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门生三世报恩》中的人物与情节设置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门生三世报恩》出自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第十八卷,叙述了博学之士“八岁举神童”的鲜于同,直至五十七岁却仍驰逐于青衿之列,讲文谈艺,而后接连三次被蒯遇时“错取”,终于仕途顺畅,并报蒯氏知遇之恩的故事.文章中老门生、恩师、众门生秀才等角色形象设置丰满而具有代表性,蒯遇时“爱老贱少”却几次“错取”鲜于同的情节设置巧妙不失频频暗讽,与鲜于同感激报恩也形成了一定反差,整体故事情节极富表现力.因此本文将通过精读《老门生三世报恩》文本,分析其中精妙的人物与情节设置,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重作轻抹法”是小说写作中的一大技巧.它仅仅是对小说的写作技巧而言,并不涉及情节主次.在《红楼梦》中,作者常采取“重作轻抹法”令读者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留下了无穷的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丫鬟这一人物形象始终以各种姿态频频出场,在文学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占据着一席之地,他们或默默为奴,或勇敢反抗,以屈辱的肩膀,苦苦地支撑着那座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