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越冬期田间管理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de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针对小麦进入越冬期苗情特点和存在的沟系不配套、渍害、冻害风险大等生产隐患,重点围绕促弱控旺、培育壮苗、安全越冬的目标,提出了小麦越冬田间管理技术,以解决小麦越冬期间生产上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 小麦;田间管理;越冬期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081-01
  小麦是淮安市淮安区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6.2万hm2左右,占全年粮食面积的48.9%左右,占粮食总产量的42%左右,在淮安区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淮安区强化各项惠农政策并贯彻落实,狠抓优质品种及各项丰产实用技术推广应用,较好地克服了小麦生产中出现的干旱少雨、冻渍害及病虫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小麦单产实现恢复性增长,2000—2002年单产分别为4 279.5、4 641.0、4 162.5 kg/hm2,2003年由于小麦赤霉病暴发,单产仅为3 123.0 kg/hm2,2004—2011年单产分别为4 719.0、4 975.5、5 503.5、5 253.0、5 713.5、5 703.0、5 571.0、5 545.5 kg/hm2。
  近些年,淮安区秋播后降雨量较少,旱情较为严重,土壤失墒较快,部分田块出苗推迟,三类苗占比较大,加之越冬以来气温偏低,使田间作物生长发育受抑,出现叶龄偏小、个体素质偏差、群体不足等现象[1]。因此,现针对淮安区的生产实际情况,提出管理方法,以实现小麦的安全生产。
  1 秋播生产特点
  1.1 小麦面积稳定
  良种补贴、粮食增资补贴、保护价收购等促进粮食生产的惠农政策稳定,加之2011年夏粮丰收、价格稳定,确保了2012年粮食作物面积相对稳定。据统计,全区秋播作物总面积6.46万hm2,其中小麦面积6.35万hm2,大(元)麦0.10万hm2,蚕豌豆0.01万hm2。小麦种植面积较上年有所增加。
  1.2 主体品种突出,主推技术稳定
  据统计,全区小麦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达5.67万hm2以上,主体品种十分突出,以半冬性小麦为主,其中强筋小麦主体品种以淮麦20为主,面积约2.67万hm2;中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扬麦11,面积达3.00万hm2。全区小麦生产主推技术相对稳定,据统计,小麦免(少)耕播种面积6万hm2左右,其中稻田套播麦2.67万hm2左右,机条播麦0.60万hm2左右,旋耕 人工撒种2.73万hm2;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面积1万hm2左右。
  1.3 播栽质量较好,基本一播全苗
  由于天气条件较好,墒情适宜,2011年秋播质量较常年提高,普遍实现一播全苗。与2010年比,播种期有所推迟,但基本做到适期播种,播期主要集中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苗情存在不平衡性
  淮安区小麦前后播期间隔拉大,造成苗情差距较大。据2011年11月20日调查,10月中旬早播小麦主茎叶龄达3~4叶,有旺长趋势;而部分迟播小麦为出苗至一叶一心期,部分乡镇甚至还没有播种,冬前难以形成分蘖[2]。受10月下旬连阴雨天气影响,部分地区有烂耕烂种现象,严重影响麦苗素质;同时,还有部分田块基本苗过高,不利于苗情提高。
  2.2 部分田块管理措施不到位
  部分麦田开沟、覆土盖籽不及时,小麦沟系不配套,播后化除面积小,板茬播种田块草害发生较快。
  3 越冬期田间管理建议
  针对越冬期苗情特点和沟系不配套、渍害、冻害风险大等问题,狠抓冬季田间管理,实行分类指导。重点要围绕促弱控旺、培育壮苗、安全越冬的目标,切实抓好以下管理措施。
  3.1 因苗补肥
  对前期突击抢种,基肥施用不足,目前苗小、苗黄、苗瘦的小麦田块,要尽早因苗补肥促壮,一般施尿素75.0~112.5 kg/hm2,确保基苗肥施足纯N 135~150 kg/hm2,对磷、钾肥用量不足的要合理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促进小麦生根、长蘖和苗情转化[3]。目前长势正常的小麦可增施有机肥,返青前不宜追施化肥,重点要考虑春季重施返青拔节肥,并根据强筋小麦“增氮后移”、弱筋小麦“降氮前移”的原则合理运筹施肥,提高品质调优及栽培技术水平。对迟播晚栽的油菜弱小苗、僵苗不发或长势不均的油菜田,要及早追施苗肥,增施尿素150 kg/hm2左右,促进苗情转化。
  3.2 清沟理墒
  对未开沟的田块要抓住有利时机突击开好田内沟,挖好田外沟,提高排涝降渍及抗旱能力,避免冻融交替,加重冻害。对已开沟未配套的田块要加深疏通,尤其要加开横沟竖沟,接通沟头,保持沟系畅通无阻,确保排水通畅,雨止田干,防止冬春连阴雨天气造成严重渍害[4]。
  3.3 控旺促壮
  早播小麦田块旺长趋势明显,冻害、倒伏的隐患较大,对旺长苗,除了传统的镇压措施外,应大力推广化学控制,既简便易行,又省本高效。对秋播未使用矮苗壮、矮壮丰、多效唑等拌种的旺长苗、稻套麦田可在分蘖期进行一次化控,用矮苗壮600 g/hm2或矮壮丰750 mL/hm2对水300~750 kg/hm2均匀喷施,达到促蘖、生根、矮化、增绿、防冻的效果。小麦高产田块在返青期要普遍进行1次化控。
  4 参考文献
  [1] 朴洋.水稻百亩超高产技术规程[J].新农业,2011(4):19-20.
  [2] 范兆来.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天津农业科学,1993(3):29-31.
  [3] 汤锦如.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 王会英,韩玉良.抚顺县实施水稻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探讨[J].农业经济,2005(9):33.
其他文献
昙石山原始瓷是福建地区出土原始青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商周时期南方地区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盛行,昙石山原始青瓷兼受两者影响,但也保留自身特点。该批原始瓷的发现为研究商
摘要 介绍灵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提出加快灵台县产业化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建议;甘肃灵台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6-0282-03  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找准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以抓工业的理念和抓现代企业的方式来发展农业,将地方优势
营运资本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金总体中最具活力。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加强营运资本管理,可有效提高其利用水平和周转能力,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业绩,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的对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CRP,IL-2和TNF-α水平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04月至2018年04月我院泌尿科96例持续血液净化与透析并伴随医院感染的尿毒症患者(观察组),再选取同
介绍了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马铃薯瓢虫的特征特性和危害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从语用文体学和人际语用学视野出发,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分析小说《大学春秋》中友谊关系的人物对话,运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透视小说中的人物友谊对话,解读人物对话的内在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美术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调剂品,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由此,其教学质量的优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生活美学作为美术的重要起源,在推动小学美术教学发展、保障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采取美术课程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小学生从生活的角度认识“美”,从而为小学生审美观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科技投入现状和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结合工作实际,反映出目前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和管理弊端,提出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办法,对于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提
本文首先回顾Ising模型的研究历史,包括Ising模型简介、二维和三维Ising模型的研究进展,特别是二维Ising模型的精确解.然后介绍作者提出的有关三维Ising模型的2个猜想以及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