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龄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与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j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是可持续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林龄是林分构造的重要因素,反映着森林群落的抗逆性、完整性及演替进程等状况,土壤种子与地上植被有密切关系,了解林下植物有助于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恢复和植被结构的改善,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程度和稳定性.通过典型样地调查与萌发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湖北省太子山石龙林场内4种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包括幼龄林(9 a)、中龄林(15 a)、成熟林(30 a)与过熟林(50 a),比较分析林下植物和土壤种子库多样性,为马尾松人工林实现多目标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4个龄级马尾松人工林林下草本与灌木植物共有42科61属69种;幼龄林以喜光类植物为主,而其它林龄以耐荫类植物为主.(2)草本、灌木、总的灌草(草本和灌木)Margalef(M)指数变化趋势相同,随林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再略微升高趋势,中龄林的M值最大.(3)草本、灌木、总的灌草的Shannon-Wiener(H)、Simpson(D)、Pieolou(Jsw)、Alatalo(A)指数变化幅度不同,但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中龄林草本、总的灌草的H、D、Jsw、A指数均最大,表明此林龄下的林下植物多样性最高;幼龄林的H、D、Jsw、A指数最小,且与其它林龄存在显著差异(P0.05).(4)土壤种子库M、H、D指数随林龄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均在成熟林下达到最大值,与林下植物的丰富度及多样性变化相似;4种不同林龄的灌草与土壤种子库间Jaccard(CJ)、Soresen(CS)相似性系数表现为:15 a>30 a>50 a>9 a.综上所述,中龄林(15 a)的林下植物较为丰富,能够维持林下植物多样性.
其他文献
非粘结柔性软管是海洋油气田与海上平台连接的重要纽带,随着世界海洋油气开发逐步迈入深水和超深水区,其应用也更加广泛.由于柔性软管结构形式和所受载荷复杂,加上海洋环境恶劣,使柔性软管的失效模式更加多样.为此,通过梳理非粘结柔性软管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8种典型失效模式,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失效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①椭圆度、侵蚀、腐蚀会削弱骨架层抵抗压溃的能力,引起压溃失效;②内压过大、管内气体无法通过排气系统正常排出,会引起抗压铠装层和外包覆层的爆破失效;③过大的轴向拉力载荷同腐
草本植物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对楚雄市西郊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下优势草本植物间的种间联结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旨在为该区域云南松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维持提供参考.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联结系数和M.Godron稳定性测定对8种草本优势种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方法,探讨优势草本植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多数草本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较窄,仅云南裂稃草(
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因子,准确分析光合-光响应曲线及光合参数是研究植物光合生理过程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途径.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兰州北山3种典型绿化树种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山桃(Prunus davidiana)和甘蒙柽柳(Tamarix austromongolica)在不同海拔梯度下的光响应曲线,并计算3个树种的光能利用效率(LUE)及水分利用效率(WUE).通过光合生理参数探讨3个树种对不同海拔(1600、1800、2000 m)的光合生理
面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燃气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智慧化发展已势在必行.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智慧燃气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对智慧燃气的概念和发展现状、国内智慧燃气关键问题、智慧燃气构架设计、智慧燃气实施路径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开展了系统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智慧燃气由纵向的包含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及决策层的6个层级应用架构搭建;②建设内容由横向的城镇燃气运营智慧化、LNG工厂及接收站运营智能化、支线管道运营智慧化、CNG/LNG加注网络运营智能化和燃气供应链协
中国在面向碳中和的能源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加而国内天然气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国际合作成为保障中国天然气安全的重要途径.为此基于资源、跨境通道、市场等视角,系统评估了新时期中国天然气的安全形势,并全面分析了进口天然气供应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基于国家总体安全观与能源安全新战略及新发展理念要求,从统筹内外部安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角度,提出了打造开放条件下天然气安全保障体系的主要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加大与资源大国的合作深度与利益依存度,确保海外资源的稳定性;②打造一批核心资源国,
2021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办法》),2021版《办法》在2016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管输定价机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为了进一步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在系统梳理我国管输定价机制的改革历程、分析2021版《办法》修改的核心要点、量化分析管输价格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两版《办法》的出台对管道项目经济评价思路、方法及工作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对管输企业经济效益的监管得到强化;②需要采用“有无”
生物质焦对烟气中SO2的吸附作用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烟气成分和烟气温度对吸附效率有影响,在O2和H2O同时存在的气氛下,生物质焦的脱硫效果最佳.
随着科学的进步,“机器取代人工”早已不是梦想,而是时代的必然.顺应时代的潮流,很多行业都已经逐渐进入到了属于它们的“智造”时代.特种电刷长期以来均采用手工填塞导线,为提高产品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决定采用自动填塞机代替手工填塞.
多分支井地热系统是开采地热资源的新方法,具有单井注采循环、井眼与储层接触面积大、井眼与裂缝沟通能力强等优势,其中取热工质的采热能力与稳定性是决定地热系统取热效果的关键因素.为了深入分析CO2与水两种常见工质的取热效果,建立了多分支井地热系统井筒—储层耦合的流动传热模型,数值模拟了中、高温热储条件下,CO2与水在多分支井地热系统储层和井筒中的流动传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CO2在中心保温管上返过程中会降压膨胀做功,产生显著温降效应,温度降低超过60℃;②CO2在中心保温管和环空内密度差异大,产生的浮力作用可
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植物组成以及种间关系的影响,可为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制定合理科学的放牧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将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作为研究对象,以围封为对照(CK),设置轻度(LG)、中度(MG)及重度放牧(HG)处理进行植物群落调查,对总体关联指数(VR)和种间联结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CK、LG、MG和HG样地中物种数分别为39、34、32、25,表明植物物种数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2)CK和LG的VR指数小于1,MG和HG的VR指数大于1,围封和轻度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整体呈负关联