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紫砂壶制作看紫砂艺术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8090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紫砂艺术的创新必须植根于传统综观宜兴紫砂的发展史,自宋初创,明成熟发展。历经千余年,却经久不衰。宜兴紫砂造型古朴典雅,千姿万态,凝聚着艺人们的智慧与心血,永远是年轻艺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
  关键词:紫砂艺术;壶型;紫砂陶艺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33-1
  紫砂艺术的创新必须植根于传统综观宜兴紫砂的发展史,自宋初创,明成熟发展。历经千余年,却经久不衰。宜兴紫砂造型古朴典雅,千姿万态,凝聚着艺人们的智慧与心血,永远是年轻艺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因为每一把名壶展现在我们面前,都有着丰富的可以感知的形象和艺术语言,它入木三分地融入了创作者的思想,不显山露水地流淌着厚重的感情。我们在创新的实践中,深深地懂得传统是创新之源,只有植根于传统,从传统中吸收其营养,我们的创新才能拥有无限的生命力。只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向传统学习,向经典学习,向名人名作学习,才能从中吸取营养,为我所用,才能不断提高、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何谓创新?著名画家吴冠中说得好,创新“就是要推陈出新,把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这是多么精辟、独到的见解。紫砂艺术要创新,要与时俱进,要有历史感,因此就得强调紫砂特定的观赏与实用结合的功能。创新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前人没有制作过的作品,创观赏者没有见过的作品,一句话,就是要别出心裁,创作特色鲜明的、能流传久远的作品。
  激情为灵感之根,有激情才能永葆创新精神。吴冠中教授对艺术工作者提出了“要献身于艺术”的要求,这也完全适用于从事紫砂艺术创作的我们年轻的这一代。只有时刻准备为艺术而献身,才能永远保持一颗火热的心,也才能永葆艺术的青春。凡事都得用心、细心、实心,要与社会生活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灵感袭来时一定要紧紧地抓住它,并马上付诸行动认真构思;有了构思,就要脚踏实地进行制作。紫砂艺术自问世以来,经千余年艺人们的奇思妙想、精雕细琢,至今成了一朵艺术的奇葩,而自立于工艺美术之林,其深厚的文化涵养将滋润着我们以至永远。紫砂艺术,自发端以来其起点与其他工艺美术品比较,相对要高,原因有三。一是紫砂艺术源起于明代中叶,其时,中国工艺美术品的发展早已进入了成熟期,金、玉、青铜、石、竹和木等及各种民间工艺已呈百花齐放的态势,各类精美工艺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紫砂艺人的创作理念与创作行动。我们在传统的紫砂茗器中可以看到像葡萄壶、南瓜形壶、如意形壶、云龙壶、竹节形壶和玺印类壶等,无论其形制抑或是技艺都有以上工艺品借鉴与运用的影子。二是紫砂器的创作具有厚重的人文色彩。知识分子对艺术的感悟往往是善于去粗存精而引领时代的潮流,采其长者而扬之,取其善者而用之,所以,传统茗器诸如曼生十八式、圣思杯与鸣远小品等,无不体现着文化人介入紫砂壶创作的独特之长。三是长江三角洲的文明在整个华夏文明中所体现的高度发展的态势,是历史的真实。虽然江南一带的文明要稍晚于北方,但自蛮荒之境得遇开发,其文明程度,因为借助了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而神速提升。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能工巧匠,紫砂艺术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环境而能长足发展。民间艺人诸如时大彬等人,则利用江南绝佳山水和物产资源,创作了诸多的紫砂茗器,从而丰富了紫砂壶的创作思想,拓宽了紫砂壶的创作渠道。综上所述,紫砂壶艺术虽属大器晚成,但有后来居上之势,究其原因,不外乎艺人们的创作与创新激情和艺人们的喜好及孜孜以求。
  另外,要充分发掘紫砂的特点,不舍本求末。任何的艺术都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发展和创新。近年来,紫砂艺术在发展中壮大,在壮大中提高。就工艺精良而言,几近无可挑剔的境界。品种类型之多,装饰形式之美,可以称得上是登峰造极。艺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一方面,由于紫砂艺术是一门张扬个性的艺术,这就需要各类从艺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创作激情源自厚重理论和反复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也应该不断总结,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紫砂是门综合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它具有使用与艺术美的二重功能,只有二者有机完美地结合,才能被人们所珍视,被历史所认可。已故紫砂制作泰斗顾景舟老人曾反复强调,艺术要有决断、要朴素、要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的东西表达出来,以达到形、神、气、态兼备,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才能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赵锦.壶锦[M].宜兴陶艺文化中心,锦锋公司,1985.
  [2]顾景舟.宜兴紫砂珍赏[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2.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中学音乐课的现状分析,笔者发现现在的音乐课重点是对音乐本体的讲授,忽视与作品相关的文化知识的讲解。但教师要想让学生具有较强的音乐审美能力,就要从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出发,在课堂中把作品的音乐形态与人文背景结合起来分析,让中学音乐课焕然一新。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艺术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249-1  民族音乐学是“
摘要: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和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国高等教育也将面临着改革转型的新课题,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透露,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职业技术学院。对于一个边远地区地方综合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艺术学院来说,如何抓住历史机遇的节点,紧扣地方资源优势,更好地取得长足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话题。今天,我想在高校转型背
摘要:扬琴选修课是我国高等师范类院校针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器乐选修课。课堂教学的创新能够将传统音乐教法与现代人才培养相结合,达到更好的结果。  关键词:高校;扬琴选修课;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258-2  音乐教育专业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专业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秀的音乐教师,为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提供合格的后备军。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沉淀的精髓,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优秀思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
在球型空腔膨胀模型的基础上,计入了与弹丸直接发生碰撞的网筋的侵彻阻力,建立了弹丸垂直侵彻钢筋混凝土介质的工程模型。与单一空腔膨胀模型和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表明了模
长调音乐是蒙古民族独特的音乐艺术。它充分地体现蒙古人的审美智慧。在长调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只顾加强声音的处理而轻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对曲词关系的理解和把握,这
摘要: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作为具备广阔前景的高校动漫专业应该利用这一契机进行教育改革,确立多元化的动漫人才培养目标,关注广大农村市场,让动漫专业发展与农村文化建设产生无缝对接的效应,真正让农村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动漫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281-2  一、前言  在物质文化水平不
摘要:油画风景写生是美术学专业一门较重要的课程,是学生认识探索自然环境下色彩规律,训练在外光环境下表现客观物象的重要途径。在写生中,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构图法则、透视规律、色调与色彩与节奏感等绘画要素,可以借助对景物的描绘的来抒发情怀,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情趣,提高观察与表现客观世界的能力。  关键词:油画;风景写生;观察方法;透视;色调;  中国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