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其引起的症状包括月经过多、严重痛经和不孕等,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其疾病表现多样复杂,累及范围和严重程度迥异。本文拟针对临床和影像诊断中的要点和困惑,分别对子宫腺肌病影像学诊断、结合带的价值以及疾病分型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归纳与探讨。
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的临床诊疗过程涉及影像科、妇科、生殖科、病理科、介入科等多个学科。推行多学科综合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与个体化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是弥补专业深度细分后诊疗宽度不足的有效办法。针对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开辟MDT专家视角专栏组织专题述评,可有效推动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患者的多学科、个体化的诊疗模式的实施,为该类患者提供通往活产、优生的最佳诊
目的探讨两种孕激素在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PPOS方案促排卵的468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孕激素种类的不同分为地屈孕酮组(n=174)和醋酸甲羟孕酮(MPA)组(n=294),比较两组患者的促排卵结局及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年限、基础LH水平、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率、Gn天数、窦卵泡数等一般情况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本文由一例首次IVF-ET失败渴望再次助孕的高龄患者,因基础体温升高而诊断隐匿性结核的病例,引发对肺外结核是否影响辅助生育的思考。生殖器结核病情隐匿,临床检出率不高,非常容易漏诊;而妊娠或分娩都可增加结核活动的危险,是粟粒性肺结核的重要诱困,对辅助生育结局的负面影响已经有文献报道。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不孕症患者通过辅助生育技术受孕,其中输卵管不通的病例又占较大比例,是否应视为筛查结核的高危人群尚有待讨论,但对于已有抗结核治疗证据和指征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暂缓助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