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合并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接受TLIF手术治疗33例伴DISH的LSS患者病历资料,男15例,女18例;年龄(65.1±11.2)岁(范围50~70岁);腰椎固定节段(1.45±0.42)个(范围1~3个)。选取同期性别、年龄(范围3岁内)及手术固定节段匹配不伴DISH的33例LSS患者作为对照,年龄(67.3±13.6)岁(范围50~70岁)。临床疗效评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腰部、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矢状位测量参数包括腰椎前凸角、腰椎局部前凸角及下腰椎前凸角,采用Pfirrmann分级评估术前椎间盘退变程度,记录术后融合器沉降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术前骨密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融合节段数及术后随访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ISH组患者术前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为(3.82±0.64)分,明显高于非DISH组(3.20±0.95)分(t=3.109,P=0.002),而腰椎前凸角及下腰椎前凸角明显低于非DISH组(腰椎前凸角37.4°±8.5° vs. 45.2°±12.2°,t=3.013,P=0.003;下腰椎前凸角18.3°±3.9° vs. 21.9°±5.4°,t=3.104,P=0.002)。两组患者术后腰椎前凸角较术前均明显增加,但随访期间DISH组腰椎前凸角、腰椎局部前凸角及下腰椎前凸角均有明显矫正丢失。末次随访时DISH组腰椎前凸角(43.6°±9.7° vs. 50.1°±10.2°,t=2.652,P=0.010)、腰椎局部前凸角(17.4°±6.5° vs. 22.7°±7.2°,t=3.138,P=0.002)及下腰椎前凸角(19.1°±4.7° vs. 22.9°±5.2°,t=2.540,P=0.013)均明显低于非DISH组。末次随访时DISH组中12例发生融合器沉降,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ISH组(36.3% vs. 12.1%,χ2=5.280,P=0.022)。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ODI及腰部、下肢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5),但DISH组患者腰痛VAS评分明显高于非DISH组(t=2.862,P=0.005)。

结论

相比非DISH的LSS患者,伴有DISH的LSS患者TLIF术后易发生融合器沉降及腰椎前凸角的矫正丢失;且末次随访时伴DISH的LSS患者腰痛VAS评分明显高于非DISH组。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三乙醇胺水溶液吸收采集、离子色谱无衍生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硫(SO2)的方法。方法用多孔玻板吸收管盛装3%的三乙醇胺水溶液10 ml,以0.5 L/min流量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SO2 15 min,吸收液经IonPacAS14A分析柱(4 mm×250 mm)和IonPacAG14保护柱(4 mm×50 mm),在30 ℃柱温下,用Na2CO3(c=3.0 mmol/L)-NaHCO3
目的 分析病毒性脑炎(VE)痫性发作演变为脑炎后癫痫(PE)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武汉市长江航运总医院脑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住院治疗的80例VE痫性发作患者,根据是否演变为PE分组,将演变为PE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2例),未演变为PE的患者作为对照组(48例),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间性别、年龄、CT异常、急性期脑电图异常、脑脊液细胞数增多、发作类型、脑炎急性期意识障碍、神经系统缺损、脑炎急性期精神障碍、急性期后未继续服用抗癫痫药物、发作次数>10次、脑炎急性期发作癫痫的患者比例差异,
本文报道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罕见的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合并肠道感染,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消化道少见疾病的认识。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矽肺大鼠肺炎及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于2019年4月,将48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二甲双胍对照组、二氧化硅(SiO2)模型组以及二甲双胍低、中、高剂量干预组,每组8只。SiO2模型组和二甲双胍各剂量干预组一次性经气管灌注1 ml 50 mg/ml SiO2,阴性对照组和二甲双胍对照组经气管灌注1 ml生理盐水。染尘24 h后,二甲双胍低
本文报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溃疡性结肠炎使用美沙拉嗪诱发急性胰腺炎的病例,并就美沙拉嗪诱发的药源性急性胰腺炎展开讨论。
中国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数量急剧增加,要加强患者的疾病管理,必须让患者获得正确精准的疾病知识。本文述评了正确的IBD疾病知识对疾病诊治、慢病管理和医患共同决策都有重要价值,强调为IBD患者提供准确的IBD诊治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