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2-000-01
摘 要 现代篮球比赛越来越激烈,比赛水平越来越高,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运动员必须提高对体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篮球专项需要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进行科学训练,加强对体能训练科学方法的研究,然而优良的体能是篮球比赛取得胜利的法宝,是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保证。本文在根据文献资料法,阐述现代篮球运动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对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做进一步探究。通过查找资料对体能训练有了很大的了解,并通过专家访谈,提出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法。
关键词 篮球运动员 体能 运动训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四川省成都市各高中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教学训练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利用Internet搜索有关论文文章和信息,并进行整理归纳。图书馆查阅有关于篮球运动体能研究的期刊、文献等。
2.归纳推理法。将所有搜集到的资料和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加以自己的想法进行改进、总结出自己的观点。
二、体能训练的概念
(一)体能训练的概念
体能训练是一种以发展机能潜力和与机能潜力有关的体能要素为目的大负荷训练,是指人体在艰苦环境中,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持续工作能力的训练,而不顾及运动技术。体能训练突出对人体各器官和机能系统的超负荷适应训练,旨在产生体能和心理适应,以达到挖掘机能潜力,提高整体运动能力和培养顽强拼搏精神的目的。
(二)篮球体能训练
随着现代篮球比赛越来越激烈,比赛水平越来越高,对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没有优良的体能作保证是很难取得比赛的胜利。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目的,攻防快速多变的速度力量型,对抗性体能——技能类项目。它不单纯是技能类运动项目,而是对体能有很高要求的一个运动项目。篮球体能训练要以速度力量型,对抗性身体练习为主,旨在保证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能合理运用攻防技术并准确的投篮得分。
三、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
体能提高的刺激——适应理论与原则。“训练适应”是指篮球运动员机体在训练负荷和外界环境(自然环境和比赛环境)长期刺激的作用下人体器官和系统所产生的结构与机能改善。运动水平越高需要克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程度越大,则神经肌肉和其他各系统产生机能适应所需要的训练负荷越大时间越长。教练员应明确认识到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因为人的适应能力是无限的。严格要求艰苦训练,才能产生优秀的运动员。
四、篮球运动体能力量训练的方法
(一)最大力量素质训练
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增大肌肉生理横断面,增加肌肉收缩力量;二是改善肌肉的内协调能力,提高神经系统指挥肌肉工作的能力,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工作。
(二)速度力量训练
速度力量是力量和速度有机结合的一种特殊力量素质,训练中多采用运动员最大力量的40%-60%,快推、抓举、负重高抬腿等,一般做6-8组,组间间歇时间较充分,但不宜过长,过长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下降,影响下一组练习。通常为2分钟左右。
(三)力量耐力训练
力量耐力主要有氧供能,其发展不仅依靠肌肉力量的发展,而且要依靠血液循环、呼吸系统机能的改善和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以满足长时间工作的肌肉所需氧气和能源的供给。要想提高运动员肌肉长时间工作的力量,在训练中用运动员最大力量的80%左右,抓举、挺举、负重高抬腿、卧推等直到身体筋疲力尽。
五、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恢复
(一)合理的营养搭配
每位球员都应做到平衡膳食。这需要充足的水和果汁等形成的液体,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运动营养学家建议在每餐中要含以下比例的营养成分:60%-65%的碳水化合物,15%-20%的蛋白质,20%-25%的脂肪。科学的营养是消除疲劳恢复体能的最好方法之—。
(二)积极休息
在训练后,可通过散步、游戏、聊天、听音乐等进行积极放松。在运动时可根据疲劳程度适当改变运动负荷,以消除疲劳。
(三)良好的作息制度
睡眠是最有效的自然恢复方式。在每次训练或比赛后要尽可能的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熟睡时,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降低;体内分解代谢处于最低水平,而合成代谢过程则相对较高,有利于能量的蓄积。同时,全身肌肉骨骼得到放松,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得到相应的休息。
六、结论
现代篮球比赛水平越来越高,要想充分发挥好技战术水平就必须有优良的体能作保证。因此,在篮球运动训练中就必须要科学地、系统地、长年地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教练员必须深刻理解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构成的主要因素,这是体能训练创新和持续提高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注重体能训练的球员或队伍,才能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篮球比赛,也很容易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杨世勇.体育训练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7-42.
[2] 孙欢.NBA体能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1-106.
[3] 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12-116.
[4] 何也明.试述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J].四川体育科学.2003.3:83-88.
[5] 全国体育院校成人教育教材编写组.身体素质训练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58-60.
摘 要 现代篮球比赛越来越激烈,比赛水平越来越高,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运动员必须提高对体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篮球专项需要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进行科学训练,加强对体能训练科学方法的研究,然而优良的体能是篮球比赛取得胜利的法宝,是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保证。本文在根据文献资料法,阐述现代篮球运动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对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做进一步探究。通过查找资料对体能训练有了很大的了解,并通过专家访谈,提出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法。
关键词 篮球运动员 体能 运动训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四川省成都市各高中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教学训练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利用Internet搜索有关论文文章和信息,并进行整理归纳。图书馆查阅有关于篮球运动体能研究的期刊、文献等。
2.归纳推理法。将所有搜集到的资料和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加以自己的想法进行改进、总结出自己的观点。
二、体能训练的概念
(一)体能训练的概念
体能训练是一种以发展机能潜力和与机能潜力有关的体能要素为目的大负荷训练,是指人体在艰苦环境中,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持续工作能力的训练,而不顾及运动技术。体能训练突出对人体各器官和机能系统的超负荷适应训练,旨在产生体能和心理适应,以达到挖掘机能潜力,提高整体运动能力和培养顽强拼搏精神的目的。
(二)篮球体能训练
随着现代篮球比赛越来越激烈,比赛水平越来越高,对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没有优良的体能作保证是很难取得比赛的胜利。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目的,攻防快速多变的速度力量型,对抗性体能——技能类项目。它不单纯是技能类运动项目,而是对体能有很高要求的一个运动项目。篮球体能训练要以速度力量型,对抗性身体练习为主,旨在保证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能合理运用攻防技术并准确的投篮得分。
三、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
体能提高的刺激——适应理论与原则。“训练适应”是指篮球运动员机体在训练负荷和外界环境(自然环境和比赛环境)长期刺激的作用下人体器官和系统所产生的结构与机能改善。运动水平越高需要克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程度越大,则神经肌肉和其他各系统产生机能适应所需要的训练负荷越大时间越长。教练员应明确认识到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因为人的适应能力是无限的。严格要求艰苦训练,才能产生优秀的运动员。
四、篮球运动体能力量训练的方法
(一)最大力量素质训练
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增大肌肉生理横断面,增加肌肉收缩力量;二是改善肌肉的内协调能力,提高神经系统指挥肌肉工作的能力,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工作。
(二)速度力量训练
速度力量是力量和速度有机结合的一种特殊力量素质,训练中多采用运动员最大力量的40%-60%,快推、抓举、负重高抬腿等,一般做6-8组,组间间歇时间较充分,但不宜过长,过长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下降,影响下一组练习。通常为2分钟左右。
(三)力量耐力训练
力量耐力主要有氧供能,其发展不仅依靠肌肉力量的发展,而且要依靠血液循环、呼吸系统机能的改善和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以满足长时间工作的肌肉所需氧气和能源的供给。要想提高运动员肌肉长时间工作的力量,在训练中用运动员最大力量的80%左右,抓举、挺举、负重高抬腿、卧推等直到身体筋疲力尽。
五、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恢复
(一)合理的营养搭配
每位球员都应做到平衡膳食。这需要充足的水和果汁等形成的液体,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运动营养学家建议在每餐中要含以下比例的营养成分:60%-65%的碳水化合物,15%-20%的蛋白质,20%-25%的脂肪。科学的营养是消除疲劳恢复体能的最好方法之—。
(二)积极休息
在训练后,可通过散步、游戏、聊天、听音乐等进行积极放松。在运动时可根据疲劳程度适当改变运动负荷,以消除疲劳。
(三)良好的作息制度
睡眠是最有效的自然恢复方式。在每次训练或比赛后要尽可能的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熟睡时,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降低;体内分解代谢处于最低水平,而合成代谢过程则相对较高,有利于能量的蓄积。同时,全身肌肉骨骼得到放松,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得到相应的休息。
六、结论
现代篮球比赛水平越来越高,要想充分发挥好技战术水平就必须有优良的体能作保证。因此,在篮球运动训练中就必须要科学地、系统地、长年地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教练员必须深刻理解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构成的主要因素,这是体能训练创新和持续提高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注重体能训练的球员或队伍,才能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篮球比赛,也很容易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杨世勇.体育训练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7-42.
[2] 孙欢.NBA体能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1-106.
[3] 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12-116.
[4] 何也明.试述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J].四川体育科学.2003.3:83-88.
[5] 全国体育院校成人教育教材编写组.身体素质训练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