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性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uoqiangs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持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性?这是文化与民族性关系问题的一个局部。涉及这个问题的因素很多,包括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性与全球化,现代性话语与传统文化的复杂关系,以及如何以建构的眼光看待"本土"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化"等,必须逐一考察才能得出相对合理的结论。引进各种西方的文学理论必须遵循一个重要原则:这些理论的意义是再现和阐释"中国经验"及其意义,而不是将"中国经验"剪辑为迎合西方理论预设的例证。"中国经验"是一个不可代替的中心词和理论场域的制高点。
其他文献
当前文艺批评的缺席、失语、弱化等问题,不只跟市场化以及西方理论的强势影响有关,而且根源于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分化。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讲话对文艺批评的相关论述,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随着 DNA分子标记的不断发展及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稻瘟病抗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稻瘟病抗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