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热血抓教育励精图治为农民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0年5月主持蓟县农广校、信息中心工作以来,刘长生以服务“三农”,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己任,坚持“推广新技术、培育新农民、打造新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工作思路,扎根农村,砥砺奋进,始终战斗在农民教育培训、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第一线。
  四年来,他带领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建基地、做项目、抓培训、搞服务,凭着敢打敢拼、乐于奉献的精神,把蓟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在全县农民教育培训中树立了良好形象,蓟县农广校已发展成为本县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一、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农广校肩负着全县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任,底子薄,人手少。刘长生到农广校上任后,入脑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准办学定位、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目标。在充分开展调研、回访的基础上,他积极联系上级主管部门、农业大专院校、涉农龙头企业及各类专业合作社,虚心向专家学者学习和探讨,进而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农为根、以教为本、特色立校、育才强农’,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速蓟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办学理念,全面开展中专学历教育、实用技能培训、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科技普及和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等工作,综合运用传统教学和现代远程教育双重手段,采用集中理论授课、分散技能实践、田间地头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广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使农广校的面貌焕然一新,事业蓬勃发展。短短的几年时间,得到上级部门、领导和县域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可,蓟县农广校走上了良性发展之路。
  二、抓好队伍建设,打造高效团队
  蓟县农广校现有专职教师14人,平均年龄 35 岁,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是一支年轻充满朝气的队伍。刘长生到任后,就“如何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员工能力、充分发挥队伍优势”制定了详细的“打造‘高效能’团队计划”。一是把每周四定为学习日,聘请农业专家、资深老教师为年轻员工培训和指导,讲授前沿教育理论和工作实践经验;二是要求所有专兼职教师参加中央校举办的卫星远程教育培训,并不定期举行教师座谈会,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三是为了一线教职工开阔眼界,拓展思路、确实提升工作效能,分批安排专兼职教师到设施农业先进地区学习取经,把专兼职教师下派到乡镇、农村、专业合作社进行实践锻炼。经过几年的历练,蓟县农广校已经拥有了一支由69名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涉及蔬菜、大田作物、食用菌、花卉果树、畜牧水产等众多农业产业,为广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业务规划,拓展服务职能
  蓟县农广校是一所面向农民没有围墙的中等职业学校,在工作中,刘长生注重发挥“农”和“广”教育优势,不断拓展服务职能。
  1. 积极争取项目,广泛开展培训
  按照中央校提出的重心下沉原则,刘长生带领全校教职员工积极争取各类农业服务项目。几年来,先后承担了天津市农民素质提高工程、中央农广校农村节能减排培训示范村、农业部阳光工程、农业部“三电合一”基本建设以及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等项目。累计开展涉农产业职业技能培训11240人,中专学历教育4025人,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600人,农村信息员培训2074人,中高级农产品经纪人培训762人,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5940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3000人次,并与市农广校联合开展农业部高技能人才培训650人。一系列的惠农项目,不仅造福了全县农民,也壮大了蓟县农广校和农民教育培训队伍,大大提升了农广校的影响力和工作实效。
  2. 加强部门合作,提升办学实力
  通过合作方式与镇乡政府、农技推广中心、涉农龙头企业、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村委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等多个部门建立起了良好的协作机制,在全县织就一张农民教育培训、农业科技传播网。
  3. 创新办学模式,提升服务实效
  刘长生在工作中积极探索、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一是开办农民田间学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自下而上、参与式、趣味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农民学知识、学技术的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共建立设施蔬菜、山区林果、苗木花卉、食用菌种植等农民田间学校7所,多次被市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天津日报、蓟州报宣传报道,被誉为“农民致富的金手指”。二是加强实践实训基地建设。针对不同区域农民的不同需求开展培训工作,在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上,努力做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农民学员学习要求相结合,在南部、西南部建立现代设施蔬菜实践实习基地,培育蔬菜园艺工;在北部山区建设果树技术实践基地,培训果树工;在东部乡镇打造食用菌连片栽培基地发展菌类园艺工;就苗木、花卉全国联网在西部乡镇广泛开展教学,壮大花卉园艺工队伍;全县共建立各类实践实训基地10个,并以基地为中心组建了100名农业科技人员组成的指导员队伍,和1000个科技示范户网络,形成“十百千”模式农业、农民服务网络。三是力推“一业为主,多元推动”培训体系建设。实现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构建以农广校为主,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社区教育、农村经纪人和媒体网站多方配合推动的新的农民教育服务推广体系,全面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四是积极协调,帮助参训农民实现农村劳动力转型和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4. 强化信息服务,助推农业发展
  蓟县农广校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2003年起经批准加挂“蓟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牌子,担负着蓟县农业信息化建设与服务的职能。针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实际,刘长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一是完善县级综合农业信息平台,使“蓟县农业信息网”、“蓟县分校网”与“天津市农业信息网”实现同步互动、数据共享并随时关注“中国农业信息网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二是建立以县农业信息中心为核心,连接镇农业信息服务站、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点的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双向视频专家服务系统,使镇村信息站点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三是组建农业专家服务队伍,为农民解问答疑。安排专人接听“12316”热线,随时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服务。四是利用“农民科技直通车”解决农民培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深受全县农民欢迎,被誉为“农事110”。五是与县电视台合作,联合制作农业节目。定期把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制作成电视节目和广播内容,多方位、多角度的服务措施使农民教育培训、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四、潜心科技教育,喜迎硕果累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刘长生的带领下,蓟县农广校的农民教育培训事业蒸蒸日上,得到了各个部门、各级领导和全县农民学员的认可,在农业推广体系功能体现中效果明显。一是全县农民自觉参加学习意识明显增强,参训农民学员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提高了农业科技创新力,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二是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推广率、应用率的提高,稳定农业秩序、坚固强农信心、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快蓟县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三是通过农民科技教育推动了本县农业产业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创新、农业科学化规模化经营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进而增加农业效益;四是通过科技交流、院校合作、校企联合、新型农民培育、基地平台打造,辐射带动发展以及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了农民就业创业和农业功能拓展。
  几年来,农民教育培训和信息服务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蓟县农广校和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先后荣获“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培训先进集体”、“全国中等专业教育先进单位”、“中国农村信息化领先地区”、“中国农村信息化先进县”、“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天津市农村劳动力‘351’培训工程先进集体”、“天津市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先进集体”、“天津市农广校系统先进集体”、“蓟县先进党组织”等诸多荣誉称号,并连续四年被评为蓟县农业局优秀党支部和先进单位。在国家农业部开展的“全国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工作中,蓟县农广校被评定为“全国农广校办学水平‘A’级县校”。 刘长生本人2011年荣获蓟县县委组织部“科技扶贫优秀包村干部”;2011~2013年获得“全国农牧业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012年度被天津市蓟县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2013年又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丹心热血抓教育,励精图治为农民”,这是刘长生担任基层农广校校长职务立足本职、致力“三农”的真实写照。农业兴了,农村富了,农民笑了,刘长生和他的团队始终站在农民教育培训、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基层农技推广这块精神高地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用优质的服务、辛勤的汗水,谱写着蓟县农广校新的篇章;用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为农服务的热忱,立志为天津市现代农业发展和蓟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创辉煌!
  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蓟县分校 张立军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科技课程倡导应用各类“软”工具促进学习。本文尝试从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再生和施效等过程剖析微视频与任务单在信息科学学习中的应用。分析表明,微视频和任务单,既能提高显性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效率,又能为学生的思维成长提供系统的帮助,是提高学生应用信息科技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好帮手。  关键词:信息科技;软工具;微视频;任务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
案例背景  《循环结构》案例是广东省佛山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研究活动之“计算思维的培养”的一节公开课。教材内容取材于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二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4节第一课时,并结合石门高级中学机器人校本课程进行设计,学时为1课时。《循环结构》一课将STEM教学理念融入课堂。STEM教育理念源于美国,其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
雄峭壁崖红艳艳  是打算到魁星楼的,打问到魁星楼在半壁山上,就在半壁山站下了车。好几路公交车都从半壁山过,在半壁山设站。下车看半壁山傻了眼,那是一道巍巍高崖,灰褐色崖壁陡直如削,面对公路,面对武烈河。斜向里是跨武烈河的大桥,武烈河对面是一道岩面光裸着的大山,高崖巨岩雄峙,与半壁山相对,仿佛武烈河是把利斧,把本连在一起的一座大山劈成了两半。我最初理解的半壁山就是山有半壁在河那边,有半壁在河这边。这里
北风呼啸,但如果仅仅看着窗外是很难察觉到这股汹涌的势力的。冬日的建筑显得比平常更平静,院子里的树因为早掉光了叶子,就算摇晃,也不太惹人注目。  郑岚在家看着1岁7个月的幼儿,这一段时间,她只能留在家里,婆婆提前回家了。“要提前回去准备过年的那些事”,对外,她是这样宣称的。  当然谁听了也不会深究,有什么必要提前回去准备?只有楼下的方小姐显得有点楞,仗着直言直语惯了,就开始刨根问底。  “你们买好了
当流行的热潮过去之后,我们才能清醒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互联网的脚步跨入本世纪之后,网络技术的革命催生了Web 2.0,形形色色的Web 2.0的技术形式粉墨登场,让我们觉得在网络时代,技术已经不是问题,适应才是生存的选择。  Web 2.0铺天盖地而来,把我们笼罩其中。当我们目不暇给地撞入博客、维基、标签、聚合等的怀抱中时,蓦然回首,忽然发现身后的BBS、BT、Google原来也是Web 2.0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中组部、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湖北省南桥村基地以“农民创业”为主题举办培训班,邀请国家创业培训师团队到班授课。来自湖北恩施和湖南常德的100名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和农业业务骨干参加培训。  聚焦农民创业培训——亮点纷呈  ——聚焦精准培训。培训班紧扣“农民创业
泰州位于长江北岸,千百年来风调雨顺,人民安泰,州如其名。马可·波罗游历泰州时曾赞叹:“泰州城不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而吃早茶,便是这诸多幸福的开始。  泰州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便是“苏中门户”  “水陆要津”。交通、商贸的繁荣,催生出许多茶馆酒楼。清中期前,泰州的茶馆只卖茶,晚清之际,随着竞争加剧,一些茶馆在清茶之外,陆续开始售卖烫干丝、包子等小吃,逐渐由专门的茶馆转为兼卖茶点的早茶店。  不
把损失变成商机  江苏无锡一个高级购物中心开了一家小笼包连锁店。店里的一些餐具都是上好的景德镇瓷器,碗、调羹样样精致。  这让顾客吃着顺心,看着也“怦然心动”,顺手牵羊的事时有发生。  店员纳闷说:“我们的碗和调羹都是在厂里订做的,一只碗25元,一把调羹7.5元,几乎每天都会丢失,损耗不小啊!”  老板坦然一笑:“那天,有位顾客取走了一把调羹,打电话来问在哪里可以买到,他还想凑齐五把呢!我说,再送
位于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对于我们来说不算陌生的国家,因为他们热情洋溢的足球和花蝴蝶坎波斯,因为那繁荣一时却神秘消失的玛雅文化,因为那一袭黑衣除暴安良的英雄佐罗,因为那闻名于世的龙舌兰酒和玉米饼,因为世界第三大海滩度假胜地坎昆和加勒比海滩……太多色彩艳丽、内容丰富的元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跨越大洋,去体验缤纷多彩的拉美独特魅力。  与海豚同游加勒比海  尤卡坦半岛位于墨西哥东南部,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
白家大院的前世今生  老北京人或许对这里并不陌生,此地原为清代礼亲王府花园。主人是清朝第四代礼亲王爱新觉罗·杰书,他世袭王爵后,于康熙年间建造的。300多年来,该园共世袭十代十五王。清末民初,由京城赫赫有名的同仁堂乐家购作私宅,故又称“乐家花园”。电视剧《大宅门》讲述的白氏一家的故事便是以同仁堂乐家为蓝本。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直为八一中学使用,属于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直到2001年5月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