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融合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22599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进入信息化时代,诸如“勒索病毒”、网络间谍等等关乎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此类事件对社会安定的威胁日渐增强。在某种意义上可认为是由于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融合程度的不断上升,结合网络自身无中心、无边界的特性,随着现实空间对网络依赖性的强化,网络安全问题逐渐扩散到现实。
  关键词 网络安全 融合 扩散
  作者简介:郑纬国,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9.064
  纵观中国互联网络23年来的发展历程,自1994年首次联结进国际互联网,到2017年网络用户数量破7亿近乎欧洲人口总数,中国的网络化水平日益提高,全国互联网普及率业已超过全世界平均水准达至53.2%,可以说中国已成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网民数量最多、网络普及最迅速的国家。虽然一方面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在不断促进网络发展并推动网络的生活化应用,但在另一方面也不停地在增加网络安全风险及维护的成本。还有值得关注的是,身处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国际上的各个大国纷纷注意到网络独特的战略价值,将网络空间作为是继陆域空间、海域空间、空域空间和太空空间后的第五空间,发生在网络上国家间的博弈与竞争愈演愈烈,我国网络安全受到的冲击同样是越来越大。应当说,中国网络安全所遭遇的风险是十分严峻的,不少网络安全问题都涉及到了公共安全领域,它们扩散开来甚至将影响到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这些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有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遭受攻击破坏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安全构成严重破坏;谣言、暴力色情及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在网络泛滥将动摇我国稳定发展的局面,侵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网络恐怖和违法犯罪潜藏于网络之中,利用网络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伺机破坏社会秩序;为了争夺网络空间资源控制权、规则制定权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网络空间军备竞赛等。人们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网络安全问题早不是单纯限于网络之中,网络安全问题随着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融合而扩散开来。
  一、網络安全的演进
  网络安全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不仅仅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跃升会丰富其内涵,人们对网络功能的运用和使用范围的扩大同样促使着其从最初单一的内容成长为如今这样一个庞然大物。
  (一)从信息安全转向网络安全
  谈到网络安全就不能不提信息安全,某种意义上能够说网络安全是脱胎于信息安全的。信息安全的内涵概括起来是指一种安全状态,这种状态下国家、机构及个人的信息空间、信息载体和信息资源不会遭受以不同形式出现的各类险情、危害和错误的引导。面对目前信息化水平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现实社会受到网络越来越大的影响,在不少方面网络甚至已占据了原属现实的半壁江山。网络对现实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最终形成了质的变化,网络社会应运而生,其凭借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联化等特征,给信息安全注入了一系列新内容。最为直观的表现是信息安全因为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以现实社会为主要发生平台的情况,愈发多地出现在网络安全领域,表现在超越时空局限的网络空间里面,表现在全球网络的自由联通里面。
  在互联网络达成在全球范围内的大面积推广和运用后,信息安全也将自身目光的焦点转移到网络中。实际上,信息安全未来的前进方向与特点已在渐变为关注纷繁复杂的网络安全问题,与此同时网络安全产生的各种新的问题却很难用“信息安全”来做明确的概括,并且也不能够充分地展示出网络安全的独特。即便我们在各种消息文字中仍旧可以看到“信息安全”,但能轻易发现“网络安全”出现的频率已经非常接近“信息安全”且某些方面上时常会用来做替代,或是使用“互联网安全”、“网络空间安全”等表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信息安全不断聚焦在网络安全上,在这样一个渐进式的发展历程中完成了强化和转向。
  (二)从技术层面上升至公共安全层面
  在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初期,了解那时候我国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可以通过相关的法规内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1994年出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在这份条例中有这样的说明: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应当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凭借上述文字能得出,初期网络安全最普遍的角色是同计算机安全一道作为系统安全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时候网络安全的内容更多的是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层面。
  换句话说,在网络安全这一概念产生之初,其核心内容只是包括了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和技术安全。不过情况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下有了极大的变化,许许多多新兴的信息技术与载体同网络紧紧结合在一起,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等,与这一系列新事物伴生而来的是各种新的安全问题。例如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了高效便捷的改变,但也让大量的个人信息和单位数据有了泄露的可能,这为通过网络进行的犯罪带来机会;而大数据有着海量的信息并在云端汇聚,自然也就给网络安全增添了信息内容丢失、暴露的威胁。总而言之,如今的网络安全已经新增了跨区域性、复杂性、集群性、隐蔽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现实的局面是处于网络中的安全主体十分容易受攻击,险情发生的速度极快且难以提前监测准备,此外更易形成群体的极化,安全防范带有非技术性特征。让人警惕的是像网络战、网络间谍和网络政治动员都已出现,至于网络犯罪等人们更是屡见不鲜。面对严峻的形势,网络安全的覆盖区域已经囊括了网络硬件设施在内的网络空间中的一切事物,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军事等诸多领域,在事实上网络安全上升至公共安全的层面。
  二、融合与扩散
  传统的网络安全是网络的物理安全,是狭义的网络安全,然而网络的物理架构却决定了网络安全问题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拥有扩散开来影响网内外社会公共安全的能力。现在人们所身处的年代异于从前,有许多过去只能在现实中才能解决的事务如今还能通过网络来处理,在网络内外形成了互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本来只发生在现实世界里的不少安全问题也有了网络来作为一新的承载体,带来的结果是某些安全问题或许就全程发生在网络上,抑或是同时扩散到现实与网络当中去。   (一)空间融合的出现
  中国互联网在过去二十三年的时间中,经历了以信息科技升级为前提的功能飞跃与由此产生出的网络技术对现实社会的投射影响,这是“空间融合”出现的主要因素。
  1.网络空间实现对现实对应关系的复制
  首先的表现就是网络实现了以“联”为核心内容向以“互”为核心内容的转变。基于此种变化,绝大多数网络使用者在网上的互动都以“点对点”的形式出现,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将独立的某一网络使用者作为一个“点”,其通过使用独立的个人计算机终端来达成互动。在“互”字唱主角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快速发展搭建了人们全新的生活模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许许多多的普通人组成了网络社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点对点”互动行为出现,社会中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同样开始在网络上被复制和实施,由此可以说近乎所有社会个体在现实空间中的各种关系都有可能被复制、实施在网络空间。
  2.网络行为与现实行为的趋同
  移动上网技术的普遍推广兼之类如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只要是擁有网络信号,人们已经能够不限地点环境自由地进入网络,这直接促使网络达成再一次地飞跃进步。不过在之前的时候,人们无论是在网络上进行什么样的行为,都必须仰仗着固定的IP地址,隐藏于这样的“点对点”行为身后的事实上是固定两点之间的行为,违法乱纪等恶劣行为的查证相对容易,如此也就制约或者说影响着人们在网络上做出不良行为的可能性和决心。移动互联的实现,彻底对此前的情况造成了改变,使得网络行为的“匿名性”增加,网民负面行为激增。可以说当人们可以无论何时何地自由上网时,在某一个角度意味着违法犯罪的人同样能够不限时间地点约束,随时实施网络违法乱纪及各种缺德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就连遭受伤害的或许也会是处于移动状态的任何人。因此,人们在网络上的行为能称得上是愈加地与现实空间中的行为趋同。
  3.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联系的增强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目前三网融合处在快速推进的势头下,它将现实中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休闲融合在一起,把手机、电视与计算机改变为能够随时切换的显示屏。具体来说,现在的三网融合仍然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所展现出的关键内容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将广播传输传达面广的特性、通信传输的精准传递的特点以及计算机的综合性融合在一起,让人们使用地更为便利,但这种融合并未包括说在物理上把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进行统合,其融合的重心置于业务应用方面。在过去,能够说全球的每个家庭拥有着各自独立的手机、电视机和计算机这三块屏幕,“三网融合”趋势下的变化其实是“三屏合一”。面对这样的改变,不仅仅是对网络本身产生极大的影响,更是让网络的触手进一步突破阻隔延伸到现实中的住宅大门内,大大增强了网络和现实的联结。
  (二)网络安全问题的扩散
  二十三年来,网络逐渐实现了由单纯的信息媒介工具向基础的生活、工作平台的变身,作为基础应用覆盖了全社会绝大部分人群,网络安全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当然网络安全问题的扩散同样离不开网络自身的特点。
  1.网络的无中心性
  在应用层面去观察网络的时候,人们会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去中心化和扁平化的特点。不同于现实社会在行政区划上表现出的层级化划分,网络之中并没有出现以现实地位高低区分的上下级,也没有作为核心统领全局的存在。相反的是网络表露出一种无中心性,所有网络参与者的地位起码在形式上都是平等的。
  从社会管理角度上看,能够认为目前政府对网络在技术层面上的管理仍旧发挥着作用,遗憾的是管理效果愈发地不遂人心意。实事求是,当前政府在技术层面上除了在必要情形下选择封号封IP或以物理手段等去切断某一区域的网络外,并未拥有着其他更有效的技术手段,政府在技术层面上的有效管理愈加困难,而这种局面正是由于网络的无中心性造成的。在应用层面可以进一步发现,无数独立的、分散的个人生产传递着巨量的网络信息,特别是在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普及之后,导致过去常常使用的诸如删贴等方式已经难以有效切断信息扩散的渠道。过去的社会管理会采用控制“中心节点”的方式来管理整个社会,但是在网络中,像各级政府、组织人事部门等节点效用十分有限,直面着成千上万的独立个体,这样的网络监管负担完全是难以承受的。可以说,造成网络安全问题扩散的重要因素就是网络的无中心结构。
  2.网络的无边界性
  对于网络这一整体来说,其内部网络环环相扣并可以无限延长联系,具有十分显著的无边界性。具体表现在网络上不同国家的网民之间能够自由互动,不受现实国家边界限制,国内外的不同想法与矛盾普遍性地汇聚在网络中,增强了网络扁平化的进程。现在阻碍不同国家间网民自由交流的最大问题不再是网络硬件和设备,语言成为了最终的关卡。若是语言关被彻底打破,我们可以想象那时候网络的无边界性将达至极限,同时还会无限推进网络的无中心性。人们常提的“地球村”这一概念也已率先在网络上某种实现,基于网络的无边界性结构,国际间的各种矛盾冲突汇集和激化的过程更加简单,国内矛盾更是容易与国外敌对力量结合,让本是十分小的内部矛盾在通过网络被国内或国外反动势力推动下,稍不留神便铺天盖地般扩散开来。
  3.现实世界对网络的高依赖性
  网络安全问题的扩散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公众生活网络依赖程度的提高同步,伴随着社会整体对于网络依赖性的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问题的扩散将日趋严重。为什么这么说?究其原因在于,过去国家、社会和民众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整体不高,网络对于公众而言,只是接收信息的媒介之一,网络还没有真正成长为人们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平台;网络对于政府和社会而言,更多的是扮演着公告栏的角色,自然充当不了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性平台。但是,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化的年代全然发生了变化,信息社会快速生成,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社会结构和旧的国家管理模式,网络完成了华丽蜕变,已然是承载国家、社会运行的基础平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都离不开它,不管是国家、社会抑或是普通民众,都对网络有着不断强化的依赖。网络由无限延展的系统组成,任何网络安全问题的影响都可能是会无限波及开,并在可能在现实中造成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尤其是造成社会运行、公众工作和生活的停顿和混乱。可以说,网络发展到今天,网络安全已经与生命、健康等公众核心利益、国家和社会运行的关键领域直接相关。   三、应对探索
  近几年来面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威胁及自身存在的不足,中国政府一直在行动,始终积极进行着各种筹划与部署。按时间序列来排,近期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有以下三例:
  1.我国于2014年2月27日宣布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该机构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中国最高级别的网络安全领导机构,首脑直接就是国家主席,它在中央层面的出现对中国的网络战略起着决定性的统筹指导作用。
  2.2014年11月19日,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乌镇举行,该会议一年一次到2016年11月16日已经举办了三届。中国作为主办方来举行這类全球性会议,在增强我国的国际网络空间影响力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为实现“网络强国”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016年12月27日中国发布《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这说明了我国在国家意志的层面上对网络安全发展进行了及时的反馈,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缺乏国家战略的空白。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已是积极投身于网络安全的治理,但这却掩盖不了我国在网络安全发展中相比较下落后他国的现实。中国要将自身的根本利益和特殊国情作为起点,由此制定网络安全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
  首先,中国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到网络技术开发和相关人才的培养工作。科技以人为本不是简单说说而已,人才是催生网络新技术孵化的关键力量,更是保卫网络安全的实践者。所以,为了更好地去实现网络安全,绝对离不开人才资源的储备工作,需要培育一支思想正确、技术高超、工作能力强悍的网络人才队伍。同样要认识到现在网络的特殊之处来自信息技术的创新,迫切需要制定完备的政策措施去鼓励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技术层面上提高我国的网络安全水平。
  其次,中国需要坚持举办如国际互联网大会这类的国际会议,积极地去扩大自身在国际网络空间中的影响力,参与国际网络规则秩序的制定。一直以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凭借着占据国际网络话语权,在国际上对中国的各类突发事件与社会焦点事件进行肆意歪曲编造,不仅让我国的国际形象大受削弱,更是对我国国际地位的消减。我们不可以无动于衷,必须利用国际规则制定的契机重建中国网络空间话语权的地位,提高在网络空间的国际影响力。
  最后,中国进行网络安全治理需要发扬自身的优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构建中国特色的网络氛围。与中国逐渐再次崛起的同时,西方国家也开始在国际上四周宣扬类似“中国网络威胁论”的论调,抹黑中国利用网络黑客到处破坏、窃取他国机密。这种论调在国际上有一定市场的原因离不开中国和别国的文化差异,为缓解这样不利的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发挥极大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下最直接的精神动力,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中国将这种价值观运用到网络安全治理中,势必能让国际社会感受到中国在网络空间发展上的诚意,建立“网络空间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是改善中国和平发展国际网络环境的重要保证。
  四、结语
  溯源而上,互联网最早是为了军事目的诞生而来,我们能认为其具有传统安全的背景,不过在如今这样的信息化年代,网络早就突破了传统安全的范畴,发展成国际社会一同面对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影响着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等多方面。如今网络与现实空间交叉融合的强化,使得网络安全问题发生扩散,网络安全成为了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客观地讲,网络已成为当代影响最为重大、影响领域最为广泛的科学技术,也将是未来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科学技术,而网络安全问题也是对国家治理和公共安全应对冲击最大的领域。
  参考文献:
  [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2016-12-27].http://news.xin huanet.com/politics/2016-12/27/c_1120196479.htm.
其他文献
摘 要 警察依法收集、保全和使用证据是基层公安民警证据工作能力的主要体现,也是调保证执法公正的前提。基层公安民警的证据意识和证据工作能力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公安机关整体执法水平的高低。为了了解基层民警的证据意识和证据工作能力的实际情况、分析现存问题,课题组以NJ市QX区公安分局所属派出所民警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发现民警在证据意识与证据工作方面普遍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分析不足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建议,以
摘要近年来,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软件大量普及,以社交软件为依托的网络舆情逐渐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随着网络媒体对刑事案件的曝光力度不断加大,网络舆情对侦查工作的影响也愈发明显。一方面,网络舆情对刑事侦查的监督作用提高了侦查活动的透明度。另一方面,网络舆情不能正确引导,则会严重影响侦查工作的开展。建设和谐的网络舆情与刑事侦查关系是当下迫在眉睫的任务。  关键词网络舆情 刑事侦查 引导 微信 
摘 要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法治改革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民主浪潮的推动下,中国社会法治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主要表现为我国法治本土资源与西方的法治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相冲突。另外,民间道德缺失及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权力者违法乱纪等现象也亟待解决。其中,我国现代监督制度的缺失是造成上述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建立监
摘 要 目前,我国行政指导的规范化程度不高,行政指导程序的规范化程度更低,新兴文化产业领域内的行政指导程序的规范化程度也就可想而知。而增进对行政指导的规范,自是契合行政法治的精义,凸显行政指导的功能,提振行政指导的作用,推动我国的行政指导步入法治化的坦途。有鉴于此,本文特提出对策和建议如下:制定《行政指导法》,细致规范行政指导程序;颁布《行政程序法》,具体规范行政指导程序;通过文化产业专门立法,规
摘 要 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等相关概念的模糊性,导致非行政许可审批乱象丛生。以丽水市为例,一些行政许可被错误地归入非行政许可审批,而一些不应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象的行政行为,也被纳入其中。分析乱象的成因,首先是行政许可被有意无意地划归为非许可审批,其次是由于行政审批概念的摇摆不定,但是更深層的原因,应当是人们对行政审批改革赋予了比既定目标更高的期望。非许可审批外延的泛滥,导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同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榆林学院青年党员教师的政治意识调查,了解其基本生存状况和政治意识状况,以便有针对性的加强和改进青年党员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 青年党员 教师 政治意识  基金项目:榆林廉政研究中心2016年专项研究课题,项目名称:基于公众认知与评价的榆林廉政建设状况调查,项目编号:16LZ-09。  作者简介:刘守跃,榆林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51
摘 要 近年来虚假诉讼案件层出不穷,不但严重侵害了当事人和相关案外人的合法权益,而且耗费司法资源,极大地损害了司法权威。从湖北省部分检察院的实践得知,查办虚假诉讼案件有三大难点:发现难、取证难、惩处难,本文认为应该完善虚假诉讼线索发现机制、善于运用调查核实权、加大对虚假诉讼的打击力度。  关键词 虚假诉讼 检察 监督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民事行政检察多元化监督格局的构建与工
摘 要 法学培养目标是法学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法学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以及服务管理的最后总归宿。本文从法律硕士培养目标出发探索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与法学教育的特点,旨在建立一套完整适合少数民族法制建设和教育背景的法律硕士培养目标。  关键词 法律硕士教育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培养目标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YCSW2015067。广西文科中心“科学研
摘 要 比较广告由于存在着诸多优点,在各国广告实践中广为应用。然而,其具有的对比特质,也使得应用不当可能出现误导公众、贬低竞争者产品或服务以及不正当利用他人商誉的情况,形成不正当竞争。在司法实践中,由不正当比较广告引发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有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和商业诋毁行为,但我国现行法律并不能完整地对不正当比较广告加以规制。结合个案加以研究,对正确理解不正当比较广告、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或许具有帮
摘 要 我国在2015年于上海、天津等城市设立了自由贸易区,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且受“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逐渐频繁。由此可见,国内自由贸易区为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提供了重要平台,对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之下,本文将对“一带一路”战略之下天津自贸区投资法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