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s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孙雅静,女,湖北省武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现供职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财务处。
  罗德慧,女,湖北省新洲人,现供职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财务处。
  王清云,女,湖南省湘潭人,现供职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财务处。
  摘要:预算是高校进行经济资源的配置的一种手段,在财务管理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绩效评价等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未来高校预算管理改革重点内容提出建议,着重改革预算编制方式、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监控、建立绩效预算评价体系等方面,以供高校在日后的预算管理中得以借鉴。
  关键词:预算;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预算管理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事业发展离不开巨大经济支持,高校增长缓慢的教育收入显然无法满足,在这种形势下,如何通过预算来合理配置有限经济资源,有效安排学校预算支出,最大程度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一直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焦点问题。
  一、高校预算管理问题分析
  1、预算编制不全面,缺乏科学性。
  “基数+增长”的增量预算法一直都是高校用来编制年度收入预算的基础。根据学校往年预算执行情况,参考影响本年度收支变化的各类因素来编制年度支出预算。如此一来,若上一年度预算编制中存在考虑不全面,支出不合理的情况,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调增预算只能是增加预算的不合理性。因此,高校编制预算中运用增量预算法容易导致预算不严谨,整个预算缺乏战略性和科学性。
  其次,“重投入,轻产出”现象在高校预算编制中也很普遍。各部门和院系只关心预算规模的扩大,不关心预算执行以及效益的产出,盲目、重复购置大型设备,造成大量资产闲置,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
  2、预算执行不力,缺乏严肃性。
  “重预算、轻执行”似乎是各高校的通病,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性较大,“超支”、“乱支”现象严重, “问责制”也形同虚设,缺乏有效的预算执行和监督机制。
  预算执行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高校职能部门对项目的开支范围、预算额度意识淡漠,随意性强。有些高校只要校领导审批,就可以随意调整和追加预算。此外,高校为了提高当年预算执行进度,搞突击花钱,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也加大了资金的使用风险。
  3、预算绩效评价机制缺失。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的考核评价。 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规范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有高校即便实行了绩效考核,往往也只是审核预算开支是否合法合规,考核预算执行是否完成,缺乏对预算支出的有效性和效率性的评价,即预算执行绩效评价。
  另一方面,多数高校没有建立对经费使用突出效率的部门或个人给予必要的奖励,对未按预算安排范围和金额使用经费的责任人进行必要的经济或行政处罚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得预算考核工作流于形式,难以从根本上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提高项目预算执行进度。与预算考核结果相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缺失,让部门和学院的机会成本降低,更加轻视预算的重要性。
  二、高校预算管理的几点建议
  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即将实行,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势在必行。我们应尽快建立高校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高校绩效成本核算与绩效成本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石,是高校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编制、监控、考核评价的基础。高校应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建章立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阳光理财,把财政性拨款收入和高校所有其他收入全部纳入到学校预算之中,统筹分配管理, 确保年度预算的收支平衡, 实现高校有限资源优化配置,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滚动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运用滚动计划法,对于周期比较长的项目,将长期预算与年度预算结合起来,采用“近细远粗”的方式编制预算,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 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期间,既能保证预算的严肃性又能保证其灵活性。高校的专项项目多是三年以上建设周期,从高校战略发展规划角度出发,这种预算方法可适用于高校预算编制中。
  还有,绩效预算也可运用于高校预算编制中。高校绩效预算是一种由预算主管机构对高校预算计划(包括高校业绩状况和预期业绩目标)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据此分配财务资金的后果导向型预算模式(张潞2008)它是一种“效益预算”,因此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可以以资金效率最大化为目标,将两种预算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编制的预算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
  3、建立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在预算执行和预算控制过程中引入绩效评价,逐步建立绩效考评体系,明确考核内容、指标,将各部门预算申报的准确性、及时性,预算执行结果与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年度考核挂钩,奖惩分明,执行问责制,使预算管理的执行、监督得以很好地贯彻执行,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高校完整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
  预算的绩效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考核预算目标能否实现,真实客观地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对实施结果与目标差异进行分析等。还有,目前财务部门是高校预算编制和执行的主体单位,高校应设有独立机构对学校预算编制、执行实施进行监督和绩效考评。
  4、实行预算管理的强约束机制。高校应加强预算的严谨性。高校财务部门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预算数,制定部门财务预算。一般情况下,各部门都应严格执行预算。如有刚性需求,则需提交校务会审批执行。这样年末进行预算绩效评价时,执行结果与预算才能基本吻合。
  做好预算管理中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预算管理事前控制主要是加强专项预算的可行性论证,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频繁调整预算,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要求,做好预算的监督工作。预算管理的事中控制,是指预算执行过程中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用途等方面进行监督,并及时将监控信息与项目执行部门进行沟通和反馈,有效促进预算执行进度。事中控制的关键是做好预算数据、核算数据的整理分析工作,通过比较核算与预算差异,找出两者差额形成原因,及时修正,保证资金支出与预算执行节奏一致,最终使得年度预算顺利实施。预算的事后控制,是指项目预算执行完成后,对预算执行情况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对未来项目实施提出管理建议,为高校来年预算编制提供数据基础和实践依据,从而提高高校预算管理水平。
  5、 建立预算信息公开与获取机制。高校要顺应社会文明发展,提倡阳光理财,增强预算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加强公众监督,避免腐败或是“一言堂”现象。在预算编制时,尽可能发动各部门、学院和专家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中来,以提出更科学有效的预算方案;公示学校预算、决算批复信息;通过网络和新闻等方式,定期公示所有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便于公众对学校和部门预算进行监督,真正实现预算管理的公开、公平、公正。(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其他文献
他曾经是上世纪80年代台湾文化的幕后推手,他成功策划了罗大佑的唱片和演唱会;互联网浪潮后,他成立了台湾最大的综合网络服务提供商PChome,也创办了台湾最大的女性购物平台Pay
目的 基于颞骨高分辨CT(HRCT)图像评估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CSHL)患者面神经管迷路段(LFNC)与耳蜗间的骨壁情况,为人工耳蜗植入术(CI)后面神经刺激症状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依
目的 通过CT多平面重组技术测量3岁以上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上半规管顶骨壁厚度,探讨其厚度随年龄段的变化规律,建立基于高分辨率CT (HRCT)的上半规管顶骨壁厚度的正常参考值范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或新打造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平台.中国将输出资金和技术推动沿线各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集团兼并了小集团,形成了许多有相当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型企业集团的内部产权构成非常复杂,因此,财务管理成为大型企业集团的一大难题。
影像学检查作为一个新的精神障碍研究方法广泛受到重视,但目前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形态学或病因学结论,其中儿童方面的研究价值较大,而研究较少。文章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呈现之前的
2010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变化,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开拓前进,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战胜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
作者简介:杨兰惠(1982-),女 ,江西丰城人,南昌大学共青学院经贸系助教,研究方向:金融经济。肖水明(1978-),男 ,江西萍乡人,南昌大学数学系讲师,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摘要:本文通过江西省普通本科院校常见的实验室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各种实验室管理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适合江西省普通本科院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选择。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模式  引言:高等学校实验室(包括各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本文介绍了BFID的概念、分类、构成、工作原理以及应用,着重分析了BFID在超市管理应用方面的优势。利用BFID技术特有的识别方式和技术特性,为零售商、供应商及顾客带来极大的便利,使供应链系统能够更简易、自动地追踪商品动态,实现商品的智能化管理。
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AM)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粘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主要包括五大类:选择素(selectin)家族、粘蛋白样(mucin-lik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