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保持供血浆者健康状态,进一步确保采供血浆的安全与质量。探讨供血浆者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以促使供血浆者自觉地接受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有效预防各类常见病、多发病。通过适当途径维护并促进健康,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供血浆者 血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1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9-0376-01
随着医学科学发展,健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现代健康理念认为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而是生理、心理、社会上一种完好适应状态。供血浆者的健康更是值得采供血机构医务人员及全社会关注。采供血机构应根据供血浆者认知特点,结合自身机构实际条件,通过适当途径提高供血浆者对健康的认识,知晓健康促进的方法,进行维护供血浆者健康。
健康教育的形式可灵活安排。一 医务人员与供血浆者面对面咨询宣讲。这种即时性沟通与互动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可请供血浆者坐下来,从基本礼节性交谈开始,这不仅可以舒缓供血浆者紧张情绪,而且能够消除其心中疑虑。在这种放松的状态下,对于医务人員的建议指导是最易为供血浆者接受的。二文字材料、图片宣传。这种方式采用宣传栏,宣传卡片及宣传图册等书面形式,将教育内容交与供血浆者阅读,适合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供血浆者。地点可选择在室外及室内供血浆者通道走廊。三借助电子显示屏、录像、广播、投影等电子媒介进行健康教育。这种方式适合有侯采时间的供血浆者。地点可选择在侯采休息大厅。
健康教育的内容则应包含合理饮食营养,健康行为方式,良好情绪状态三方面。
1 合理的饮食与营养
供血浆者在供血浆前应进食清淡饮食,多喝水,以保证良好血管充盈状态,防止低血糖等供血浆反应发生。在供血浆后则应进食富含营养高蛋白饮食以补充身体所需。在日常生活中应以谷类碳水化合物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搭配鸡、鱼、肉、蛋、奶等动物蛋白,常吃豆类食品补充优质植物蛋白。对于供血浆者应注重含铁食物摄取,防止贫血发生。含铁量高的食物有猪肝、瘦肉、蛋黄、黑木耳等。供血浆者还应增加钙的摄入量,多数研究表明,膳食钙与血压呈负相关,增加钙的摄入可降低高盐对血压的影响。我国人群钙质普遍摄入不足,多数仅达到供给量(800mg/日)的50%,应多食奶制品、豆制品等含钙多、易吸收的食物,以增加钙的摄入量。限制钠盐的摄入,WHO建议食盐摄入量的标准为每天不超过6g,我国居民钠盐的摄入普遍较多,减少以食盐为主的高钠食物的用量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医务人员应根据不同供血浆者的体质,提供个性化饮食营养方案。如:对于瘦长的“无力型”者,建议增加蛋白质,脂肪摄入;而对于粗壮的“超力型”则相应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限制高热量食物。合理饮食与营养是保障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护供血浆者健康,保证安全供血浆具有积极的意义。
2 选择健康行为方式
2.1 规律起居、适量运动。许多年轻供血浆者沉迷网络,不能按时休息,随着时间延长,体力精神状态变差。采供血机构医务人员应适当予以规劝,要求注意休息、并适当参加体育运动。研究表明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身体机能状况,能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适应环境能力从而达到疾病预防的目的。可采用散步、爬山、打篮球等有氧运动方式。
2.2 戒烟限酒。吸烟对健康危害极大,吸烟不仅损害呼吸系统,而且能引发全身多系统病变。烟雾是重要环境污染源,能影响他人健康,应及时戒除。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慢性酒精中毒,同样对身体造成多方面损害。长期饮酒后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儿茶酚胺等内分泌激素升高,是促使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供血浆者为保持健康必需限制饮酒量。
2.3 远离毒品,洁身自爱,预防艾滋病。对于供血浆者经常进行有关吸毒危害身心的教育,并关注自身健康,积极预防艾滋病。
3 良好情绪状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会使人长寿并且增强身体抵抗力,而近来又有科学家从另一角度证实了情绪与健康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他们指出,如果情绪常年压抑、沮丧则会升高胆固醇和放大疼痛感。良好的情绪可以有效调节内分泌,使身体处于最佳状态。对于供血浆者而言,愉悦的心情能使血管扩张,保证采供血浆过程顺利进行。教育供血浆者要善于调节自我情感,对外界的刺激保持稳定的心态,避免剧烈的情志刺激。同时,要学会把负面情绪转移出去,改变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态度,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问题,如果还是无法缓解,那就要把积聚在心中的抑郁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发泄出去,达到心理平衡。
合理对供血浆者进行健康教育,维护其身心健康状态,有利于安全采供血浆工作,更是生物制品质量的源头保证,对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供血浆者 血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1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9-0376-01
随着医学科学发展,健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现代健康理念认为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而是生理、心理、社会上一种完好适应状态。供血浆者的健康更是值得采供血机构医务人员及全社会关注。采供血机构应根据供血浆者认知特点,结合自身机构实际条件,通过适当途径提高供血浆者对健康的认识,知晓健康促进的方法,进行维护供血浆者健康。
健康教育的形式可灵活安排。一 医务人员与供血浆者面对面咨询宣讲。这种即时性沟通与互动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可请供血浆者坐下来,从基本礼节性交谈开始,这不仅可以舒缓供血浆者紧张情绪,而且能够消除其心中疑虑。在这种放松的状态下,对于医务人員的建议指导是最易为供血浆者接受的。二文字材料、图片宣传。这种方式采用宣传栏,宣传卡片及宣传图册等书面形式,将教育内容交与供血浆者阅读,适合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供血浆者。地点可选择在室外及室内供血浆者通道走廊。三借助电子显示屏、录像、广播、投影等电子媒介进行健康教育。这种方式适合有侯采时间的供血浆者。地点可选择在侯采休息大厅。
健康教育的内容则应包含合理饮食营养,健康行为方式,良好情绪状态三方面。
1 合理的饮食与营养
供血浆者在供血浆前应进食清淡饮食,多喝水,以保证良好血管充盈状态,防止低血糖等供血浆反应发生。在供血浆后则应进食富含营养高蛋白饮食以补充身体所需。在日常生活中应以谷类碳水化合物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搭配鸡、鱼、肉、蛋、奶等动物蛋白,常吃豆类食品补充优质植物蛋白。对于供血浆者应注重含铁食物摄取,防止贫血发生。含铁量高的食物有猪肝、瘦肉、蛋黄、黑木耳等。供血浆者还应增加钙的摄入量,多数研究表明,膳食钙与血压呈负相关,增加钙的摄入可降低高盐对血压的影响。我国人群钙质普遍摄入不足,多数仅达到供给量(800mg/日)的50%,应多食奶制品、豆制品等含钙多、易吸收的食物,以增加钙的摄入量。限制钠盐的摄入,WHO建议食盐摄入量的标准为每天不超过6g,我国居民钠盐的摄入普遍较多,减少以食盐为主的高钠食物的用量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医务人员应根据不同供血浆者的体质,提供个性化饮食营养方案。如:对于瘦长的“无力型”者,建议增加蛋白质,脂肪摄入;而对于粗壮的“超力型”则相应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限制高热量食物。合理饮食与营养是保障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护供血浆者健康,保证安全供血浆具有积极的意义。
2 选择健康行为方式
2.1 规律起居、适量运动。许多年轻供血浆者沉迷网络,不能按时休息,随着时间延长,体力精神状态变差。采供血机构医务人员应适当予以规劝,要求注意休息、并适当参加体育运动。研究表明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身体机能状况,能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适应环境能力从而达到疾病预防的目的。可采用散步、爬山、打篮球等有氧运动方式。
2.2 戒烟限酒。吸烟对健康危害极大,吸烟不仅损害呼吸系统,而且能引发全身多系统病变。烟雾是重要环境污染源,能影响他人健康,应及时戒除。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慢性酒精中毒,同样对身体造成多方面损害。长期饮酒后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儿茶酚胺等内分泌激素升高,是促使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供血浆者为保持健康必需限制饮酒量。
2.3 远离毒品,洁身自爱,预防艾滋病。对于供血浆者经常进行有关吸毒危害身心的教育,并关注自身健康,积极预防艾滋病。
3 良好情绪状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会使人长寿并且增强身体抵抗力,而近来又有科学家从另一角度证实了情绪与健康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他们指出,如果情绪常年压抑、沮丧则会升高胆固醇和放大疼痛感。良好的情绪可以有效调节内分泌,使身体处于最佳状态。对于供血浆者而言,愉悦的心情能使血管扩张,保证采供血浆过程顺利进行。教育供血浆者要善于调节自我情感,对外界的刺激保持稳定的心态,避免剧烈的情志刺激。同时,要学会把负面情绪转移出去,改变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态度,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问题,如果还是无法缓解,那就要把积聚在心中的抑郁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发泄出去,达到心理平衡。
合理对供血浆者进行健康教育,维护其身心健康状态,有利于安全采供血浆工作,更是生物制品质量的源头保证,对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