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肠道微生态从脾论治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进展

来源 :西部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511526198209172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肠道微生态与中医脾的联系、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aemia,AA)与肠道微生物相关性及AA从脾论治的源流及治法治则3方面入手综述基于肠道微生态从脾论治AA的研究进展,指出AA属慢性疾病中的虚劳性疾病,核心病因病机为脾肾亏虚,治疗以健脾补肾法贯穿始终;而“脾”具有的运化抗邪功能与肠道菌群对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相似,此可能为中医脾功能的生物学基础;AA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将中医发病机制与现代肠道微生态理论相结合探究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中药复方制剂与单味药物的应用可为治疗AA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从“肾主生殖”理论入手探讨卵巢低反应性不孕的病因病机以及中医药疗法通过改善卵巢功能从而提高卵巢反应性,以改善临床妊娠结局的相关疗效.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郁脾虚证患者中医证候及实验室常见指标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35例CHB肝郁脾虚证住院患者资料,分析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DNA)等.以HBV-DNA定量
通过验案探讨崔晓萍教授循期阴阳序贯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崔晓萍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常以肾虚为本,痰湿为标,临床可根据患者月经周期演变规律,并自拟“补肾化痰方”,同时结合循期阴阳序贯疗法对该病进行治疗,最终达到平衡肾之阴阳、调整月经周期、经水复来的目的.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了解白藜芦醇领域相关研究的发展态势.方法:检索2000年以来发表的有关白藜芦醇的SCI论文,对文献发表年份、国家、期刊、核心作者、学科领域、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并通过文献关键词频率统计聚焦研究热点.结果:近20年来,白藜芦醇文献数量逐年增加,核心作者主要来自日本、法国、美国、西班牙4个国家,全球在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化学、食品科学技术、肿瘤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对白藜芦醇的研究较为活跃,主要研究热点在于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反式白藜芦醇、基因表达等方面.结论:中国研
目的:观察附桂骨痛胶囊联合腓骨截骨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腓骨截骨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附桂骨痛胶囊,连续用药4周,术后随访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膝关节疼痛缓解情况;观察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膝关节液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
目的:观察补中助长颗粒联合生活方式干预脾虚型特发性矮身材(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GH-IGF-1轴的影响.方法:将脾虚型ISS患儿63例随机分为空白组(n=20)、观察组(n=22)、对照组(n=21),空白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组在空白组基础上口服补中助长颗粒,对照组在空白组基础上口服赖氨肌醇维生素B12口服溶液.比较3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身高、体质量、骨龄(bone age,BA)与血清生长激素峰值(growth hormone pe
基于气血津液对便秘进行辨证,首辨气血津液,次辨虚实,结合临床不同群体的体质特点,根据兼证辨别所涉及脏腑及病理因素,全面把握,准确辨证,辅以润肠通便药,以取得满意疗效.
通过分析瘀毒理论的概念渊源与致病特点,从瘀毒理论与子宫腺肌病的理论联系、相关指标联系等角度论述两者的相关性,探讨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诊疗新思路,指出临证时遵循化瘀解毒治则,创新应用抗肿瘤类药物,兼顾疏肝养肝与培补正气之法,以期改善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特色优势.
目的:观察五子贴敷联合腹部推拿对腰椎骨折开放术后腹胀的防治效果.方法:将腰椎骨折开放术后腹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五子贴敷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予常规护理;五子贴敷组加用五子贴敷联合腹部推拿,观察两组防治效果.结果:五子贴敷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为(33.12±4.15)h、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9.32±2.31)h、排便时间为(47.18±7.78)h,均低于对照组的(40.19±7.58)h、(26.15±4.33)h、(59.16±10.6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子贴敷组患
通过综述肾纤维化的发生机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抗肾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及含AS-IV的抗肾纤维进程的相关中成药及注射剂探讨AS-IV抗肾纤维化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指出已有研究证实AS-IV主要通过剂量依赖等方式阻止及防范足细胞凋亡及抑制肾脏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