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史看油画色彩处理方式的演变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色彩是所有画种中不断研究和探索的永恒话题,是油画创作形式感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本文通过在批量油画创作实践基础之上,探索如何通过油画色彩的处理,更好的为油画的形式感的表达而服务。本文将从艺术史的角度回顾油画色彩处理方式的演变方面,以理论角度提出色彩油画形式感表达中的重要性。从油画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尝试性的探讨。怎样看从艺术史看油画色彩处理方式的演变。
  关键词:油画;色彩;协调;形式感
  色彩在油画中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原素,其价值不在于要完全的还原和再现实物的色彩,而是在于其表达出情感主题的精神。油画色彩就正是通过这样的提炼并运用独有的技法和材料而具有了感染力,体现出其独有的审美价值。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画家的绘画中都对色彩的表达有着不同的理解。德拉克罗瓦就曾称绘画的色彩为“绘画的音乐”,康定斯基也有其所谓“颜色声音说”。越是接近西方现代艺术,对于色彩变现力的追求就愈加显现。然而艺术家们在今天对于油画色彩语言还在进行着不断地学习和无穷地探索。
  国内外关于油画形式感的应用研究和研究相关论著较为普遍,但是切入点各不相同。本文在批量油画创作实践的基础之上,对油画色彩的夸张与协调这种色彩的表达方式产生了新的感悟,并以此为新的切入点来进行深入讨论。
  油画色彩的发展与人们对光的感受密不可分。古典主义时期的油画色彩风格的形成和当时油画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所在的位置有关。在这些维度偏高的地方,往往光照较弱,而当时的房间多为小窗,综上原因导致室内的光线有限,光产生的环境色就异常微弱。因此,画家往往注重的是其素描关系即其结构关系,而往往忽略了色彩关系。
  素描是画面结构的基础,而色彩与素描的关系,是长久以来也是争论的话题。瓦萨里在《名人传》就将素描称之为“艺术三要素之父”。而在此之前,切尼尼曾提出素描与色彩并不存在根本对立,都应该是绘画创作的重要基础。此后,素描与色彩的争论更是层出不穷。后来,人文主义者保罗·洛马佐提出了较为中立的观点,认为艺术家既要像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素描大师对结构的成熟运用,也应该去体会提香、柯雷乔等色彩大师的创作力,从而使两者的关系和谐的融合。但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仍是色彩要让位于素描、构图与比例。
  其实自16世纪后半页,像在菲得里科·巴洛齐在进行大幅创作之前,通常会准备柔和的、涂绘的色粉笔画出彩色素描小稿。而16世纪晚期威尼斯画派用油画画“素描”稿己成为一种标准模式,在一些学院中也是用笔和“色彩”直接写生。在绘画实践中,色彩逐渐与素描站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历经了17世纪巴洛克的雄壮华丽与18世纪洛可可的轻快明丽,奠立了绘画色彩的纯熟境界后,到了 19 世纪,油画的发展有了新的趋向。英国画家康斯特布尔通过在户外写生的方式,直接的去获得对颜色的感觉,他用细微的笔触在局部填充颜色来混合形成明亮的色块,使得整个画面都比传统古典画法丰富。我们可以看到笔触的运用在油画色彩的发展中发挥着微妙的作用。康斯泰伯尔因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形成了自己的补色原理,并使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从中得到启发。德拉克洛瓦运用活跃的笔触,在画面的很多部分大量使用对比色,让画面更加的华丽。安格尔就曾说到:“色彩可以增强绘画效果,但她仅仅是一个女仆人的绝对,仅对艺术的真正完美起了些许促进作用,所以她往往是显得更迷人了一些而已。”但事实上是,我们仍可以从安格尔的绘画和理论中看到他对色彩运用的重视。而且,他经常还会过分夸张甚至失真的颜色来弥补过于朴素的色彩感。
  而法国巴比松画派则再次使绘画注意到光对色彩的作用。巴比松派的画家们不断在各种天气和时间下的风景中感受光源色和景物本身的色彩间的微妙融合,认识到在色调在体现不同的时间、气候、光线下的景物的氛围上具有重要作用。
  在这一认识之上,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又对油画色彩进行了新的创新。他们善于感受光线给景物色彩带来的瞬息万变的色彩,采用细碎笔触将得到的感受用对比色并置,他们改变了传统用单一色来表达黑色的暗部阴影不同层次的手段,而是也采用色点并置的处理方式,这样一来,因为人本身的生理视觉条件,并置的色点会产生透明的或者具有冷暖感受的色块,使观者获得细腻而唯美的观感。印象主义典型的通过色彩,来弱化景物的体积感。也不再靠线条和明暗关系处理精深,而是通过光学原理,形成其空间感。在后期印象派理论的发展,油画的色彩不但在光影处理上加强了量感,还把光谱色替代为原色,对现代派绘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使之后的绘画在表现上,色彩呈现变得大胆、鲜艳、明亮。
  在 20 世纪的油画中,不同的艺术流派都体现了各自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油画在色彩观念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立体主义风格更注重形体的构造而把色彩放在次要位置;野兽主义通过在夸张的色彩中获得均衡;表现主义通过脱序、大胆的笔触和色彩运用表现扭曲的心理状态;抽象主义将点线面做了最纯粹的排列;抽象表现主义通过随意的泼洒、涂抹颜料表现其狂放的内心。这些不同的风格都是新的色彩观念的体现,通过对色彩的不同呈现风格来体现自己作品的独有性。
  后印象派以后,色彩在艺术作品中作为画家自我表达最直接的手段——高更把绘画看成是一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用更具提炼性的色彩表达个人的主观意识,他认为“为了追求色彩的纯粹,值得牺牲一切”;塞尚熟练的运用“色彩造型”的方式,让色彩替代了体积和空间关系。他重视局部色调,用对比色替代混合色。他宣称:“在丰满颜色的同时,形状自然就变得丰满了。”西方油画艺术在色彩方面的沿革与发展可以说是从客观再现到主观表达这一条道路,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油画色彩与素描、光、线条、结构等之间的交织,而色彩也从起初服务于其他要素的角色,逐渐跳入到了主角的舞台。
  在个性表达极为强烈的今天,人们对绘画的色调嗜好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提出的色彩的夸张与和谐并存的表达方式,只是一种探索性的尝试,但是却具有一定的实验价值。在艺术中没有个性等于取消自己,但是个性也并不等同于艺术。油画色彩随着时代的推移,只有我们把他当成油画中有力的艺术手段而被探索、创造和运用,也只有当我们更好的把握对油画色彩的控制,才能显现出油画的相对独立的艺术价值。
其他文献
摘要:里希特打破了摄影与绘画的界限,颜料特性与大幅画面让摄影获得了尊重,以使用和模拟照相性元素的绘画为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为架上绘画开拓了新视角,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审美方式。  关键词:里希特;模糊;照片;绘画  格哈德·里希特1932年生于德累斯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1年-1956年就读于德累斯顿艺术学院;1961年-1963年在杜塞尔多夫国立艺术学院深造,毕业后在该校任教,直至1994年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本次的4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将按照不同护理方式随机、平
草原文学经历了建国前的凄风苦雨和“十七年”的诗意栖居,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时代的发展,草原文学的风格沉淀下来,逐渐变成了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对人性的思索和对人文情怀的
在网络语言中,词汇变异的现象非常普遍.词汇变异主要包括这几种: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标点符号变异.本文主要对网络语言中的词汇变异现象进行了研究,以供大家参考.
责任、担当是任何时代都不能跨越的主题,是历史、个人对当下社会最全面的诠释。在莫言的作品《蛙》中主人公“姑姑”对党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坚决执行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可
期刊
目的:分析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我院产科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6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
平凡,我们日常生活最原始的本色。作为我们每个普通的个体,于浩瀚无垠的宇宙来说,则显得十分渺小、脆弱、宛如沧海一粟。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欢离合、沧海桑田般的世事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