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正义r——基于柏拉图、霍布斯和休谟的考察

来源 :伦理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er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无法拒绝的利益诱惑,可以通过不正义手段获取它却又不会受到惩罚时,为什么仍要捍卫正义原则?这是所有人都会面对的问题.柏拉图运用“盖吉斯之戒”的故事提出了这个疑问.后世的霍布斯和休谟试图使用“间接利己主义”论证策略来回应这个问题.霍布斯承认在某些情况下通过违背正义原则可以获取额外好处,但这最终会有损违背正义原则的人自身的利益.休谟继承并丰富了霍布斯的论证策略.虽然休谟反对霍布斯有关人性完全自私的假设,但同样认为损害正义原则最终会有损包括了不正义之人自身利益在内的“共同利益”.柏拉图在其回应方案中考虑了与霍布斯、休谟“间接利己主义”类似的论证策略,但认为其存在缺陷,即它不能否认违背正义原则在某些情况下确实会获得额外的利益.于是他采用了“直接利己主义”的论证策略来说明捍卫正义原则的人会得到直接的好处.
其他文献
通过调研梳理网络安全执法专业的实训课程,总结不同实训课程特点,对实训课实施线上教学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以培养学员公安实战能力为出发点,从虚拟化训练场景、训练内容及学习反馈机制三方面对实训课程实施线上教学细节进行研究,提出实操类中网站数据侦查取证课程的线上教学实施方案,为公安院校面向在职民警开设其他专业实训课程在线教学提供参考.
伦理学的科学性问题是西方近代以来的学者们所争论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它关系到伦理学的知识合法性、伦理学内容的可靠性、衡量伦理思想的尺度、道德的权威性、伦理学对社会生活的引导、道德实践选择的合理化、道德实践效果的优化和当代社会道德困境的缓解,因而是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科学性是伦理学的主要属性和内在品格,由社会生活实践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所决定,通过伦理学产生发展的现实基础、伦理思维和伦理学内容的科学性表现出来.它要求伦理学学者端正其学术态度,追寻伦理学的立论基础并辩证地对待各种伦理思想.
伦理学虽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很成熟的学科,但诸如道德与美德、功利与道义、意愿与规范、权利与责任、动机与目的等根本问题至今仍处于待辩明的状态,而这种待辩明的状态也折射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位的偏离和研究范围的模糊.梳理流行的各种关于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定义,可以揭示其偏离性根源所在,根据"符合性"和"对应性"原则,抉发并论证伦理学研究的自身对象,明确伦理学的研究范围:伦理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既不是善、德性,也不是道德、伦理关系或道德语言,而是能够统摄自然伦理和人类伦理的"伦理存在";以此出发,规范伦理、美德
历史虚无主义否定中国革命进步的价值,否定人向善、求善和行善的生存方式,试图通过质疑和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合法性、偷换指导思想、编造历史细节、蚀扰记忆传承等手段消解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道德记忆.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违背记忆伦理、丑化党的集体道德记忆主体、歪曲党的集体道德记忆内涵、搅乱党的集体道德记忆谱系等严峻挑战,应该大力推进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法治化进程,掌握中国共产党集体道德记忆的话语权和建构权,运用人工记忆手段刻写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道德记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集体道德记忆的演进方向,旗帜
作为一部"对话集",《论语》一书记录了诸多道德判断.这些判断往往不是以孤立的独断方式存在,而是作为某个说理过程的构成要件出现.通过对《论语》的文本调查,可以发现这些说理过程大多涉及三类八种模式.其中,三类模式是:"诉诸事实""诉诸理""诉诸结果".这些模式的存在,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论语》的道德判断提供了新的窗口;同时它也表明,作为儒学的创始者,孔子的道德判断往往伴随着相应的论证,其思想具有论证品质.
近十年来,全球化不再是国际政治中普遍必然的目标,围绕正义义务的国家边界论争也日趋热烈.在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的话语张力下,国内正义、全球正义、国际正义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明晰的.尤其在全球性危机频发和保守主义升温的情况下,国家主义正义义务观逐渐成为逆全球化政策的理论依据和价值规范.在国家主义的影响下,曾经为正义义务观打下普遍主义和先验主义基础的政治自由主义成了批判和反思的对象,国内正义的特殊性和偏爱同胞的正当性则正在成为当代保守主义政治的理论主张.
中国道德语言是由中华民族创造、主要由中华民族使用、以表达中华民族的伦理价值诉求为主的一个规范性语言体系.它具有民间、官方和学术界三条发展路径.民间是中国道德语言产生和发展的最广阔场域,它为中国人民创造中国道德语言和推动中国道德语言不断发展提供了社会背景和现实条件.官方的主要职责是引导中国道德语言的发展,对中国道德语言的发展提供合理的行政性规范.除了沿着民间和官方的路径发展,中国道德语言还具有在学术界发展的路径.中国学者开展各种各样的学术研究,提出概念,建构思想,为中国道德语言注入学术性元素,从而成为中国道
在《拯救正义与平等》一书中,G.A.科恩认为,可以借助原则性承诺和同感的共同作用,形成一种平等主义精神,进而解决自由、平等、帕累托最优不相容的三难困境.然而,这种伦理解决方案被认为会引发"限制担忧"、违背个人自主性、依赖帕累托精神等问题.面对这些质疑,科恩的伦理解决方案是存在可辩护空间的.但另一方面,为科恩所作出的辩护最终都无法克服科恩伦理解决方案的内在困境,即科恩的平等主义精神并不能相容于职业选择的自由.此外,我们还将论证科恩的伦理解决方案在何种意义上是失败的.
中国传统乡土伦理不仅嵌入在农耕经济与地方性的初级社会共同体之中,更是嵌入在乡村社会的治理结构之中.近代以来,这种"嵌入性伦理"受到国家与市场双重力量的强大影响.从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角度看,乡村伦理的建构需要面对两个现代性的问题:一是国家权力的下沉及其对乡村社会的改造;二是市场经济力量的冲击.乡村伦理只有"嵌入"到国家意识形态、市场理性以及作为现代性的工业化浪潮中,才能形成具有现代性意义的伦理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十分重视乡村伦理在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意义.党建引领的"三治融合",使得中国
清华简《治政之道》《治邦之道》所载君臣观既注重君主教化,上下各有其修,同时也强调君臣政治主体地位平等,尊重双方正当利益.《治政之道》《治邦之道》跳出诸子义利之辨学理上的讨论,从现实政治实践出发,在重视"义"的三代政治传统价值的同时,又肯定"利"的正当性,而这与战国士人阶层的壮大及国家官僚体制的发展有着密切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