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户外旅游回顾与展望——基于外国学者视角

来源 :地理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7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中我从一个外国学者的视角,透视了中国近30多年来户外旅游的成长与发展.虽然不懂中文,但在过去很多年中我屡次受中国科学院之邀,有幸探访了中国一些优秀的户外旅游目的地,观察到了其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发生的变化.外国学者的视角总会比中国学者有更大的局限性,但也仍然有可能提供一个有益的参照或者补充.我把中国的户外旅游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大规模的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尚未在中国兴起.我在文中提供了一些有关此阶段的历史事件回顾,或许会对当时尚未出生的今日中国大学生们增进对此阶段的了解有所帮助.第二个阶段中国逐步开放国际入境旅游,并被全球旅游者列入最受青睐的旅游目的地.第三个阶段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中国国内旅游的巨大增长,但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旅游业存在文化与经济上的隔离;二是中国出境旅游的同步快速增长,并与国际旅游业产生了密切关联.中国目前不仅拥有非常巨大的国内户外旅游市场,而且具有规模虽相对较小但却很重要的国际入境旅游市场.前者包括参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传统文化遗址,自由漂流等中国专业探险活动,远足、爬山等国际上广泛流行的户外山地运动,以及冲浪和风筝冲浪等海滨户外活动.后者包括从北坡登顶珠峰,西藏、云南和四川的漂流,越野及骑行旅游,内河邮轮旅游等.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外国研究者遇到的关键问题是:很多中国学者可以阅读英文文献,而且很多国际出版物都有中文译本,但反过来看,却很少有国外学者熟悉汉语,因此也就对中文学术文献知之甚少.所以,从外国学者的角度来讲,与中国同行进行项目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户外旅游的研究主题,有三个方面对于未来研究可能是很重要的.第一,确保国际文献中创新性的思想、方法得以尽快在中国应用.换句话说,中国应该从国际最新研究成果中获益,同时也应该被纳入国际比较研究中,但后者只有当中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化的学术期刊上时才可能实现.第二,既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乃至世界经济和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研究者也很有必要了解中国的研究发现.现在国外学者已经知道中国户外旅游的发展是受规模、历史和文化影响的,但尚未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变化.我们想更多地了解、更好地理解作为世界旅游市场重要部分的中国旅游,举一个很小的例子,中国目前也有冲浪旅游的细分市场,那它与国际冲浪产业契合的地方在哪里呢?第三,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户外旅游者走出国门,国际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也许并不能完全满足文化背景不同的中国旅游者的期望,这样国际户外旅游产业就会逐渐受中国旅游者需求的影响而发生一些改变;而当中国海外旅游者返回中国后,或许也会带回一些在国外形成的经验与习惯,从而对中国的户外旅游业产生影响.旅游在此类文化交流和互动中的作用,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机会.我很幸运能够参与中国同行的合作研究,也衷心希望合作研究能继续并扩展到户外旅游之外的其他研究领域.
其他文献
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在此,我也想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是先有细胞还是先有病毒?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病
期刊
一听  “听”指听课,它是同学们复习旧知、获取新知的主要途径,是学习的重要环节。虽然每天都在听课,殊不知,“听”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听课要注意同步性。所谓“同步”,就是使自己的“听”与老师的“讲”保持一致,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顺着老师的引导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当出现部分听不懂被“卡”住时,要舍得放手,先做记号,留待课后再去解决,应立即跟上讲课步伐,这样才不至于“捡了芝麻,丢了西
结合水电工程建设和360°全景技术的特点,将360°全景技术应用于水电工程建设中,详细阐述了360°全景技术制作过程;并探索了360°全景技术在水电工程建设及管理中的优势及价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44分)  李先生选择了北栋一楼的一套住宅(图甲),房子朝向正南,南栋楼房高20米。图乙是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读图1,回答1~2题。  ■  1.要确保李先生的住房全年正午时都有阳光照射,两栋楼房的间距至少应有:  A.20米 B.25米 C.35米 D.40米  2.若该地日影最短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30分,则该地具有的一般地理特征是:  A.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题目一]图1中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且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为70°。读图回答1~2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20°S,45°EB.20°N,45°EC.20°N,1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44分)  读某国人口密度超过5人/km2的地区分布图(图1),完成1~2题。  ■  1.影响甲、乙两虚线框内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地形、资源 B.水源、气候  C.水源、交通 D.交通、水源  2.下列关于图示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盐碱化现象突出  B.虚假城市化现象突出  C.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  D.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  读世
解说是生态旅游实现其环境教育责任的重要手段,在西方其研究和行业发展已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从解说方程式中资源、受众和媒介3个关键要素入手,依据地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