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15例农村癫痫患者苯巴比妥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影响我国农村癫痫防治项目中苯巴比妥治疗惊厥性癫痫患者疗效的主要因素。

方法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05年始开展农村癫痫防治管理项目,即给癫痫患者提供免费的抗癫痫药物,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院(或精神卫生中心)共同组织管理、基层乡(镇)卫生院医生提供治疗和长期随访管理。本研究收集其中的24个项目县、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入组口服苯巴比妥单药治疗并随访管理满12个月的3 315例患者的资料,分析癫痫未控制的影响因素。24个县位于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江苏、河南、湖南、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入组前行非正规治疗1 808例(54.5%)、正规治疗774例(23.3%)、未治疗733例(22.1%)。入组后服用苯巴比妥治疗的日平均剂量中位数为60 mg(四分位数间距60~89 mg),观察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入组前1年发作次数(≥2次)、入组前接受治疗情况、入组后服用苯巴比妥治疗的日平均剂量、是否同时服用其他抗癫痫药及依从性。

结果

3 315例中,38.9%(1 291/3 315)的患者1年内无发作。15~39岁的患者治疗期间无发作的比例较低,为35.2%(495/1 405);入组前接受非正规治疗患者的无发作比例较低(34.6%,625/1 808);入组后口服苯巴比妥的日平均剂量为60~89 mg组的患者无发作比例较高(49.4%,988/2 000),同时服用其他抗癫痫药患者无发作比例较低(31.0%,45/145),依从性好的患者无发作比例较高(42.3%,1 160/2 744)。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治疗管理效果除患者性别外,其他因素(年龄、病程、入组前1年的发作次数、入组前接受治疗情况、入组后服用苯巴比妥平均剂量、同时服用其他抗癫痫药物以及患者治疗管理期间的依从性)对治疗管理效果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29,t=29.087, t=34.174, χ2=46.55, χ2=274.86, χ2=3.95, χ2=71.06,均P<0.1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入组前病程长(OR=0.015,95%CI:1.008~1.021, P=0.000)、入组前1年发作次数多(OR=0.005, 95%CI: 1.002~1.007,P=0.002)、入组前接受过非正规治疗均为发作难控制的危险因素(P<0.05)。与入组前接受过非正规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过正规治疗以及未接受过治疗患者,发作不能控制的风险均较低(OR=0.737,95%CI: 0.611~0.889,P=0.001;OR=0.566, 95%CI: 0.469~0.683,P=0.000)。服用苯巴比妥日平均剂量为60~89 mg,988例(49.4%)患者发作即可得到控制(OR=0.107, 95%CI: 0.013~0.905,P=0.040),而依从性不好则是发作难控制的危险因素(OR=2.038, 95%CI:1.634~2.541,P=0.000)。

结论

农村癫痫防治管理模式下,惊厥性癫痫患者应尽早接受适宜剂量的苯巴比妥治疗,治疗管理过程中要保障患者依从性。

其他文献
自2010年启动以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深化医改,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的背景下,"十三五"期间示范区建设工作应进一步探索并推广以慢性病管理结果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管理工作模式,不断提升示范区建设的内涵。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钾值(CO2CP/K)对库欣综合征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至2015年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确诊为库欣综合征、资料齐全的4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489例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243例;非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246例,其中垂体性库欣综合征(库欣病)214例,异位ACTH综合征29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CO2CP/K的诊断
在成年后就诊的男性21-羟化酶缺陷症患者临床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合并无精症的单纯男性化型21-羟化酶缺陷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2型糖尿病,特别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增长。基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高致残率、致死率,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积极有效的、规范的、个体化的综合健康教育,有利于丰富患者糖尿病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从而使血糖达标,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同时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减少国家卫生经济的负担。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标志物被发现并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中。对于怀疑心肌梗死的患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能最大程度地挽救濒危心肌、降低病死率,对预防心脏突发事件、改善预后及提高生存率有重要价值。文章复习了近期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相关研究的文献,对标志物的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进行综述。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与代谢综合征(MS)及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以利于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深层次管理。方法选取北京市朝阳区安贞及崔各庄2个社区373例T2DM患者,按照有无MS分为合并MS糖尿病组和非合并MS糖尿病组,比较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比较具有不同MS组分数量患者胰岛素抵抗(HOMA-IR)及胰岛功能指数(HOMA-β)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73例T2DM
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痰标本的检测需求大大增加。能够正确地采集运送痰标本是获得正确检验结果的重要步骤;痰标本检验结果的正确运用对于疾病诊断和合理用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本文就痰标本检验中与全科医师临床相关的内容做简要介绍。
目的了解行手术治疗的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风险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北京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根治手术的63例高龄(≥75岁)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D0(未行胃周淋巴结清扫)+D1(清扫胃周淋巴结数>15枚)手术组(32例)和D2(清扫腹腔血管周围淋巴结数>15枚)手术组(31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
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就诊的7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X线片和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X线平片明确合并腕骨骨折21例29处;多层螺旋CT扫描明确合并腕骨骨折29例47处,两组腕骨骨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3, P<0.05)。X线平片与CT扫描相比,漏诊率为38%。多层螺旋CT可提高对桡骨远端骨折中合并腕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
随着内镜技术的创新提高,越来越多的早期食管癌在内镜检查中被发现。无论食管癌病灶的大小及黏膜下纤维化的有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可达到病灶的整块切除及组织学上的完全切除,已成为早期食管癌更优的治疗选择。目前,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短期疗效显著,但长期预后研究不足。通过对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狭窄、复发、转移、生存率的随访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