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b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全身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方法

结扎7日龄Wistar大鼠左侧颈总动脉后吸入7.7%氧气60 min制成脑缺氧缺血(HI)模型,随机分成低温组(30℃,n=18)和常温组(36℃,n=18)给予维持恒定目标温度10 h。在HI后24 h,每组8只取脑进行匀浆用于半胱天冬酶-2, 3(caspase-2, 3)活性测定和Western蛋白印迹检查,其余每组10只在HI后72 h处死,取脑进行石蜡包埋,冠状切片10 μm用于活性caspase-3,凋亡诱导因子(AIF),发夹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HPP)检测凋亡及相关因子,微管相关蛋白-2 (MAP-2)免疫组化染色用于计算脑梗塞体积和海马CA1神经元丢失,HE染色计算脑损伤积分。

结果

常温组在HI后24 h损伤侧大脑半球caspase-2, 3的活性[(27.7±14.7)、(94.9±53.1)pmol/(min·mg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6±0.7)、(12.9±0.5)pmol/(min·mg蛋白)]和低温干预组[(7.9±3.4)、(21.1±18.7)pmol/(min·mg蛋白)],P<0.01;而低温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低温组caspase-3的激活受到明显抑制。免疫组化显示常温组活性caspase-3及AIF的阳性细胞数(中位数148.5; 22/视野)明显高于低温组(中位数48.5; 9/视野) ,P<0.05;反应凋亡的HPP的阳性细胞数在常温组(中位数144/视野)也明显高于低温组(中位数133/视野),P<0.05。低温组脑损伤积分(10.4±2.9)明显低于常温组(14.2±3.5),P<0.05;低温干预组脑梗塞体积及神经元丢失数[( 40.5±34.8)mm3; 25.7±11.5]均明显低于常温组[(73.9±22.4)mm3、37.4±10.6,P<0.05]。

结论

持续10 h全身低温对HI脑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信号的传导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运用频谱法研究直立倾斜试验中血管性晕厥的发生机制。方法 对27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行直立倾斜试验,运用频谱法计算低频(LF)、高频(HF)及LF/HF的变化。结果 15例发生晕厥或先兆晕厥(阳性组),12例未出现症状(阴性组),倾斜前两组LF、HF和LF/HF差异无显著性;阴性组倾斜后即刻HF明显下降,LF/HF显著升高,平卧后恢复到倾斜前水平,阳性组晕厥或先兆晕厥发作时,HF突然升高(10.
目的构建并表达分泌性内皮抑制素真核表达质粒,以此对肝癌进行基因治疗. 方法人工合成Igκ信号肽序列,和内皮抑制素编码序列一起克隆入pcDNA3.1质粒.重组质粒转染上清液作用于ECV304内皮细胞,MTT法检测内皮细胞的增殖.局部注射重组质粒治疗接种在小鼠腿部肌肉内的H22肝癌瘤株,疗程结束后解剖称取瘤重. 结果构建的内皮抑制素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上清液可以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29.2%.经质粒
目的研究良性疾病胆肠吻合术后返流液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生长的影响,探讨胆肠内引流术与胆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四唑氮蓝(MTT)比色法检测良性疾病胆肠吻合术后返流液对QBC939增殖的影响,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QBC939环氧合酶-2(COX-2)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前列腺素E2(PGE2)含
目的建立弱酸处理后荧光素标记肽竞争结合法分析MHCⅠ类分子抗原呈递能力的方法,并评估其实用性.方法pH2.7~3.1的柠檬酸缓冲液对B淋巴母细胞进行短时处理后,即用IMDM培养液中和pH,然后加入β2微球蛋白、荧光素标记的9肽及竞争肽共同孵育,FACs检测细胞表面的平均荧光强度,以达到50%抑制所需的竞争肽浓度作为衡量竞争肽与MHC分子结合能力的指标.结果通过不同pH的柠檬酸缓冲液处理、处理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