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井下作业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探究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4343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现场设施、施工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影响,石油井下作业生产程序十分复杂,属于高风险作业。本文通过分析造成石油井下作业安全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策略,为石油井下作业安全事故研究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关键词】石油钻井 井下作业 安全事故
  1 前言
  油田属于爆炸、火灾高发区域,油田井下作业作为整个石油生产作业中最具危险性的岗位,非常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井下的工作人员伤亡。因此必须做好安全施工防范工作,避免违规操作、禁止危险作业,从各个方面消除安全隐患。分析石油井下作业的现状以及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对策,对降低井下作业的风险系数,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实现井下作业安全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事故原因分析
  2.1 缺乏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的淡漠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企业方面,管理人员无视安全作业的重要性,一味追求产量与业绩。在安全资金投入方面十分不到位,使得井下安全设备以及工作人员安全设施缺乏,安全帽、安全带发放不足;存在不规范操作作业现象,忽略对安全设施的维护,甚至将安全设备用于其它用途,无法发挥其自身作用。工作人员方面,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麻痹大意、侥幸等心理,对于发现的不安全作业以及违规操作行为视而不见,没有及时进行纠正。这些都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2 缺乏专职的安全员
  专职安全员是专门负责井下安全作业的检查、监督的工作人员,对作业现场的安全作业起到监督检查作用。由于专职安全员不参与生产工作,许多企业为降低成本投入往往没有设置该职位。导致井下作业得不到安全保障。有些企业虽然进行安全员的设置,但往往都是为应付检查而进行的兼职设置,这类兼职安全员没有经过培训,无法专业进行作业现场的安全作业监督检查工作。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缺乏全面的安全培训
  缺乏安全培训是石油企业不重视安全作业的最常见的表现。由于国家部门的相关规定,石油企业制定了许多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范以及法规,却没有全面系统的进行员工作业安全培训,有些企业将安全培训过程一再简化,甚至不进行安全施工培训,直接让新员工进入工地作业。工作人员对于许多安全操作规范以及法规无法进行全面了解,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且安全意识淡漠,这些都直接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作业安全。
  2.4 缺乏到位的安全管理
  目前,我国许多石油井下作业存在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油田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现有的安全管理无法满足实际的作业工作需求,此外,管理人员在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本末倒置,并没有以人员安全放在首位,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不注重安全作业,经常出现无视警告、忽略不安全因素、违规操作等现象。安全管理工作名存实亡,无法起到真正的安全管理作用,导致井下作业安全事故不断。
  3 安全对策
  首先,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员工安全作业意识。安全设备是井下安全作业的硬件保障,企业应加大安全投入,购置发放足够的安全设备,在硬件上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并且强化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强化员工安全作业意识,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指导员工进行正确的施工操作,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反复强调各个作业环节的安全防范以及注意事项。制定正确的工作时间制度,坚决禁止疲劳上岗作业。
  其次,优化安全管理模式。企业应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详细记录下井作业情况,能够在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了解更多信息,也为企业从法律角度提供可靠的依据[1]。成立专门的井下作业安全管理部门,明确各管理层的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管理人员保护作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企业年度预算要保证安全投入资金等相关安全资金的预算充足,避免出现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企业劳动力的安全是企业安全经营与生产的提前条件,在进行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2],将人员安全放在安全管理工作的首位。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模式的革新,将井下作业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用激励型的管理理念取代被迫型的管理理念,使全体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安全防防护工作中来。
  HSE是集健康、安全、环境于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主要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生产作业安全预防管理[3]。然而,HSE管理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管理方式、人员素质等原因,许多企业的HSE管理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甚至反而制约的生产的发展。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改善管理方式。一切以预防为中心,标本兼治,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提高识别安全事故风险识别能力,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将安全事故风险降低到最低点。在处理已经出现的安全事故事件时,以人员安全为首位,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处理安全事故后,必须总结经验教训,消除作业现场类似的安全隐患,避免出现类似安全事故。此外,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素质水平。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HSE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必须制定相关的培训内容,对各个岗位展开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使每位员工都能够达到HSE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总之,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生产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使HSE管理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出安全管理的巨大功效,达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最后,加强监管力度,实现标准化作业。国家十分重视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安全工作,出台了许多针对安全生产的政策,为加强了安全监管,提出了标准化作业要求[4]。标准化作业的推行从根本上消除了各种安全隐患,是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落实企业安全责任,促使企业建立安全管理机制,进行标准化作业管理,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实现全员安全控制,有效预防控制安全事故,实现企业安全稳定发展,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4 结束语
  生产安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人民利益的具体保证。然而,石油化工生产尤其是井下作业存在着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不到位、企业与员工缺乏安全意识等许多问题,井下作业安全无法得到保证,安全事故频发,直接威胁到员工生命安全,影响企业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加大投入,加强人员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优化安全管理模式,完善HSE综合管理体系,加强监管力度,实现标准化作业。从各个方面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路利钦,梁栋林,朱国富.浅论井下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8(05):960-965.
  [2] 张丽华.石油企业安全培训效果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22(01):354-359.
  [3] 高明.对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7(02):256-261
  [4] 曾芬.关于石油企业安全经济问题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13(05):339-344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是高职院校当前的重要管理的项目之一,什么样的内部会计控制才是最适合高职院校的现状,高职院校的财产等的管理方式、模式如何具体要
电气的安装在建设工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施工中,一旦出现故障,就可能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为了避免这些后果的发生,则要求电气工程师严格的控制好电气安装质量。结合本身的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ERP环境下的内部控制体系作为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在企业中得到广泛运用.中小企业作为国家经济改革升级的支柱群体,其信息化建设势在
打赢国际官司rn主持人:我们刚才了解到,这个案件曾经被称为中国入世之后的关于国际争端的第一案,当时您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接到这个通知的?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金融信息化‘泛珠2006·长沙论坛在这里举行,来自泛珠三角各地区的银行和企业代表欢聚一堂,共同探讨金融科技的最新走向,我很
洋浦天雨物贸有限公司(简称洋浦天雨)创始人、董事长贺年先生在物流及仓储管理领域奋斗了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主导了公司所有重大战略目标的制定、策划和决策.在贺
期刊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差异更多地表现在战略执行能力上,在以预算管理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控制体系中,通过预算管理对企业管理控制系统整合,更有利于管理者从企业价值最大化角度出发
【摘要】本文主要以我国某输气管道工程的供电设计为背景,通过对输气管道站场负载实测,讨论了现代输气管道供电方案,并且提出了确定供电方案原则和注意的主要问题,为我国现代输气管道站场供电方案的设计和实行提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输气管道 站场 供电 方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科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我国加快了天然气的建设,现代长输管道的新技术、新工艺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这些新技术、新工
作文是学生书面言语表达和认识周围事物的综合体现,是再现儿童生活积累的过程,是开发儿童潜能的重要过程,是展现学生内心世界的平台,是语文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体现,同时也
当夜幕降临,走在任何一座城市,总会看到形态各异但璀璨夺目的灯光作品,给我们呈现着一幕幕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也用丰富的艺术表现展示着一座城市的丰富多彩与缤纷活力.灯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