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研究

来源 :大科技·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a_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逐渐加快,建筑工程数量及规模也面临着不断扩大化趋势,为更好适应现代化改革,标准施工管理创新改革势在必行,促使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模式逐渐应运而生,与以往传统管理体系相比较而言其往往具有较多先进性优势,并且能将各种新型理念技术合理引入应用到操作流程之中,促使建筑工程管理控制能够有效落实。本文主要基于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概念,针对建筑工程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应用控制展开深入化研究,在此仅供相关行业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4-0005-02
  前 言
  建筑工程项目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是现阶段建筑企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核心是对工程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目的是减少施工中的误区,提高项目的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现代化和精细化的工程管理是信息化时代对建筑管理方式新的要求,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进意义。
  1 关于精细化管理内涵及目的简要概述
  相较于以往粗放型管理手段来说,精细化管理主要是指大力鼓励支持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构建一种更加详细的全面管理模式,并将管理制度体系有效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切实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基于本质上看,精细化管理就是认真履行管理职能,尽可能实现管理任务明确化、具体化目标,促使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做好本职工作,这充分展现了先进创新思想观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有利于推动工程项目继续朝更好方向发展。由此可知,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将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经济效益有效结合在一起,便于制定合理化奖金分配标准,拉近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距离感,彻底解决以往其二者存在矛盾问题,极大增强建筑工程工作人员积极性。同时在精细化管理具体落实期间,还要充分保证工作人员职责分工明确,管理工作层层分解,促使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执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2 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2.1 施工现场管理不及时
  管理人员没有及时的对施工现场开展管理工作,是造成施工出现各种问题和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现阶段的建筑环境下,管理人员普遍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时效性不够重视,对现场的过程管理和监控没有及时安排人员展开工作。由于管理人员没有从一开始就参与到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中来,造成管理人员对现场情况了解不够深入,不能有效的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内与相应的责任人进行沟通、协调,致使施工问题处理不及时,施工问题进一步扩大,对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及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给企业带来额外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
  2.2 管理条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建筑工程还采取着粗放施工的施工办法,工程项目的资金预算主要用于建材的采购、设备的购买与租赁,以及员工工资的发放等方面。而投入到建筑施工技术研究开发方面的资金却少之又少。此外,因为施工人员能力素质的限制,很难做到精细化的施工,也就很难实现对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尤其是在建筑的工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常常不能理解设计单位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使得施工现场具有极大的随意性,直接提高了项目的施工难度和管理难度。
  2.3 管理人员素质不足
  就当前来看,大多数建筑工程的管理团队在管理能力和工作素质上存在不足。一部分管理人员缺少相应的专业管理知识,管理观念陈旧,还在使用着粗放式的管理方法,使得现代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方法根本无法有效实施。现阶段工程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对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单一的要求施工进度,管理工作也只是追求工作效率,以快速获取经济利益。而对于管理工作中比较间接和隐性的方面却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导致企业对具有相关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2.4 监管力度不够
  工程管理监管制度的不明确,监管体系的不完善,是导致现阶段我国现代化和精细化工程管理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掌握系统监理知识,具有监理资格的相关人员,很少从事建筑监理工作,而实际建筑监理工作人员一般不具备监理资格,缺乏相应的监理知识与监理经验。这种现象对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导致管理工作难以有效监控施工的每个细节,使得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3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要点
  3.1 完善组织建设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管理活动,其涉及建筑项目的前期设计、具体施工监管、工程验收和维修运营等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工作内容涵盖工作事项划分、人员监管、环境状况分析等工程内外事宜。为了切实保证建筑项目可以有效开展现代化和精细化的工程管理,且管理方式能够在建筑施工的每个工序环节得到体现,首先,建筑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部门或管理组织。具体来说:建筑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人力资源水平和项目规划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监督部门,以及检查部门,以此为基础,合理的对各部门的职权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制定严密周全的管理规范制度,在保证各部门职权能够独立有效开展工作、履行职能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同时,企业管理者要积极探索体系中各部门之间协调联系与互相监督制约的有效工作办法。一方面确保各部门能够独立完成工作。另一方面,加强部门之间的互相配合、互相监督,促使每个部门都能为其它部门的工作提供便利,共同发挥管理体系的整体作用。有了完整且运行有力的工程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建筑工程从设计到运行整个项目过程各阶段工作的高效、高质量完成,从而推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与展开。
  3.2 强化建筑施工材料质量的监管
  房屋建筑质量的基础在于建筑材料,同时建筑材料也与建筑施工安全密切相关。因此,施工企業必须对建筑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监管,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①采用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部分企业为了贪图眼前利益,使用劣质的建筑材料,殊不知这带来多大的安全隐患。施工企业需要从源头上解决建筑材料的问题,使用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从而保证施工质量。②强化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材料的监管。房屋建筑施工的周期较长,材料堆放时间久,长时间的闲置会对建筑材料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保证其质量。   3.3 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责任制度
  大多数的建筑工程的主体对于自身的责任没有一个明确且清晰的认识,此外,对于自身的义务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导致在实施建筑工程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实际施工中的各个阶段不断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以至于在管理方面出现恶性循环,也可以称为死循环,因为建筑项目自身所存在的特点,在实际施工中参与的人员比较复杂,投资方、参与方也是十分混乱,若是在建筑施工中没有一个实际责任人,对于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3.4 建立良好的安全预警和事故应急措施
  安全预警是指在建筑施工行业中,要对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等进行及时通告与警示,扼杀隐患于摇篮。事故应急措施是指不可避免的事故一旦发生,必须要立即采取的應急方案,包括人员疏散、人员救治、人员安抚、上报流程、处置方法等。其中,一旦有人员伤亡出现的事故必须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不能不报、瞒报。随后要对施工事故现场做好保护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与取证工作。事故原因查清的,按照企业内部的安全责任制度层层追责,事故原因暂时未查清的,必须保证各级部门相关人员随时听候指令。最后,要做好善后工作,评估损失,执行赔偿,随后清除安全隐患,恢复现场施工。
  3.5 培养人员精细化管理意识
  为了使精细化管理理念可以更好的应用于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上,就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积极培养其精细化管理意识。①建筑工程负责人应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让该项工程管理人员了解何为精细化管理,怎样落实精细化管理,在该过程中,尽可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实际例子,促使其可以通过实例掌握精细化管理理论知识。②在培训过程中应开设一系列组织活动,深化管理人员对精细化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引导其树立良好的管理意识。③培训单位应强化管理人员精细化管理意识,并为其提供真正的实践机会,让其可以将精细化管理更好的应用于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
  4 结 语
  综上所述,不断发展的建筑事业,逐步提升了建筑工程管理要求,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有效的工程管理应实现科学化与标准化。而文章通过分析建筑工程管理实施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再以实践应用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龙 江.试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门窗,2015(04):78+80.
  [2]李 峰,胡培东.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6):129.
  [3]徐新池.建筑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及控制策略[J].科技风,2018(17):110+122.
  收稿日期:2018-7-24
  作者简介:颜伟铭(1984-),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少儿武术操的特点是简单、活泼、生动、有趣、易于学习,易于表演基本符合传统武术动作,对于传统武术推广有着必不可少的意义。少儿武术操不仅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促进少儿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使少儿掌握更多知识技能技巧。为此,我采用分析法、文献资料归纳法、广泛梳理以往编制的优秀少儿武术操,将从少儿武术操的
摘要: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情感、方法、习惯和坚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阅读教学难实施的问题。  关键词:情感;方法;习惯;坚持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65  英语阅读能力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搏克(蒙古族摔跤)是我国古时出现较早的一项运动,也是蒙古族“那达慕”盛会上的核心项目。蒙古族是喜爱体育运动的民族,在蒙古搏克与射箭、赛马称作“男子三项竞技”。不管是祭敖包,还是开“那达慕”运动会,搏克都是不可缺少的主项,是蒙古文化荟萃之精粹。本文主要从文献资料和网络视频等方式来寻求资料,探讨其
水稻稻茬小麦因水稻收获晚、适耕期短、整地困难、播种质量差等因素的影响,很难适期播种,加之水稻稻茬土壤板化,理化性状差,导致稻茬小麦的单产长期低而不稳,在200kg上下徘徊。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了以旱作水稻替代水稻,并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旱作水稻比水稻早熟10天,并能调整土壤理化性状,旱作水稻稻茬小麦比水稻稻茬小麦增产100kg。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我国的散打运动和泰国的泰拳都有着长时间的文化基奠,风格独特,对国家的意义非凡。近年来,散打和泰拳已经走向国际舞台,两者互为强劲的对手。散打和泰拳都有着自己的发展模式,本文对散打和泰拳的历史发展、两者的发展现状、技术体系特征以及比赛规则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武术散打 泰拳 比较分析  一、散
贫困问题由来已久,且逐渐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农村扶贫问题是随着社会情况及农村贫困实际情况的变动而变动的,扶贫模式也是紧跟社会和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武术等级锻炼制度,对于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段位制课程教学活动,无论是在弘扬武术文化、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是促进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校武术段位制 教学 策略  一、高校武术段位制教学背景  武术段位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的刑罚执行手段在我国开展始于2003年,发展十余年间,逐步成为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社会治理体制的一种创新。社区矫正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矫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