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影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的故事情节,而故事情节的发展依赖于电影创作者给定的叙事线索。《撕裂的末日》以约翰·普莱斯顿的感情转变为线索,演出了一场约翰与公会组织关于渴望感情与禁锢情感的斗争,展现了一幅思想解放之路的艰辛画面。
关键词 感情 公会组织 《撕裂的末日》 禁锢
一、黑暗的呼唤
电影《撕裂的末日》中的故事发生在一场全球性的核战之后,人类的力量差点毁灭这个世界。人们在辛苦重建家园后,发现人类的感情是一切争端的起因,人的感情是最危险的因素所在。于是所谓的公会政府便让科学家们生产能抑止人类感情的药剂也就是“均衡点”,并规定人们每天都必须注射这种药剂。同时派出许多的公会人员到各个地方消除任何艺术品,包括世界闻名的蒙娜丽莎画像,以此达到使人们彻底失去产生感情的环境因子,而对于那些不愿自此失去感情而偷偷收藏艺术品的“感情罪犯”,政府则派一些身怀绝技的“修士”去剿灭他们。修士们具有超强的战斗能力,同时具有发现哪里藏有艺术品以及谁有感情的觉察力,而所有的感情罪犯们不是被当场杀死,就是被投入一个火炉中活活烧死。
二、处于矛盾共和体中的约翰
影片中的约翰普莱斯顿修士身怀绝技,但被灌输必须注射药剂来获得生存,他心中不能有爱,要摆脱个人主义,来服务公会,一心一意地去清理思想的犯罪者。然而恰恰是在一次清理思想的犯罪者时,约翰遇到了玛丽,是她唤起了约翰·普莱斯顿头脑呈残留的一点点感情,使他回忆起了自己以前属于自己的感情世界。而就是从那以后,约翰·普莱斯顿开始把药剂偷藏起来。有一天他透过窗户看到了初生的朝阳,头一次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在与玛丽的渐渐接触的时候,约翰慢慢地爱上了玛丽,与玛丽心心相通了,可是当他亲眼看着玛丽被迫走进焚化炉后,自己却无力挽救她,只能跪地伤心流泪。所有的这些情感压迫,彻底唤起了他的感情。当然约翰这一情感细胞的重生,是有许多因素铺垫的。他所目睹的,和他的心理反映,渐渐地搭起了一座桥梁。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感受到了音乐的艺术美,还有当公会政府的成员无情地残杀狗这一人类的忠实动物的时候。在他们每杀死一只时,约翰的头便会情不自禁地颤动,狗的嘶叫声明显地融入到了约翰的心里,正当约翰神情呆滞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一只小狗逃到了约翰旁边企图得到庇护,它舔着约翰的脸,双眼是噙着眼泪的,是的它是在期盼修士约翰能赐予它生命的延续:在期盼约翰能挣脱思想的禁锢:更是在期盼人与动物能和谐相处。最后,约翰极力反对别人杀死它,他想放走小狗,让它逃离这阴暗笼罩的城市,恰恰就是在这件事上,约翰开始背叛了公会政府,他无奈地选择杀死围捕小狗的公会成员,以此来保护小狗:当然在练习场上约翰与同伴武功的较量更是思想火花的碰撞。
在电影里让我的心为之一颤的是,约翰本想保护并带领反抗者们逃避公会政府的围捕,但却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陷入了他同伴设下的圈套。他的同伴命令约翰亲手——杀死反抗者们,以此来考验约翰是否已产生了感觉。约翰面临着思想的博弈,虽然我不能猜想到他当时的内心活动,但我想他当时内心一定很矛盾,因为人是多面的复合体。可我们看到即使约翰最终战胜了自己,放弃亲手杀死反抗者们,然而他却不能阻止公会政府成员对他们进行屠杀。他内心在滴血。
三、末日的重生
最后约翰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情感电波,“不要迫使自己没有感觉,要敢于为情感付出代价。”当他看到玛丽噙着眼泪被焚化时,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想此时此刻,他脑海里浮现的一定是他对妻子的回忆。终于约翰的情感火花爆发了,他决心杀死禁锢人们思想的神父,他的想法也得到了他儿子的支持,他儿子自他母亲死后,便一直充当着点燃约翰情感火把的火苗。
在影片的最后约翰机智并且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公会总部所在地,经过一场设圈套与反圈套的较量,约翰终于杀死了神父。并且毁掉了禁锢人们思想的机器毒瘤,人们重获得新生,人们敢于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爱的春风,重现大地,永驻人们心中。
四、思想重生后的思考
电影《撕裂的末日》的成功之处,在我看来在于它的艺术效果,电影中虽然没有大牌的影星人物,但恰恰是其平民化的艺术视角加上曲折的情节给予了我们一种绵长的艺术享受,更在于它的叙事方式是一种精神分析式的。它具体而细腻地向我们刻画了主人公的感情流动的过程。感情需要是主体的意识表现,主体的意识流淌和变化喻示着主人公感情的苏醒。影片着重揭示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事物对主人公的感化,而正是这些看起来并不连贯的,点点滴滴的片断构成了电影的整体氛围和基调,也是这样的表现手法使这部电影走进了我们的心灵。
《撕裂的末日》让我深刻地了解到对思想的禁锢比焚书坑儒和清朝的文字狱还要更可怕。这些都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堵塞了言路,影响了科学与艺术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万马齐喑的极其黑暗的政治局面。思想的禁锢是历史上最残酷的刑罚,人们不是被扼杀,像电影中很多人被公会政府杀死一样,就是被迫拿起武器进行反抗,而当这种反抗力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后果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像影片中当约翰毁掉那些禁锢人们思想的机器后,人民反抗的力量一下子便使公会政府土崩瓦解。
而看后我们想想为什么公会政府要禁锢人们的思想呢?
禁锢人民的思想能换来公会政府的长治久安吗?禁锢人民的思想虽然改变不了公会政府必将灭亡的结局,但却有助于公会政府的苟延残喘,于是,他们为了保住目前作威作福的安逸生活,便会不顾愚民政策而殃及未来、祸及子孙,不惜以国家、民族、人民的长远利益为代价来换取他们眼前所谓的安定生活,然而他们会无一例外地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影片已经向我们证明那不过是公会政府的痴心妄想,因为情感的力量最终会苏醒的,这就像影片中的玛丽,是玛丽唤醒了约翰的思想。女人,看上去是那么柔弱,但是,往往却是女人改变了历史。既然禁锢思想是无法阻挡时代的发展趋势的,无法挽救专制必将走向衰亡的命运,为何还要执迷不悟呢?我想这也就是独裁者最无耻、最贪婪、最残忍的本质展现。
五、结语
领悟艺术的魅力,打开情感的电波是人类认识世界、反思自身的基础,它反映了人类认识能力与驾驭能力。精神财富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思维水平的深浅与思想境界的高低。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道德规范、文化艺术、科学知识都是这一精神财富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上的具体表现形式。精神财富作为思想的产物,思想的土壤与环境也就决定了思想的果实,只有肥沃的土壤与适宜的环境再加上灵感与激情才能结出智慧的果实。那么为了终极的人文关怀,更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生态发展,请把人的主体性、人的感情意识凸现出来。
关键词 感情 公会组织 《撕裂的末日》 禁锢
一、黑暗的呼唤
电影《撕裂的末日》中的故事发生在一场全球性的核战之后,人类的力量差点毁灭这个世界。人们在辛苦重建家园后,发现人类的感情是一切争端的起因,人的感情是最危险的因素所在。于是所谓的公会政府便让科学家们生产能抑止人类感情的药剂也就是“均衡点”,并规定人们每天都必须注射这种药剂。同时派出许多的公会人员到各个地方消除任何艺术品,包括世界闻名的蒙娜丽莎画像,以此达到使人们彻底失去产生感情的环境因子,而对于那些不愿自此失去感情而偷偷收藏艺术品的“感情罪犯”,政府则派一些身怀绝技的“修士”去剿灭他们。修士们具有超强的战斗能力,同时具有发现哪里藏有艺术品以及谁有感情的觉察力,而所有的感情罪犯们不是被当场杀死,就是被投入一个火炉中活活烧死。
二、处于矛盾共和体中的约翰
影片中的约翰普莱斯顿修士身怀绝技,但被灌输必须注射药剂来获得生存,他心中不能有爱,要摆脱个人主义,来服务公会,一心一意地去清理思想的犯罪者。然而恰恰是在一次清理思想的犯罪者时,约翰遇到了玛丽,是她唤起了约翰·普莱斯顿头脑呈残留的一点点感情,使他回忆起了自己以前属于自己的感情世界。而就是从那以后,约翰·普莱斯顿开始把药剂偷藏起来。有一天他透过窗户看到了初生的朝阳,头一次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在与玛丽的渐渐接触的时候,约翰慢慢地爱上了玛丽,与玛丽心心相通了,可是当他亲眼看着玛丽被迫走进焚化炉后,自己却无力挽救她,只能跪地伤心流泪。所有的这些情感压迫,彻底唤起了他的感情。当然约翰这一情感细胞的重生,是有许多因素铺垫的。他所目睹的,和他的心理反映,渐渐地搭起了一座桥梁。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感受到了音乐的艺术美,还有当公会政府的成员无情地残杀狗这一人类的忠实动物的时候。在他们每杀死一只时,约翰的头便会情不自禁地颤动,狗的嘶叫声明显地融入到了约翰的心里,正当约翰神情呆滞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一只小狗逃到了约翰旁边企图得到庇护,它舔着约翰的脸,双眼是噙着眼泪的,是的它是在期盼修士约翰能赐予它生命的延续:在期盼约翰能挣脱思想的禁锢:更是在期盼人与动物能和谐相处。最后,约翰极力反对别人杀死它,他想放走小狗,让它逃离这阴暗笼罩的城市,恰恰就是在这件事上,约翰开始背叛了公会政府,他无奈地选择杀死围捕小狗的公会成员,以此来保护小狗:当然在练习场上约翰与同伴武功的较量更是思想火花的碰撞。
在电影里让我的心为之一颤的是,约翰本想保护并带领反抗者们逃避公会政府的围捕,但却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陷入了他同伴设下的圈套。他的同伴命令约翰亲手——杀死反抗者们,以此来考验约翰是否已产生了感觉。约翰面临着思想的博弈,虽然我不能猜想到他当时的内心活动,但我想他当时内心一定很矛盾,因为人是多面的复合体。可我们看到即使约翰最终战胜了自己,放弃亲手杀死反抗者们,然而他却不能阻止公会政府成员对他们进行屠杀。他内心在滴血。
三、末日的重生
最后约翰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情感电波,“不要迫使自己没有感觉,要敢于为情感付出代价。”当他看到玛丽噙着眼泪被焚化时,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想此时此刻,他脑海里浮现的一定是他对妻子的回忆。终于约翰的情感火花爆发了,他决心杀死禁锢人们思想的神父,他的想法也得到了他儿子的支持,他儿子自他母亲死后,便一直充当着点燃约翰情感火把的火苗。
在影片的最后约翰机智并且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公会总部所在地,经过一场设圈套与反圈套的较量,约翰终于杀死了神父。并且毁掉了禁锢人们思想的机器毒瘤,人们重获得新生,人们敢于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爱的春风,重现大地,永驻人们心中。
四、思想重生后的思考
电影《撕裂的末日》的成功之处,在我看来在于它的艺术效果,电影中虽然没有大牌的影星人物,但恰恰是其平民化的艺术视角加上曲折的情节给予了我们一种绵长的艺术享受,更在于它的叙事方式是一种精神分析式的。它具体而细腻地向我们刻画了主人公的感情流动的过程。感情需要是主体的意识表现,主体的意识流淌和变化喻示着主人公感情的苏醒。影片着重揭示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事物对主人公的感化,而正是这些看起来并不连贯的,点点滴滴的片断构成了电影的整体氛围和基调,也是这样的表现手法使这部电影走进了我们的心灵。
《撕裂的末日》让我深刻地了解到对思想的禁锢比焚书坑儒和清朝的文字狱还要更可怕。这些都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堵塞了言路,影响了科学与艺术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万马齐喑的极其黑暗的政治局面。思想的禁锢是历史上最残酷的刑罚,人们不是被扼杀,像电影中很多人被公会政府杀死一样,就是被迫拿起武器进行反抗,而当这种反抗力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后果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像影片中当约翰毁掉那些禁锢人们思想的机器后,人民反抗的力量一下子便使公会政府土崩瓦解。
而看后我们想想为什么公会政府要禁锢人们的思想呢?
禁锢人民的思想能换来公会政府的长治久安吗?禁锢人民的思想虽然改变不了公会政府必将灭亡的结局,但却有助于公会政府的苟延残喘,于是,他们为了保住目前作威作福的安逸生活,便会不顾愚民政策而殃及未来、祸及子孙,不惜以国家、民族、人民的长远利益为代价来换取他们眼前所谓的安定生活,然而他们会无一例外地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影片已经向我们证明那不过是公会政府的痴心妄想,因为情感的力量最终会苏醒的,这就像影片中的玛丽,是玛丽唤醒了约翰的思想。女人,看上去是那么柔弱,但是,往往却是女人改变了历史。既然禁锢思想是无法阻挡时代的发展趋势的,无法挽救专制必将走向衰亡的命运,为何还要执迷不悟呢?我想这也就是独裁者最无耻、最贪婪、最残忍的本质展现。
五、结语
领悟艺术的魅力,打开情感的电波是人类认识世界、反思自身的基础,它反映了人类认识能力与驾驭能力。精神财富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思维水平的深浅与思想境界的高低。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道德规范、文化艺术、科学知识都是这一精神财富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上的具体表现形式。精神财富作为思想的产物,思想的土壤与环境也就决定了思想的果实,只有肥沃的土壤与适宜的环境再加上灵感与激情才能结出智慧的果实。那么为了终极的人文关怀,更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生态发展,请把人的主体性、人的感情意识凸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