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w0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因其特有的“艺工融合”特点,是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传统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模式导致人才素质与产业需求不匹配.本课程以培养适应时尚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出发点,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提升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他文献
“机械制造工艺1”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其特点是“四多一少”,即:概念多、标准多、专业知识多、课后作业多与授课学时少(学时减半).针对这些问题,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思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建设灵活便捷的网上教学资源,拓展课程设计内涵;通过全过程形成性评价,提供教学反思及其改进方向.经过近几年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促进了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意识与习惯并具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小班研讨课实现对学生启发式和创造性思维的导引,因而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教育变革.文章分析了小班研讨课在教师能力提升、教学模式创新和学生考核评价上存在的问题,以“全集成LDO芯片设计”研讨课为例,从规划设计、课前准备、课堂研讨和考核总结4个教学阶段进行探索和实践.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实践方法3个维度总结了实施结果,以期为小班研讨课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根据高职“微积分”的教学现状,从立足课程挖掘思政元素、基于专业需求选择思政素材和依据学情开展思政教学3个方面探讨高职微积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弹性力学是工科院校普遍开设的学科,是专业课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但是,工科大学生学过弹性力学后难以形成对该门课程及研究内容的兴趣,不利于该学科发展和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文章就弹性力学课程的学习、研究兴趣的培养开展了初步探索,就兴趣培养目前存在的关键原因和困难进行了梳理,并基于这些原因给出了合理的教学建议.在实践教学中,通过认真教学、批改作业、谈心交流,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其弹性力学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提高.
为满足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要求,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进行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思政教学探索.根植课程和专业特色,挖掘课程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明确课程思政的目标.在实现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从激发爱国情怀、培养辩证思维、熏陶科学素养、培育工程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探索.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学科专业,“材料科学基础”作为此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构建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新工科背景下,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提出了对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为了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的发展要求,文章对“材料科学基础”这门学科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实践和思考,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以及培养新工科背景下的材料人才提供一些参考.
在新兴技术帮助下,高职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等都有了很大变化,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门内容.当前教育界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前教育专业也开始尝试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有效整合传统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等,将两者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文章通过分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现状,提出了基于“线上+线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混合式教学策略.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大学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新形势要求,对当前专业实验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并结合机械工程基础实验课程知识体系和自身教学特点,对课程实验项目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进行了发掘和梳理,并在机械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进行实践,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课程思政育人的课程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工作的根本目标,以培养德技双全的工匠为己任,实施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当中,不断融入信息化技术,丰富知识来源、改革创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评价实效,促进创新创业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出德技双全的毕业生,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原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分层教学法,通过弹性分层、动态调整,“弹性+梯度”制定学习目标、工作任务,形式多样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有效解决了目前在一体化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能力两极分化”、甚至“浑水摸鱼”的情况;引领学生在适合的发展区域得到充分发挥和激励,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意识,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需求,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