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后间隙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乳腺肿物切除术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xu20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乳腺肿物切除术中应用乳腺后间隙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乳腺肿物切除术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喉罩吸入全身麻醉,观察组行乳腺后间隙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免疫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NK细胞、 CD3^+及CD4^+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出
其他文献
医院统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人们经常要应用到预测方法。但是,有一部分人员往往只是简单地应用或硬套某种预测方法的计算公式,却忽略了对应用条件的研究与预测结果的评判。例
近年来,经临床证实手术部位感染(SSIs)与实缝合线密切有关,因而,具有抗菌效果的缝合线已被开发,试图减少细菌在缝合线表面的粘附和定植。该文以磺胺甲恶唑(SMZ)为抗菌剂,通过对真丝编
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在医院工作中的运用方法, 并根据统计数据建立了GM(1,1)实例模型,对模型应用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目的 探究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对其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62例结合护理干预,探究两组
定量PCR在临床诊断上得到应用以来,以其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好评,特别是它在对抗病毒药物的疗效观察方面发挥了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结果的报告方
该文基于现行法律法规的变化,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在用医疗器械发展的基本形势,并结合2016年度对本省各地市医疗机构部分在用医疗器械使用情况的调研结果,对在用医疗器械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