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的CT检查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CT检查,对照组采用肿瘤标志物(TM)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率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

检查结果显示,CT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6.67%(39/45),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为62.22%(28/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7,P<0.05),非小细胞肺癌的平均CT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71、5.778,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5)。

结论

CT检查能有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检出准确性,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依据,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其对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纯TACE治疗的对照组(54例)和TACE联合RFA治疗的观察组(54例),比较并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肿瘤复发相关指标与肿瘤活性相关指标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9.7%(43/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27/5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1.5 T磁共振(MRI)肝脏扫描者1 300例,排除非肝脏局灶性病变、无病理或综合随访检查结果者,最终纳入研究患者147例,患者均行常规MRI、DWI和SWI检查。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常规MRI、常规MRI联合DWI及SWI图像阅片,评价病灶信号特征及强化方式。采用Kap
目的观察并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影像特征,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提高临床对GIST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GIST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并对其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30例肿块位于胃部,2例十二指肠,2例回肠,1例多发(病灶位于肠系膜、网膜),肿块大小约为1.0~11.2 cm。35例肿块中呈实性软组织者11例,24例密度不均匀,伴囊变、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无肾蒂血管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低度复杂性肿瘤的疗效、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腹腔镜下无肾蒂血管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低度复杂性肾肿瘤患者10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后腹腔镜下阻断肾蒂血管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1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平均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Ccr)和肾小球滤过率(G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用于食管癌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增敏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化疗,观察组联合塞来昔布进行放射增敏,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46.67%(14/30),高于对照组的20.00%(6/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3,P<0.05)。观察组发生放射性肺炎1例,放射性食管炎2例,放射性心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瘤的CT影像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图像。结果该组8例均为单发肿瘤,其中1例跨深、浅两叶,7例均位于浅叶;病灶均呈圆形,无分叶,边界光整、清晰;病灶最大径10.3~27.6 mm;CT平扫肿瘤密度均匀或不均匀,5例可见囊变,其中1例囊变区>90%;双期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均呈明显强化,1例动脉期强化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