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早期高危子宫颈癌的疗效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76例病理确诊的ⅠB2~ⅡA期子宫颈癌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同步放化疗组(A组)和单纯放疗组(B组),A组41例(ⅠB2期20例,ⅡA期21例),B组35例(ⅠB2期18例,ⅡA期17例),两组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 MV-X射线根治性放射治疗,外照射DT45 Gy,腔内治疗采用192Ir后装机,A点7 Gy/周,总剂量为35~4
【机 构】
:
221002,徐州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放疗科,221002,徐州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放疗科,221002,徐州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放疗科,221002,徐州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放疗科,221002,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早期高危子宫颈癌的疗效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76例病理确诊的ⅠB2~ⅡA期子宫颈癌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同步放化疗组(A组)和单纯放疗组(B组),A组41例(ⅠB2期20例,ⅡA期21例),B组35例(ⅠB2期18例,ⅡA期17例),两组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 MV-X射线根治性放射治疗,外照射DT45 Gy,腔内治疗采用192Ir后装机,A点7 Gy/周,总剂量为35~42 Gy,A组在放疗第1周、第4周同步行化疗:顺铂(DDP)20 mg第1天至第5天,5-氟尿嘧啶(5-Fu)500mg第1天至第5天,亚叶酸钙(CF)100mg第1天至第5天,第7周重复一次化疗.观察近期疗效、5年生存率及放疗、化疗并发症.结果 放疗后3个月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7.5%(CR 37例,PR3例)、80.0%(CR 24例,PR 4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5年生存率(70.7%)明显高于B组(60.0%)(P<0.05);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高于B组,但均能耐受;放疗远期并发症并未增加.结论 同步放化疗能提高早期高危子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生存率,且安全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胆道内、外引流对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45例病例行胆道内、外引流的效果.结果 45例病例中30例成功,成功率66.7%,退黄有效率95.8%,1例并发急性胰腺炎死亡.结论 胆道内、外引流术能迅速解除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缓解疼痛,退黄效果明显,尤其适用于并发症多、体质弱不宜接受手术的年老患者,它有很好的安全性,创伤小,风险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对非肿瘤患者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7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分为良性病变组(39例)和恶性病变组(8例)手术后残胃癌进行分析,并对47例残胃癌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残胃癌诊断距首次手术的间隔时间平均为24.4年,多发生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吻合口处,其次是胃体、贲门部,良性病变术后残胃癌比恶性病变术后残胃
目的 分析子宫颈癌的发病趋势、年龄构成和诱导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和调查的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1563例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妇产科体检的600名非子宫颈癌妇女进行封闭式调查问卷.结果 子宫颈癌发生有年轻化趋势,36~55岁为高危年龄段,绝经期妇女发生率显著下降.孕产次数、不良性行为(初次性交年龄小、多个性伴侣)、吸烟等是子宫颈癌发生的诱因.结论 重视子宫颈癌年轻化
目的 探讨WT1基因沉默对人类白血病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已构建的WT1小发夹RNA(shRNA)质粒载体转染入K56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并对转染细胞进行分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转染前后WT1及VEGF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用ELISA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培养液中VEGF浓度的变化.结果 转染48h,WT1shRNA质粒转入K562细胞,转染效率为(6
目的 探讨RASSFlA和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ASSF1A和Survivin在NSCLC组织微阵列中的蛋白表达.结果 RASSFlA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率(46.8%)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92.9%)(P<0.001),但Survivin阳性率(75.8%)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0)(P<0.001)
目的 分析多房囊性肾透明细胞癌(MCRCC)影像学征象和病理特点,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行螺旋CT(SCT)多期增强扫描和超声造影(CEUS)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MCRCC影像特征.结果 所有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囊壁薄,边缘光整,囊内液性成分密度略高于水,间隔边缘毛糙.MCRCC间隔菲薄型6例,间隔增厚型8例,间隔结节型4例.SCT动态增强和CEUS均显示菲薄间隔多呈轻到中
患者 女,29岁.劳动后心慌、胸闷气促一年余,伴下肢水肿.查体:营养差,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颈动脉无异常搏动,心界轻度向左扩大,心尖搏动点位于第五肋间锁骨中线上,搏动无弥散,心率80次/rain、律齐,心尖部可闻及Ⅱ~Ⅵ级轻柔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一、二心音减弱,周围血管征阴性。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最佳处理措施.方法 对经手术治疗的28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解剖神经区、暴露喉返神经、直视下手术者230例,喉返神经损伤率0.4%;保护神经区、盲目手术者50例,喉返神经损伤率为6%.结论 解剖神经区、暴露喉返神经、直视下手术,比保护神经区、盲目手术更能减少喉返神经损伤。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GIST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 GIST部位:胃41例,肠26例,大网膜1例.62例行外科手术切除,6例行姑息性切除.8例术后1年内复发再手术,未行辅助治疗.6例姑息术后患者及12例术后复发者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200~600mg/d口服,患者获益率(GR+PR+SD)83.3%,获益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TTP
目的 探讨CD+3CD28+T细胞预测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晚期消化道癌患者38例,均有可测量的病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化疗前外周血中CD+3CD28+T细胞的绝对数值,并选择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行化疗:胃癌DCF方案1个周期,肠癌FOLFOX方案2个周期,食管癌采用丝裂霉素+替加氟+顺铂2个周期,胆囊癌和胰腺癌均采用吉西他滨+替加氟+顺铂1个周期.按照WHO制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