阶段的暴雨,特别是第一个长赛段,更是造成了只有4辆赛车在规定关门时间内完成比赛的“惨状”,大雨使整个前半程赛段成为了沼泽地,致使几十台车被陷,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救援诞生了。随后的两个三段,也一直伴随着雨水,大雨仿佛是追着环塔的赛车在跑。
泥水对于车辆的损害是非常大,最终导致SSl赛段大范围陷车。由于没有想到会在新疆这样的干旱地区遭遇类似雨林的泥泞赛道,不少赛车当出现了发动机、变速箱受损的情况,这更是为后面出现大面积坏车埋下了伏笔。
当比赛进入南疆,老天变戏法似的把下雨改为下沙了,这个季节的南疆,大风和沙尘暴司空见惯……有两句歌词在随后的赛段中经常被人唱,一句是:“怎么大风越起,我的心越荡……”,一句是“你是风儿,我是沙……”
与此同时,进入沙漠赛段,难度增加,英吾斯塘和克里雅河两个最难的赛段偏偏配上了沙尘暴,完赛率直接在此处被拉到了谷底。随着大批有竞争力的车手滑落,整个比赛在后半程突然失去了竞争的意义,以至于后半程比赛变得索然无味,大家都在拼命的保成绩。最终的成绩也凸显了今年环塔的惨烈:第一名以近8个小时的优势夺冠,仿佛除了冠军,第一、第二集团集体消失了……
“天灾”往往伴随着“人祸”!这里有必要先说两句,诚然“人祸”二字有点危言耸听,但在今年的环塔中,“人”的一些因素确实影响了环塔。
比赛刚刚开始就遭遇的退赛风波无疑是给了本届赛事、甚至是中国赛车一记重锤。东方车队以罢赛的行为表示对SSl仲裁结果的抗议,并非单方面的情绪导致。真实的原因是,组委会在SS1赛段出现大面积陷车后先后发出两条不同通知,以及晚些时候组委会先后发出了两份内容完全不一样的通告,正是因为这些失误,才引发了众赛员的争议,导致了退赛风波的出现。此事至今尚未有最终的说法。
天气因素对于赛事难度的影响,在长距离越野拉力赛中是很常见的事情,在达喀尔比赛中,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在面对突发状况,我们对于比赛的掌控能力相比达喀尔等国际顶级赛事,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SS1的大雨、SS7、SS8的沙尘暴等等,其实有很多迹象都可以预见一些困难的出现,本应该可以通过对比赛的掌控来控制比赛的难度以及整个比赛的节奏,而并非像今年这样,天气直接叠加比赛难度,最终造成了超低完赛率情况的出现,甚至对于比赛造成了一些危险。
SS8赛段前一天,一夜的沙尘暴,加上第二天天气预报又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原本SS8赛段就被告知是本届比赛最难的一个赛段,赛段给时为12个小时,而在当天发车前,已经多次延迟发车,等到发车时,根据最大给时计算关门时间已经要到;麦晨,而SS8赛段最后一段为特别难的沙漠赛段,无疑增加了比赛以及救援的难度,以至于出现了多辆赛车无法救援,直升机空投物资的“险情”,该赛的运行和指挥可以说是SSl犯下错误后的一种延续,也是最终导致本届比赛不够流畅和精彩的主要原因。
在SS8赛段出现了大面积“沦陷”实际上有一个客观存在的原因就是出现各种状况的车手,很大一部分都是“有想法”的选手,他们对这个沙漠赛段很期待,因为这个赛段沙漠技术好的选手超越的最佳机会。因此,当车手选择全力—拼导致翻车或机械故障退赛,反倒是那些平和心态的选手,甚至是在很多车手眼中是没有很强实力的选手顺利完成了比赛。
5月19日,2016年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暨中国越野系列赛新疆站比赛组委会发布消息:北新路桥车队法国技师安东尼,当天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意外遭遇交通事故,不幸身亡。
安东尼自1982年开始就作为技师参加达喀尔一直参加了30届,名将彼得汉塞尔都是从他这里开始自己的传奇生涯。2015年开始参与环塔拉力赛,连续两届赛事均为北新路桥车队服务。
突如其来的噩耗无疑给比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夺冠热门苏文敏选择放弃比赛,虽然其他队友选择带着安东尼的梦想继续比赛,但悲伤始终还是影响了很多人。
尽管2016环塔很早就被说成是“很难”的一届环塔,最终,实际的完赛率落实了“最难环塔”的说法,虽然2016环塔无论从后勤、线路、规模、活动等方面都有很多可圈可点的进步,但从比赛本身来看,难度是很大,精彩程度却并不出众。最终的成绩已经说明了这届比赛很不正常。
天灾和人祸这样的字眼可能有些刺激敏感,但仔细想一下,这样的说法并不为过,天气因素是客观因素我们无法预测和改变,但是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我们对于比赛的掌控以及应变能力无论时组织方还是参赛选手都需要提升。
当然,作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越野拉力赛,环塔拉力赛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其明显标志是赛事规模、竞技水平的逐年扩大和提高,并因此始终占据着国内同类赛事第一品牌的位置;同时,作为国际汽联旗下的年度A级赛事,环塔拉力赛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也逐步提升,2016年的环赛事大营里,“洋面孔”随处可见,30多名来自欧洲的车手、技师以及媒体记者、赛事观察员,活跃于赛事的各个环节。
环塔拉力赛上一次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情了。2009年,环塔曾因安全原因而停办一届,从那时起,安全形势成为新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的关键性制约因素,而环塔拉力赛同样也受此影响,不得不暂别南疆。本届赛事重返南疆,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不仅意味着赛事路线的丰富,同时也切中了的环塔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安保的层面看,几千人参加的大型聚会,从一地到另一地的频繁转移,对于处于反恐前沿的新疆南疆地区,压力是现实的,能够确保这场具有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成功举办,是南疆乃至整个新疆社会和谐稳定的最有力证明!因而,环塔拉力赛重返南疆,不仅仅是赛事设计上的一次路线调整和情怀重温,而是环塔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
像以往每次大型赛事一样,刚刚落幕的2016环塔拉力赛,留给中国汽摩运动管理者和参与者的思考空间很多,在赛事管理、运行以及媒体服务、推广等方面还有一些需要检讨的细节,这些问题不能交由时间去淡化,而需耐心、理性、专业地逐条梳理,找到切合实际的通道和措施,以打造更加优良的赛事平台。环塔拉力赛前10年发展中历练出的忍耐、坚守和包容的性格,仍将影响着它通向成功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