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与汉代的经义阐释

来源 :国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065781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先秦传说到汉代经典,“河图”“洛书”经历了漫长的释义变迁.“河图”“洛书”是儒家经义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汉代儒家群体的阐释与建构之后,“河图”“洛书”兼具了经学的人文精神与纬学的神话色彩两种特质,既含有儒家的王道理想,也为帝王提供了受命理论.此外,围绕“河图”“洛书”所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王朝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文化.梳理“河图”“洛书”在两汉时期的演变脉络及其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代政治文化的特质及其历史影响.
其他文献
相比于小国市场,大国市场的市场规模大、产业链完整且市场竞争更加充分.基于蛙跳型经济增长理论和后发国家技术赶超的历史经验,可将大国市场下推进技术赶超的三大机制概括为:巨大的市场规模促进了新技术培育和运用,完善的产业链强化了产业链创新黏性,大量的市场主体形成了充分市场竞争格局."十四五"时期,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的中国可从以下四大路径实现技术赶超:以发挥好国内大国市场优势为导向的基础性路径;以培育和运用好新技术为导向的关键性路径;以强化产业链创新黏性为导向的加速发展路径;以建立充分市场竞争机制为导向的内生增长路径
自库恩提出范式论之后,心理学最初应用范式论探讨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范式论的契合性,并试图说明心理学已进入成熟的范式科学阶段,但无论范式论自身或心理学的范式科学性都遭受较强质疑.然而,由于“范式”术语自身的优先性、范式论所占的天时地利人和、不可通约性等因素,导致心理学时至今日仍坚持应用“范式”术语,但现已不再是库恩意义上的“范式”了.
推动制造业发展是当前世界大国的基本经济议题.制造业不仅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同时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战场".制造业转型所涉及的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与发展模式等内容是理解与认识中国制造业的三个重要方面.从国家治理角度看,中国制造业转型存在要素配置不合理、转型空间不均衡、转型模式待优化等结构性问题.针对当前中国制造业转型存在的问题,建议制定与实施差异化的政策类型与实践路径.
1918年6月,《新青年》杂志出版"易卜生专号"后,"娜拉"形象从西方历史语境进入中国新文学,并穿越了过去一个多世纪的不同历史时期,组成了绵延不绝的追求自由、平等、独立的新女性人物画廊.不同年代的作家对于"娜拉"的解码方式有所不同,从鲁迅对"出走的娜拉"的思考,到茅盾笔下"性解放"运动的先驱,再到张爱玲刻画的"寻找真爱的娜拉",中国社会经历了封建家族的崩盘、革命激情的幻灭,又回归一夫一妻制的变革.1982年,香港地区作家亦舒以《我的前半生》致敬鲁迅《伤逝》,从现代女性的角度重新回答"娜拉走后怎样"这一个世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家庭林业经营水平.然而,我国林草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突出.服务外包作为专业化分工后形成的生产方式,能推动以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与现代林业发展衔接,促进我国林业向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农户从事林业生产所具备的人力、物质、地理资产专用性较高,导致其与服务组织达成合作的交易费用增加,外包行为发生的概率随之下降.当林业生产环节交易频率与外包服务供给市场活跃度上升时,则会降低交易费用,激发农户购买外包服务需求.在政
在1900年认识胡塞尔之前,舍勒已经展现了其重新构建伦理学的策略和"扭转"伦理学构造基础的决心.一方面,他批判西方哲学时虽然意识到了"真的"与"好的"之区分,但是最终走向了"好的"归属于"真的"理性主义伦理学,或者情感陷入一种经验心理学的主观性之中;另一方面,他通过批判理性主义和情感经验主义,论证伦理学的独立性,力图让伦理学走向情感主义.舍勒早期伦理学的这种情感"扭转",在其1900年之后的伦理学建构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回应和深入发展.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把时间视为感性直观的纯形式,认为它是人的内感官对感性杂多进行综合的先天条件.受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康德的这一理解还带有机械物理学线性思维的痕迹.在其晚年写就的《判断力批判》中,康德隐约开示出了一种新的时间观念.虽然康德并未直接将其作为显在的主题加以展开,但依其思路可推演出四个方面的内涵:其一,审美发生的时机具有非现成性;其二,审美体验的过程具有自我参照性;其三,审美领会的次序具有主观的合规则性;其四,审美呈现的态势具有突破瞬间的包孕性.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审美时
赠答诗是汉晋北朝重要的诗歌题材,而作为都城的洛阳是赠答诗创作最多之地.汉晋洛阳赠答诗兴盛,以四言诗为主.北朝洛阳赠答诗有所衰弱,在南朝文化影响下以五言诗为主.隋代洛阳赠答诗复兴,为唐代该地诗歌创作的繁荣做好了准备.
稷下学者参政议政,为达到更好的进谏效果,需借模拟练习以提高议政表达技能;晏子事迹本身的示范性,为需要训练的稷下学士提供了特有的议政语境.晏子便成为学士附会模拟的练习对象,大量托名晏子编创的故事因时而生.《晏子春秋》百余篇托名晏子而虚构的拟托文本中,有一半以上的作品在内容或主题方面具有重复叙事性质,可名为“同题拟作”.同题拟作据相似情节演绎议论辞,体现出模拟演练的特征,应与稷下学士议政时的模拟附会有关.而书中除同题拟作外的“悖实拟作”,在内容与主题方面亦有模拟创作的特征.因此《晏子春秋》中的拟托文本应与佚名
王钟翰先生点校《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之《文苑传》,标点方面存在不少错点、漏点,且于史实错误不加改动.对这些问题略作订补,将有益于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