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几何教学的实践策略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52735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几何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逻辑性,与儿童的形象思维特征有一定的距离,故小学几何教学始终是数学教学的难点。本文结合两个教学案例阐明了传统课程观几何教学和新课程观几何教学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小学几何教学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几何;课程观;数学实践;教学策略
  在人类知识系统中,几何固然是工程力学分析的重要工具,但如果仅仅看到几何学的应用层面,显然不能认识几何思维在基础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数与代数是用数理逻辑表达可量化对象数理关系的思维方法,而几何学则是用可视化、可逻辑化结构表达现象世界的另一种方法,两种方法都采用严密的逻辑推理,使得现象世界变得可表达、可预测、可推论。因此,几何教学最根本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描述复杂世界的能力和思维。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灵活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发展学生的几何思维。而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几何思维的重要性已经让位于几何知识。
  一、传统数学课堂的几何学教法
  笔者调查了10个四年级几何教学的课堂,其中8个课堂对几何知识的重视强于几何思维的培养,与学生生活体验的实践联系很少。在此选取一个较为典型的课堂予以说明:
  教学内容: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教师在黑板画出平行四边形。
  再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师:这三个图形有什么区别?
  学生:正方形和长方形直的,另外那个是歪的。
  教师: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不上来。
  教师提示:还记得我们学过平行吗?注意看,这个图形的四条边怎么样?
  学生回答:平行。
  教师:那正方形和长方形呢?
  学生回答:平行。
  教师:对了,它们的边都是平行的。所以我们叫它平行四边形。
  进一步引申:那长方形也是平行的,能叫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不能?
  学生:因为它是直的,不是歪的。
  教师:看看我们给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有没有说一定要歪的?
  学生:没有。
  教师:所以,能不能?
  一些学生回答能,另一些回答不能,教师让学生讨论。
  教师:我来总结一下,正方形长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四条边只平行不垂直的时候是一般平行四边形,垂直的时候是长方形,一样长的时候是正方形。下面把这些定义记住。
  课堂作业:(1)画一个一般平行四边形。(2)把一个长方形变成一般平行四边形。(3)把一个正方形变成一般平行四边形。(4)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
  随后,教师又复习了平行线的画法,教学生如何画平行四边形。从教学效果来看,这堂课条理清晰,利于学生掌握概念。教师还反复检查了学生的笔记,并提问检查学生对三个图形定义的理解,在传统课程观念中属于优良级的课堂。但是,课后,笔者对学生做了访谈和测试。大部分学生不知道生活中什么地方有平行四边形,不知道学习这个图形的意义在哪里,对这堂课的兴趣不高。根据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评价体系,笔者认为,这堂课的知识评级可为优秀,而能力评级只能是及格,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不及格。
  二、小学几何教学的改进策略
  随后,笔者与10个被调查的教师分别研讨了课堂问题所在,制定了改进几何教学的方案,笔者通过示范课的方式与教师交流了不同的教法。其中8名教师采用了新策略以后取得了明显进步的效果。这里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课堂予以说明:
  教学内容: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教师给出两幅图,两只小白兔分别要去4个地方买东西。
  教师:哪只小白兔走的路会少一点呢?
  学生陷入争论。
  教师:认为1号小白兔走的少的同学,你们说说为什么它走的少?
  学生:那颗树离房子近一点。
  学生反驳:那假山离房子也近啊。
  学生:凉亭到假山那么远。
  教师:我们说过,看一个东西长短,眼睛不可靠的,要什么办法?
  学生:找个东西来量。
  教师:好,那大家不要争论了,我们来量一量。
  由于地图上没有画出路线,图形结构复杂,很多学生量的时候都犯错了。
  教师:大家量的结果都不一样,怎么办呢?到底谁走的少?
  学生:画线。
  有学生举手要求画线,根据地点画出了两个平行四边形,所有学生恍然大悟。
  教师:那我们求一下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看?看谁走的少?
  学生:这是什么图形啊?
  学生:这又不是长方形,怎么求啊?
  学生:把四条边加起来不就行了吗?
  在讨论中,学生想到将四条边加起来的办法。计算过程中,有学生发现,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也能得出一样的结果,小白兔1走的比小白兔2少。
  学生:耶,老师,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可以求。
  教师让这个学生向全班讲了他的方法。
  教师:为什么这个不是长方形的图形也能用长方形周长公式计算?
  学生开始寻找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共同之处,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平行四边形两条边分别是平行的,长度也是一样的。
  这一堂课不像原来那样条理清晰,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做笔记,也没有检查学生对定义的掌握情况。但是相比较看,这堂课学生的活跃度明显高于上一堂课,且教师很好地结合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了学生将复杂地图用几何图形表示的思维,一步步启发学生,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课后,笔者对学生的调查表明,学生的接受度明显高于前一个班的学生,学生在情感上的收获也更大,对数学课的兴趣高于前者。有的学生还立刻学会用平行四边形表达其他图形。   三、小学几何教学的实践策略
  笔者总结了改进小学几何教学课堂的经验,认为要转变固有的几何教学模式,使几何教学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更注重培养学生基础的几何思考方式,应注重以下策略:
  1. 为学生制造生活难题
  生活难题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只有诉诸思考,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经验中获得的思考方式正好可以帮助他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这和布置数学练习题不同,数学练习题是文本化的作业,学生只要根据书本知识,加以思考就能解决。生活难题不能直接套用公式,需要学生激发出最根本的思维才能解决。制造生活难题是使学生的学习从知识回归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几何学的生活难题是如何用最简洁的图形关系表达复杂的现象世界。掌握了这一原则,学生就不仅能在图形计算中运用几何思维,在其他问题解决中也会不自觉地使用几何思维。
  2. 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
  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应面向生活,重视生活中的数学,实质上是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实践情景。传统课堂面向知识,故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讲解知识上,教师还要不断嘱咐学生通过笔记和背诵强化知识,并需要时时检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了解情况。实践性的数学课堂则要求教师要将更多精力放在实践上,教师需要考虑为学生创造什么样的机会实践数学思维。在面积、体积、周长的计算活动中,教师应充分放开课堂,使学生有机会实地观察、比较各种物体,在实践操作中才能领会几何思维的奥妙。
  3. 增加合作学习的内容
  两个教学案例中,前一个案例完全由教师主导,后一个案例则以学生发言为主。前者属于教师向学生输送知识的课堂类型,后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懂得合理制造“理解分裂”,为学生研讨激辩制造条件,使学生知道一种知识的来源不是先天的,而是在人们的讨论中形成的,这是保证几何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完成的重要条件。
  4. 注重情感因素介入
  情感是儿童学习的重要要素,缺乏情感态度的学习会使儿童厌倦。两个课例中,第一个课例完全专注于几何知识的教学,使得知识远离了儿童的兴趣与爱好。第二个课例则运用了卡通画和小故事作为情景,拉近了几何知识与儿童世界的距离。数学知识中,几何属于高度逻辑化、抽象化的知识,对于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不宜将专业的逻辑思考直接交给学生,需要有兴趣上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他文献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学习组织形式。组建有效的小组合作形式,设计有效的研学案,以及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共同构成“研学后教”理念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  “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最基本目标是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提升课堂效益,发展学生能力。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学习
【摘 要】研学后教自前两年的重点学校研究突破开始,展示推行,取得很大成效。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研学案教学的课堂中存在不少问题,如:简单将教案“包装”成研学案;学习目标制定不准确、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达标检测题目设计不科学。这些状况都有待我们深思及探讨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研学案;状况分析;对策  研学后教自前两年的重点学校研究突破开始展示推行,到这一年的全区铺开,开展得如火如荼。其中各大
摘要:“一带一路”沿线上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面临诸多挑战,无论是文化政策的宣传、文化安全的维护,还是文化系统的整合,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介入其中加以规范。在当今“一带一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传播手段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我们逐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加快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发掘借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中华
【摘 要】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营造氛围,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指导学法,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大胆放手,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建构主义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它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
摘要:建国后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变迁分为四个时期:发轫期(1949-195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改革开放时期(1978-),通过对各时期校园文化特征的分析,提出建构高校校园文化要“力求两个统一”、“把握三个支点”、“正确处理四对关系”。  关键词:校园文化; 改革开放;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14 文献标识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这个字,在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而在学校,作为女教师的我们也应该保持一份既符合潮流又符合职业的时尚,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步入教室,因为这样,总能给学生一种亲切的感觉,一份好心情。美是一种选择。  我觉得,美不可旁观,一定要摄入。就读小学的孩子,年纪都还比较小,对美的了解、对美的分辨及对美的认识都还不是太深入。作为老师,衣着美一点,正是一条简单而又有效的渠道去引领学生进入美
摘 要:大学生对生态问题的感知、认识和思考,进而对其生态公民身份的高度自觉,关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蕴含着精湛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对大学生生态公民身份的建构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不可替代的担当。“原理”课教学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上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启发性,并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立场和自觉行为选择。  关键词:生态公民身份; 马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结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例,剖析数学课堂的问题所在,提出应对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计算能力;培养;习惯;方法;训练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但笔者发现,现在的学生计算能力并不强,现结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片段一】  一、创设情境,明确计算任务  师:
成尚荣先生说:“教师的第一专业是研究儿童,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任务,和孩子一起阅读,会让我们发现童年的很多秘密。”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是师生成长的共同需要。  一、基于“人性”的需要  我们知道儿童文学是写给儿童的,但它作为铅字出版的时候,它的受众就不仅仅是儿童了。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是一个故事,更闪耀着人性的光芒,适合所有人去品读。  《长大做个好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儿童绘本,它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
【摘 要】小学数学计量单位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建立计量单位正确的表象,表象的参照物,表象深入化,表象生活经验丰富化,学习“空间化”,都能促进小学数学计量单位教学的有效化。  【关键词】计量单位;表象;参照物;“空间化”  量与计量这部分内容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学生对计量单位接触少,生活经验不足,感到难理解,常常只是记住单位名称,背好进率,做对题目。但要按新课标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建立起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