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y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不同细胞来源外泌体(exosomes,EXOs)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EXOs与OP治疗的文献,归纳分析不同细胞来源EXOs在OP治疗中的相关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前景.结果 BMSCs、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来源的EXOs参与了骨重建进程中的多个环节,其作用机制涉及骨相关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促进血管再生及免疫调节、抑制炎症反应等.EXOs中包含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是调控骨重建进程的基础,结合基因工程技术和EXOs载药等手段可进一步提高OP治疗效果.结论 动物实验显示多种细胞来源的EXOs对OP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具备免疫原性低、稳定性高、靶向能力强、易储存等优点,提示EXOs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有望成为OP治疗的新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应用“杠杆松解”技术解决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螺旋刀片取出困难的效果.方法 2015年10月-2020年10月,9例股骨转子间和/或转子下骨折PFNA内固定后,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时发生螺旋刀片取出困难.男8例,女1例;年龄48~68岁,平均58岁.PNFA内固定术至该次取出手术时间15~23个月,平均19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原因:螺旋刀片向内穿透股骨头2例、螺旋刀片退出激惹软组织1例、患者要求取出6例.术中采用“杠杆松
目的 探讨腰椎椎体CT值与单纯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中融合器下沉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2月-2018年10月采用单纯OLIF治疗的35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男15例,女20例;年龄29~81岁,中位年龄58岁.手术节段39个,其中单节段32例,双节段2例,三节段1例.采用术前腰椎CT测量L1椎体轴位、L1~4椎体轴位和矢状位、手术融合节段及上下椎体轴位CT值作为骨密度指标,同时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
目的 探讨三蒂法缩乳上提术治疗乳腺癌伴中度以上生理性乳房肥大和/或中重度乳房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1年3月采用倒T形切口三蒂法缩乳上提术治疗的15例中度以上乳房肥大和/或中重度乳房下垂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患者年龄31~58岁,中位年龄39岁.病程10d~9个月,中位病程3.4个月.肿瘤均为单发,最大径0.5~3.9 cm,平均2.0 cm.浸润性癌12例、原位癌3例;肿瘤分期:TisN0M03例,T1N0M04例,T1N2M02例,T2N0M04例,T2N1M02例.术前患
目的 总结采用组织工程技术促进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骨组织再血管化的研究进展.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阐明股骨头血管化机制,对组织工程技术在促进ONFH骨组织再血管化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重建或改善股骨头血供是治疗ONFH的关键,目前组织工程研究热点主要基于种子细胞、支架材料以及促血管生成因子三方面,联合3D打印技术和药物递送系统来促进股骨头骨组织再血管化.结论 基于组织工程技术的股骨头再血管化策略,有望改善局部血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